APP下载

梦似飞花人如侠

2016-02-23周艳丽

辽海散文 2016年11期
关键词:格格飞花深情

周艳丽

梦似飞花人如侠

周艳丽

周艳丽

俄文翻译,从事文学创作,翻译长篇俄文小说一部。出版长篇言情小说《暗恋》。著有散文集 《一路向爱》《人间好日子》《桑之魅》。散文作品见于《散文百家》《辽河》《散文世界》《华夏散文》《中国铁路文艺》《牡丹》《沈阳铁道报》等报刊。现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朝阳市散文学会会长。中文书刊网签约作家。

格格的本名叫郑文革,这是个地道的男人名字,“格格”是她的网名和笔名。而“格格”这个称谓,则让人想到清王府里的千金小姐,饱读诗书,端庄俏丽,文弱如花。其实,由格格到郑文革这两个名字正好暗合了她本人的形象、性格和品行,因为她漂亮精致的外表,透射出的不止是女人的温婉和细腻,更有男儿一样的敞亮和仗义。

格格虽然生在乡村,但她的父母却都是吃公家饭的上班族,是文化人。她的家里有她爱读的课外书籍,有她喜欢背诵的唐诗宋词,有书香陪伴的她从小就热爱文学。为了这份热爱,多少年来,无论工作和生活有多忙多累,她都不忘初心,始终笔耕不辍,坚持创作。这样的坚持让她的人生充实和丰富,让她的收获丰厚而巨大。如今这份沉甸甸的收获以一本散文集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的感觉是眼前一亮。这本名为《自在飞花轻似梦》的文集是她从自己三百余篇散文里精挑细选的文字,全书六卷共60篇。并且每一篇都配了图片,这些图片也是朝阳的摄影名家田润丰的得意作品。这部书从装帧到内涵都非常精美、大气。它对格格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既是她文学创作里程碑式的检阅和归结,也是她创作生命中一次绚烂和庄严的展示。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格格的文字同样时时处处都显现着她的人格魅力和特质。翻阅格格的书,“梦似飞花,人如侠”的认定总是在我意念里不断闪现,飞花轻灵、飘逸,浪漫如诗如画,这不正是格格追求的文学之梦的意境吗!当然,这美如飞花的文学之梦对格格来说,有着更加宽泛的含义,它是她的文学情结和理想,也是她追求的创作文风和手法。格格一直喜欢号称“落梅风骨,秋水文章”的江南女作家白落梅,她作品的唯美大气让格格一见钟情。买她的全套文集,业余时间如饥似渴地研读,包括这本《自在飞花轻似梦》的版本设计同样是受到了白落梅作品集的影响。格格之所以如此迷恋白落梅,是因为她骨子里渴望唯美的浪漫情怀和脱凡超俗的心灵追求,在白落梅的作品里寻到了知音,得到了共鸣。此外,格格还喜欢古香古色的唐诗宋词,而古诗词的精致和冶艳,诗词里那些红颜楚楚的曼妙才情及恢宏豪迈的大丈夫气概,也暗合了她亦温婉、浪漫亦豪爽、侠义的天性。很多时候,文章就是作者品格和灵魂的透视镜。格格的性情和品格也决定了她的文字既有女性温婉、细腻、飘逸、深情之美又不乏男人的开阔与敦厚。

我总认为江南,尤其是苏杭之地,应该是天下书生心里的故乡或一段旧梦。可格格这个弱柳扶风一样的小女人一到江南却也醉了,她如数家珍一样地写江南的美景、风土人情和历史,深情得叫人心动。读她的一组“寻梦江南”会产生错觉,感觉她不是生长在这山寒水瘦的偏僻辽西,而是生活在富饶美丽的江南水乡,仿佛是那片山水让她出落成了一个风情浪漫的作家,尽管身在塞北,那里却始终有太多她念念于心的情结。

“寻梦江南”一组文字写得情意绵绵、文采飞扬又恢宏大气。

实际上,格格写江南山水风情的时候,目光一刻也没离开过她的故乡——凌源青龙河畔,那个叫大河西的小山村。无论走到哪里,她对它的念想从没改变过。《何人不起故园情》一节,共十篇,篇篇写得丰满、深情,如咏如歌。是啊,每个作者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精神上的故乡,它一头连着乡情,一头连着灵魂,像一杯陈年的老酒藏在情感之湖的深处,每每触及都会醇香四溢。

她写山写水,写她身边的人和事。她写情写爱,写她心里的情与意,可以说她是凭一支素笔,写尽了山水风情和百态人生。

清人黄庭宪说:“文章之佳,由于胸襟气识。”格格为人善良、热情、真诚大度,是个非常重情重义的人。她看似弱不禁风,骨子里却有大丈夫的侠义和豪情。这样的情怀让她的文字也显得大气、深情、真诚、感人。她写爱情、友情、亲情是那么用心用情,这样的文章也占据她书的大部分,“何人不起故园情”“人生若只如初见”“问世间情为何物”一连三个章节都在书写着她生命里的情与爱。

她笔下的爱情浪漫、甜蜜、温馨,这些文字有的是写给她的亲密爱人,亦如好兄长一样的老公梁东辉的一腔挚爱和真情。当年槐花飘香的大学校园里的相遇,就注定了他们这一世的情缘,然后,她背离父母为她圈定的人生导向,义无反顾地嫁给他,两个人相扶相携地一路走来,他给予她的除了真挚的夫妻之爱,更有如父兄一样的呵护,《对红花开的日子》《我就做他心中的那只蝶》等篇章让我们看到了她爱情、婚姻的美好和幸福。其实,人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万水千山的长路,她的手在他的手心里紧紧地握着,将彼此的生命握进永恒。这些文字还有献给青梅竹马的文哥的缕缕情思,儿时的两小无猜、豆蔻年华里的萌动情意,常常因为阴差阳错而此生无缘拥有彼此,虽然遗憾,但那份纯洁美好的情意却常驻心间,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情意浪漫而美好。

她笔下的亲情细腻绵长、深情、深厚,或如泣如诉,或和乐美好,姥爷姥姥、父亲母亲、兄弟妹妹、女儿等所有的亲人都是她生命的一部分,他们给予她的爱都装在她心里,她用一支感恩的笔将这份爱点化成花,以文字的形式尽情绽放,看着朴实、真切、感人。《寂寞的姥》《没有血缘关系的姥爷》《父亲的水杯父亲的水》《母亲,母亲》《本是同根生》《风中那朵孤傲的细粉莲》等等,这类写亲情的文章很多,这些篇章有很强的感染力,读来会引起强烈的共鸣,有些文章甚至会叫人落泪。此外,她笔下的友情也写得真挚、真诚,如一杯醇香的美酒,醉人心脾。

我想,好的散文不光是语言的精练和唯美,内容的丰盈和饱满,视角的独特与新奇,更在于思绪的飞扬和想象的浪漫。而想象力也是一个作家与生俱来的天赋。读格格的书,我感觉她是个极具想象力的人。应该说是想象力给了她独到的视角和开阔的思路,给了她异常深情的浪漫。她的思绪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今及古地在篇章里穿越,像一只善飞的大鸟,自由轻灵。读“春花秋月何时了”和“一枝一叶总关情”两个章节时,我无限感概和叹服,美丽的桃花、杏花、文冠果花、薰衣草等都是她眼中的绝色女子,而她写这些美女的文字深情、唯美、飘逸得能穿越前生今世。

很多作者,尤其是初写文章的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就是写起来没话可说,所以只能写些豆腐块样的文字。而格格的文章篇幅都很长,洋洋洒洒的,无论写大事小情,从没有话尽辞穷的感觉。这和她的思路开阔、想象丰富有关系,更和她丰厚的知识积累及深厚的文学功底有关系,也就是说格格是个成熟的作家。另外,她的成熟还表现在,能够把本职工作中格式化、政治性极强的公文和新闻写作同自己的文学创作很好地区分开来,没有让枯燥、呆板的公文、新闻思维影响、禁锢自己的文风和思路,这是非常难得的。

纵观她全书的篇章,我感觉格格的文字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思路开阔,想象丰富;文风浪漫、唯美;情感真挚、深情;行文大气、敦厚。这样的特质对一个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在这里,我要为格格点赞,也祝愿她在文学的路上越走越远!

责任编辑 孙洪海

猜你喜欢

格格飞花深情
春城无处不飞花
绿叶对根的深情
《week#8》
深情
南方和北方
“能麻烦你一下吗”“不能”
我有深情抛未得
归去且住,深情自不言
对雪
立等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