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兴璠复活了王秋萤
——评介《王秋萤评传》

2016-02-23王岱虎

辽海散文 2016年11期
关键词:抚顺市作家文学

王岱虎

高兴璠复活了王秋萤
——评介《王秋萤评传》

王岱虎

王岱虎

笔名之然。1950年生。现任抚顺市作家协会顾问,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理事,辽宁省音乐文学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1969年始发表作品,从事业余创作至今。著有诗集《月光吟》,与友合作歌词集《三弦琴》、散文集《飘落的回忆》,编著科普读物《养猪谚语》,曾在五部大型文学作品中任副主编,主编文学评论集两部,有文学作品被选编入四十余部书籍,诗歌、歌词、散文、散文诗等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并曾多次获奖。

80多岁的老作家高兴璠先生近年来著作颇丰。他出版了《爱新觉罗诗说》《文史漫谈》《汤士安的文学之路》之后,又推出了力作《王秋萤评传》。

这是一部专门研究东北沦陷区进步作家王秋萤的著作,也是到目前为止,我读到的一部比较完整系统地研究和评价王秋萤的专著。

在这之前,我读到的关于评论王秋萤的资料比较零散,没有系统性,甚至对有些作品发表的年代记录得也不准确。从这方面讲,高兴璠老先生的这部书,已经把进步作家王秋萤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从王秋萤的生平中,我看到了他为文学事业不屈不挠的精神

高兴璠先生详尽地考察了王秋萤的生平,用大量文字把他写进书中。王秋萤1914年生在抚顺县旺户屯的一个温饱之家,自幼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读书时受到鲁迅、郭沫若、巴金等人作品影响,爱上了文学创作,接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思想,懂得了反帝反封建的道理,从而走上了文学之路。

1930年,王秋萤开始在《抚顺民报》上发表《诗与画》和剧本《衣锦还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目睹了日寇的疯狂侵略,野蛮地践踏我国大量领土,凶残地杀害我同胞,激起了愤怒,他立志以笔为刀枪,唤醒人民奋力反抗。1933年他与一些爱国青年组建文学社团“飘零社”,在《抚顺民报》上开辟《飘零周刊》,担任主编并为其撰文,也就是从这时起,他开始启用了“秋萤”的笔名。

1939年王秋萤同好友陈因发起组织“文选刊行会”创办了大型文学杂志《文选》季刊。1941年王秋萤的《去故集》《小工车》《矿坑》相继出版,《盛京时报》开始连载他的长篇小说《河流的底层》。该书于1942年结集出版发行。1944年王秋萤发表了 《满洲新文学史料》。由于他的作品反映了敌占区劳动人民的苦难,唤醒人们起来反抗,激怒了反动当局。1945年6月中旬,王秋萤被日本人逮捕入狱。后因敌人没有拿到定罪的证据而被释放。“八一五”光复,王秋萤在沈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苏友好协会,担任了中苏友好协会文化部长工作,还兼任着《文化导报》主编。因《文化导报》发表的文章反对国民党打内战,《文化导报》被封,王秋萤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后在友人的营救下被释放。1946年秋天,王秋萤携家逃离沈阳投奔解放区哈尔滨。全国解放后他又回到沈阳。

20世纪50年代,他被组织调往鞍山,先后在教育局和文联任职。在这一时期他仍然坚持在业余时间写作,反映社会主义人民的新生活。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又经历了“文革”的重创,他坚强地挺了过来。

直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的问题才得以平反。之后,他写了许多回忆沦陷区文学的文章,挖掘了许多沦陷区作家的作品,参与了《东北文学大系》的编辑工作。他在鞍山钢铁公司矿山公司离休,于1995年与世长辞。

他的经历充满磨难。我在高兴璠先生的笔下,看到一个勇猛的斗士,拿笔做刀枪在黑暗中和敌人搏斗。他的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是封建主义,是国民党反动派。他在黑暗中呐喊、奔跑,他顾不得四处碰壁,顾不得随时会被敌人杀头,我仿佛看到了中国的脊梁,是这些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寻求人民的解放事业,战斗在黑暗之中的不屈不挠的人。

这正是我通过读《王秋萤评传》学习到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这种精神中,当然也包含着王秋萤对文学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

二、从王秋萤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他的硬骨头

高兴璠先生在这部著作中深入分析了王秋萤的许多作品。他指出:王秋萤在左翼思潮的影响之下,创作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以及文学评论与文学史著作。

王秋萤的创作高峰期,正是东北沦陷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日寇的魔爪已经伸向文化界。1941年伪国务院颁布的《艺文指导纲要》的总旨就是要文艺宣传日本艺文,不许作家写黑暗面。王秋萤的 《去故集》《小工车》《矿坑》《河流的底层》就是发表在这个时候。《艺文指导纲要》的主张,本身就与文学创作的规律发生矛盾,离开生活,作家写什么?当时的作家就是在这个矛盾的斗争中而生存的。

王秋萤看到国土沦丧,家园陷入日寇的铁蹄之下,哀鸿遍野,尸骨遍地,啼饥号寒,劳苦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用手中的笔去写平民的苦难,写矿工的苦难,写沦陷区人民过着人间地狱的现实生活。在他的笔下都是一种下层的被毁辱与损害的人物形象,都是人们过着牛马生活的苦难故事。这和反动当局对文艺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虽然他绞尽脑汁,用尽隐蔽暗喻等写作方法,还是没有逃脱坐进日本人的牢房。

王秋萤出狱后,还是不肯放下他手中的战斗之笔。

王秋萤的作品是沿着北满作家的文学创作思维进行的,“冷静的、忠实的”写作着。北满作家的文学艺术活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这就是王秋萤坚定写作的政治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他才不怕打,不怕压。正如王秋萤在 《去故集——序言》中写的那样:“低压的空气,时时窒息我呼吸的畅通,周围的荆棘,总有一团氤氲,闷在我乱云似的心头,这样,我常想靠写作,能换到一点感情的舒展。”从而可见王秋萤在敌人血腥的统治下,心中的悲愤和痛苦。

日寇投降了。国民党又进入沈阳。王秋萤因编辑和写作反对国民党打内战的文章,又被国民党投进了监狱。出狱后,他又拿起了写作的笔。

20世纪80年代,曾召开了一次“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论文集对王秋萤的评价是:“东北沦陷14年中,王秋萤写下了几十万字的文章,见不到一丝媚骨之气。”

在高兴璠先生的著作中,我看到了王秋萤在敌人面前是个硬骨头。当然,在他的硬骨头精神中,也包含着他对文学追求的韧性,我敬佩这种伟大的精神。

三、从王秋萤的文学评论中,我看到了他的胆略

高兴璠先生对王秋萤的作品评价是比较全面的。阅其文章,我知道王秋萤不只是进步的小说家,还是文学论坛上的一位猛士。

1938年,王秋萤主编了《文选》季刊,这个刊物除了发表小说之外还发表了大量的文学评论文章。

当时,文丛派的梁山丁在“乡土文艺与山丁花”一文中提出“乡土文学”,主张文学要反映现实生活。他们的主张却遭到了艺文志派的反对。艺文志派遵循着伪政府颁发的《艺文指导纲要》的旨意,害怕揭露殖民统治的黑暗现实生活。他们无病呻吟,粉饰太平,一副汉奸文学的丑态。

王秋萤站在文丛派梁山丁一边,写了大量文学评论文章。他公开支持文丛派作家要写现实生活写乡土文学的观点,针锋相对地批判艺文志派的观点,抨击那些粉饰太平的汉奸文学。他的文章早已令敌人注意和不满。但是,他仍然未停歇,于1941年又在《盛京时报》上发表一篇《文艺政策与实施》的文章。这样做一旦被敌人抓住把柄,就会被敌人抓去坐牢或者杀头。王秋萤凭着对文学事业的忠诚和对唤起民族抗争的渴望就这样做了,他的胆略超人,真是令人敬佩。

因为王秋萤是沦陷区的进步作家,他的作品就像黑暗中的萤火一样,使黑暗中的人们看到一点点光明,从而鼓起勇气,挺起腰杆,与敌人做坚决的斗争。因此,他的作品才会有今天的传世。

近年来,他的作品被收入许多选本或重新再版。《东北文学大系》除选入他的小说《小工车》《矿坑》外,还收入了他的散文、戏剧、评论文章代表作。北京大学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编辑出版了沦陷区作家的作品,他的大部分作品被收入。这些都说明他的作品的价值。

还要说明的是,我的感受不仅是这些。我更为高兴璠老先生的治学态度所感动。有时候,他为了弄清一个问题要坐车跑上几趟沈阳市图书馆,有时候,他在抚顺市图书馆一坐就是一整天。比如在我们过去见过的材料中,都把王秋萤的出生地写成抚顺县汪良屯。经过高兴璠先生的考证,王秋萤的出生地应在抚顺县旺户屯。汪良屯在抚顺市区的西南,属于抚顺市望花区管辖;旺户屯在抚顺市的东南,即石油二厂北门外,元龙山电车站附近,属于抚顺市东洲区管辖。一字之差,就差了好几十里的路。再如高兴璠先生对王秋萤家庭状况的考察,都很详细,很地道,很到位。这不由使我捧起这本书,便敬仰起这位80多岁的老人。

2016年8月31日写于摘星阁

责任编辑 孙洪海

猜你喜欢

抚顺市作家文学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1961—2010年抚顺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辩论舞台上一展风采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他们说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