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忠仁:多次参加核试验
2016-02-23曹克举
曹克举
于忠仁:多次参加核试验
曹克举
曹克举
辽宁铁岭市人,会计师。发表作品600余篇(首),小说、诗歌、散文、诗、词、赋等,多次获全国文学大赛金银铜奖。作品被收入多个专集。2014年小说《小牤牛哞哞叫》入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2015年《看红荷》获“荷色生香,岁月写真情”全国诗文大赛一等奖,2016年在 “美丽中国·第二届全国旅游诗词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核武器是每一个国家梦想拥有的毁灭性武器,拥有它的目的不一定就是想毁灭他国,但可以非常有效地起到震慑作用,不管是在有核国家还是无核国家面前,都有保护自己的作用。没有它就会被核讹诈,日子就会不安稳,担心有一天遭到原子弹的灾难。苏联就对中国进行过核威胁。无核国家说不怕被核威胁是假的,是瞎话,是自己给自己壮胆。
毛主席说:“要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没有人家就说你不算数。”
有了核武器,就不怕美苏拿原子弹来吓唬我们,就是它不轻易使用,但是动不动就拿原子弹吓唬人,你就精神紧张,心里没底!
在我国为数不多的核试验当中,铁岭人于忠仁在部队服役期间就参加了六次,这是个很了不起的经历。于忠仁现居住在铁岭县镇西堡村,距铁岭市区不到20公里。虽然已经70岁,按年龄应该算作一个老人了,但是他却没有多少老人的面相,脸上没有褶,也没有抬头纹,白头发没占大多数,记忆也不差,参加核试验的经历一切都记得很清晰。
新中国成立的前一年,于忠仁出生在铁岭县镇西堡村。虽然吃得不好,穿得也够不上很暖,于忠仁还是长成一副好身板,挑水打柴干农活样样在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20岁时,于忠仁心里有了盘算,他要参军入伍锻炼自己。主意已定,家里有些舍不得,他是家里的老大,爹妈需要他帮家里挣工分儿、领口粮。于忠仁是个懂事的青年,知道孝顺父母,不和爹妈硬来。他耐心地说服爹妈,支持他去当兵。当爹妈了解儿子当兵的迫切心情后,就答应了。这样,于忠仁在1969年12月应征入伍。
参军后,于忠仁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医学院236部队服役,地点在北京市海淀区。这支部队是专门搞“三防”(防原子弹、防化学武器、防细菌战)研究的。新兵集训后,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于忠仁被分配到院务部做水暖工。因工作出色,1977年春被团长提名抽调到“21办”,为核武器试验筹备和提供车辆、精密仪器、各种生化服、生物、动物等等所需要的物资装备。那时候,首长特别信任和喜欢思想朴实、工作踏实肯干的战士,首长把仓库保管员的重任交给了他。可别小瞧仓库这一把钥匙,其中的责任和领导的信任非同一般,因为库房装的都是核武器试验所需的物资,仅次于实验室的研究资料,是绝对不能出现一点差错的。
接着,又选拔战士进入生物反应大队,到塔克拉玛干搞核武器试验。于忠仁认为搞核武器试验更需要人手,只有靠前才更能彰显一个军人的价值。于忠仁立即向首长请战、表决心。首长告诉他管库房的任务一点也不轻,可于忠仁就是想靠前参加核试验。首长看于忠仁的确是块料就批准了。
经过两个月的准备,核试验所需的各项物资从祖国各地集中到北京丰台西货场,上了九号军列。几天后满载核试验物资的军列开进了新疆吐鲁番车站,也叫大河沿车站,是本次列车的终点站。在此,这些物资下火车转汽车运输,经马兰、库米什、干草泉,最后到达目的地开屏。“开屏”是根据附近的孔雀河“孔雀开屏”的寓意得名的。开屏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距核试验基地还有120公里。开屏被称作第一生物反应大队,也称沙漠动物园。核试验爆炸前所有需要进入场地的动物都集中在这里。动物的种类有鸡、鸭、猫、狗、猪、牛、羊、驴等家畜家禽,还有人工饲养的猴子、白鼠等。在开屏,于忠仁他们负责看管这些用于试验的动物,饲养也归他们,当然还要观察这些动物的情况变化。此外,他们还肩负保护9号专列的重任。开屏生物反应大队有参试人员一千多人,最大年龄60,最小的只有18岁。开屏气候干燥,地理环境恶劣。副食品全部是干菜和肉,以罐头和狗肉居多。生物大队的动物不能全部上试验场,用不上的可以就地宰杀,这时他们才能吃上新鲜肉。
那里看不到报纸,听不到广播。一切声音均来自首长的讲话和指挥。沙漠酷热,六七月份气温达到60多度。在沙子里埋鸡蛋,十分钟就烫熟,刚刚洗过的床单铺在沙子上三两分钟就响干。因为闷热,夜间熄灯几小时也难以入睡。用电靠自备的发电机。上厕所是最头疼的事,那里大蚊子的吸血管就像大针头一样防不胜防地刺向屁股,然后在疼痛和奇痒中鼓起小孩拳头大的大包,好几天不过劲儿。
1973年6月27日,于忠仁迎来了我国第15次核武器试验。对于于忠仁,这是一个期盼已久的日子,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是一个人生最重要的日子,这是一个无法控制心跳过速的日子。
生物反应大队承担试验区动物布置任务,负责鸡、猫、狗、兔、白鼠、马、牛、羊等家禽、家畜的摆放。于忠仁参加的这次核试验是我国第一次原子弹“空爆”,就是用飞机携带核武器在空中实施爆炸试验,术语称“空爆”。按照试验要求,在距 “零点”(空爆垂直点)50m~50km之间的多个地点摆放实验动物。于忠仁和生物专家王教授一组,承担距离空爆点最近的任务。在规定时间,两人将装着两条普通狗的铁笼迅速送进深15m并设置多个弯道的“猫耳洞”,确认无误后快速撤离。
空爆中心的四周都布置有动物。猴和狗的距离相同,狗以外的不同距离布置有牛、马、鸡、猪等动物。从距“零点”50m一直布置到距“零点”50km的四周为止。目的是试验不同距离、不同方向、不同动物种类的生物效应,检验核武器对动物的杀伤程度。按要求各个摆放项目必须在爆炸前5小时全部完毕。于忠仁按时完成了布置任务。
正午十二点,空爆核试验准时爆炸了。这时,于忠仁和参加试验的人员全部候在75公里以外的地方。
原子弹爆炸的闪光,让于忠仁透过防护服和防护面具感到了灼热。防护服都是白色的,里面有防辐射作用的皮子等材料。穿防护服不能有一点马虎,如果有露点,其后果是不得了的。穿上防护服一时半会就不能脱下,直到试验工作全部完成撤离到安全地点方可换装,中间连厕所也不能上,所以事先不能喝水,在沙漠和阳光联合烘烤中口渴、闷热,你都得忍着!
爆炸40分钟后,生物大队开始回收摆放的动物。此时“落下灰”尚未完全落尽,“落下灰”中含有放射物质,吸进去必得“内照射”放射病。核武器靠三种能量摧毁杀伤目标,除了“光”“波”就是“落下灰”。于忠仁乘军车执行回收任务。他的任务是立即赶到猫耳洞回收两只大狗,将狗装上车便快速撤离。于忠仁回忆说:在回收动物的时候,脚下的沙子还有很高的温度,脚上穿的厚底厚帮靴子,被沙子仍有穿透力的热量烫得难受。在回收完毕的撤离途中,他们看到了摆放在露天被原子弹光、热烧焦的动物。原本有棱有角的10个粗钢筋的狗笼子被高温烘烤得瘪塌下去,一路上都是原子弹爆炸致死的驴马鸡猴,焦煳的尸体还散发着烤肉的煳香。被摧毁的临时木质线路杆留下的木炭还冒着丝丝缕缕的青烟,遭原子弹劫难的景象很凄惨,连沙漠上的沙子有些都化成一汪明镜。原子弹的威力震撼着每一个参加试验的人员。
动物摆放距离“零点”不同,其受危害的程度也不同。就此次空爆试验而言,距离“零点”5公里的杀伤和摧毁能力最强,5公里以内反而不如5公里处,原因是空爆的能量呈伞状分布。被于忠仁放置于“猫耳洞”的两条大狗,经过原子弹爆炸没有一点伤害。试验得出结论:“‘猫耳洞’可以有效防止核武器。”
于忠仁是个有心人,他用三个多月的业余时间绘制出 “21基地”较为详尽的草图。“基地”可是严格保密的地方和单位,泄露出去可不得了,于忠仁勾画的草图被严格封存在保密室。据说这张草图当时在苏、美眼中价值连城!现在的“21基地”已经成为红色旅游区,当年的“草图”也已不是什么机密了。
军委规定,参加过核试验的人员每两年到解放军307医院接受放射检查。于忠仁经过几次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作为家乡人,我们为于忠仁的平安和幸福感到高兴!
如今在我们立足的星球,已经没有谁再跟中国叫嚣使用核武,我们应感谢那些参加了核武器生产和爆炸每个环节的所有 “于忠仁们”,“中国人民站起来”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和实力。
责任编辑 刘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