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脚步从未停歇
2016-02-23完颜蕙蕙
完颜蕙蕙
长征的脚步从未停歇
完颜蕙蕙
完颜蕙蕙
本名王晓晖,1996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居沈阳,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自幼爱文,喜精致、幽默、有思想的文字,爱温暖、感性、有活力的生活。
80年前的那个10月,陕北西风残照,红旗漫卷,历时两年的军事史上最悲壮的武装力量大转移以红军的胜利会师作结。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行程六万五千里,转战14个省,以牺牲和失散16万人的代价,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从此开创了中国革命新的一页。
对长征,我原来只是在书本上认识的。直到有一天,我走进了沈阳军区后勤史馆,看到了一架德国生产的飞人牌手提式缝纫机,陪伴它的还有纳鞋的锥子和缠线的线板们。据史馆馆长徐文涛大校介绍,1935年,时任红一方面军军直缝纫班班长的葛接调就是挑着这种缝纫机走过雪山草地的。那一瞬间,于都渡口无声的送别,大渡桥头生寒的铁锁,岷山峰口凛冽的风雪,漫漫草地危险的泥潭,一个个可歌可泣的长征故事,一张张坚毅勇敢的鲜活脸庞,争先恐后从记忆深处涌出,赫然站立在这个小小的木箱子上,我似乎听见了80年前隆隆的炮声,似乎看见了战斗和行军的间隙里,年轻的缝纫班长支起缝纫机为战友缝补衣裳。我虔诚地伸出手,指尖触在展览柜沁凉的玻璃上,雪山草地的冰寒、长征精神的炽热交替着从心头轰然驶过,留下历史的足音。
曾几何时,人们认为长征早已远去,早已在历史的档案中尘封沉寂。这次对史馆的拜谒,让我重新认识了长征,重新认识了长征精神。机缘巧合,我有幸结识了老红军葛接调的儿子葛江洋,听他讲述长征,讲述父亲的故事。他说,作为沈阳军区后勤部军需部长的父亲带着他们背着粪筐上街捡粪,从来没为子女的事情写过一张条子、打过一个招呼。他说,父亲为毛泽东做过棉衣,有人让他证实一张照片上毛主席穿的棉衣就是他做的,可父亲倔强地对人说从照片上哪能确认就是那件棉衣,做什么都不能靠猜测。他说,从小,父亲就郑重地让他在籍贯栏写上江西于都,长大后他才知道,那些个夜晚,于都人民悄悄地送别了几万红军,父亲那个叫葛坳的小山村就有60多个青壮年参加了红军,而后天涯一望,寒水不见归人。他说,作为红军的后代,他有责任接过长征精神的火把,把长征精神、把民族精神讲给人民群众听,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什么是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长征最宝贵的财富。毛泽东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从长征路上走过来的人,都经历过生死,不怕牺牲,有大勇,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珍视团结,有骨气。
传承长征精神的路上,葛江洋并不孤独。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徐文涛大校,2004年辞去实职筹建史馆,四处奔波搜集史料、文物,走访数百位老前辈和他们的后代,建成了全国第一座史料翔实、内涵丰富、图文并茂的后勤史馆,开馆10年为军内外近20万人做过讲解,无论是团体还是一两个观众,也无论是重要领导还是普通百姓来参观,他都亲自讲解,把观众带回战火纷飞的时代,震撼和感动了一批又一批来客,也像长征一样,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树起了一座红色记忆的丰碑。
叶剑英在80岁的时候写道:“导师创业垂千古,长征接力有来人。”长征的战鼓虽已远去,但长征的脚步从未停歇。
长征精神,永存!
责任编辑 王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