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水乡周庄游

2016-02-23孟丽芝

辽海散文 2016年11期
关键词:陈逸飞门楣双桥

孟丽芝

江南水乡周庄游

孟丽芝

孟丽芝

笔名老孟、七仙子、春草。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铁岭市作家协会会员,铁岭市诗词协会副会长、《晚枫笔韵》主编。作品曾发表于《中国文学》《现代作家文学》《汉唐诗刊》,曾在海南中南森海湾摄影和征文大奖赛中连续两年获得二等奖,2014铁岭首届“纳兰性德奖诗词”文学作品大赛优秀奖。

这次江南之行,我住在昆山,那里距离周庄很近,因此安顿好住处,就急不可耐地去了那里。

走近周庄,首先是一个高高的牌坊门楼,翘檐上两对龙凤图案尾巴高高指向蓝天。中间门楣上书“贞丰泽国”,里面门楣上书“唐风孑遗”,题字遒劲,很是壮观,若是游园的人都穿上唐朝服饰,还真有点时光穿越的感觉呢。

周庄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井字形的流水环绕整个村庄,处处可见蜡染花篷布顶的乌篷船。摇橹的艄公或男或女,男的几乎全部穿着蓝色小褂,头戴斗笠,轻松地摇着小船,唱着水乡小调;摇橹的村姑个个皮肤黝黑,清一色蜡染蓝白小花褂子,或头戴斗笠或齐耳短发,精神极了。她们那优雅的摇橹姿态,悠扬的水乡小调,使站在岸边的我陶醉了。都说瑶池仙境天上有,莫不是我又回到了天宫圣境?

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饥饿,走着拍着,前面来到一个小院落,这里是著名画家陈逸飞的纪念馆。院落中央显著位置竖立一块黝黑的大理石,上面书写着“陈逸飞与双桥”。周庄的双桥是古镇景区的重要景点,它指的是世德桥和永安桥,位于周庄中心一条分汊的河流汊口上。这双桥,一个横在左右方向的河两岸,另一个横在上下方向的两岸,两桥相连,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古时候人们用的钥匙,当地人还称之为“钥匙桥”。中国当代著名画家陈逸飞以周庄双桥为题材的油画《故乡的回忆》被美国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以重金购下,在1984年访问中国时作为送给邓小平的礼物,从此,周庄名声享誉国内外,人们也记住了这位已故的画家陈逸飞。

窄窄的小巷,条石或是青砖铺地,鳞次栉比的古典二层小楼,形态各异雕梁画栋,白墙灰瓦,一块块精美的牌匾,在宫廷式红灯笼的映衬下美极了。再往前行,一个院落很是醒目典雅,门楣上写着大字“古戏台”。只见一座古戏台飞檐翘角,脊瓦上镶嵌着各种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房檐下方是精美的雕刻和精彩画面;廊柱由两个椭圆的白色大理石垫起,两侧挂有对联:古今来色色形形无非是戏,天地间奇奇怪怪何必认真。最下方,是材质上好的洁白大理石镶嵌的古戏台。要说在这周庄,不用寻找景色适宜之处,随便一转身就可以拍张好照片。你看那黑灰色屋顶瓦片映衬着洁白墙壁,是不是很漂亮?高低错落有致的一层或是二层小楼依然保留着古朴的风姿,如同一位风韵犹存的女人。如今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裙裳天天换,可有谁知道当年纺纱织布的艰辛?

在周庄,我看到了原始的纺纱技术:一架小小的纺车摆在面前,一位老者端坐在后面,右手慢慢摇着纺车,左手握着搓好的棉条,随着纺车转动一点点拉长,变成了细细纱线。我很好奇,和老者央求由我来纺一会线,嗨,这手还真不听使唤,顾了右手摇纺车,忘了左手的棉条要慢慢抽线,纺出的线就是一个粗粗长长的棉条了,老者赶紧回到纺纱机前面,我则知趣地道过谢,继续我的游玩拍照。

水面宽阔之处,彩舫船荡漾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一块牌匾上写着“南湖”,这里有座好似北京北海十七孔桥模样的长长桥梁,足有30多孔。正所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除了孔桥之外,这里还有新建的规模宏大的庙堂楼宇,与周庄的小桥流水相比很是大气、壮观,又与南湖的水交相辉映,绿树倒映在碧水中,泛着粼粼波光,湖水中央放养的锦鲤,有红色、黑色、黄色、银色,游人投放饵料时,一群群鱼儿竞相游来,姿态万千,美不胜收。这一切的一切,我看呀看呀,拍呀拍呀,真是没个够!

责任编辑 潘 石

猜你喜欢

陈逸飞门楣双桥
饶桂芳
光耀门楣的“门楣”在哪里?
陶醉郑州四百年
吟翁述怀(新韵)
双桥酒:一个城市的记忆与味道
馨香纪
逢源双桥
画布上的浪漫与唯美
用视觉艺术向世界表达中国韵味
陈逸飞:视觉,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