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韵文成因探析
2016-02-23付善明董国炎
·付善明 董国炎·
古代小说韵文成因探析
·付善明董国炎·
摘要
小说韵文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民族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小说韵文的形成原因除林辰、钟离叔所论及的古代文学韵散结合传统、说唱文学的影响、小说发展的阶段性三个因素外,文章着重论述中国史传的影响、主流文体的影响,以及作家的主观文学素养对之产生的重要影响。至晚清,随着小说文体的演进,作家文体观念的增强等因素,诗歌逐渐淡出小说这一文体。关键词
古代小说小说韵文史传文学主流文体文学素养古代小说融入诗歌,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重要民族文化特征。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文言小说还是白话小说,其中都有大量的诗歌与之相互交融。小说韵文的成因有哪些?林辰、钟离叔在《古代小说与诗词》一书中从中国古代文学中韵散结合的传统、说唱文学的影响、小说发展的阶段性等三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小说诗词的发展分为相应的三个阶段,这自然论述确当。不过,细加考量,小说韵文的成因尚有中国史传的影响、主流文体的影响以及作家的主观素养等原因,下文将分别加以论述。
一、史传文学的影响
较诗歌、散文而言,小说晚出,是受神话、寓言故事和史传文学等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体,其中史传文学对于小说的影响尤甚,苏兴先生等即云:“中国的史传文学在中国小说发展历史中占主要地位”。小说中融有诗歌等韵文的现象,也直接或间接受到史传的影响。
先秦史传文学中的引诗传统对于其后正史的创作产生了直接影响,同时对于自称为历史支脉的小说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较早问世的小说作品《穆天子传》和《燕丹子》中已经有诗歌融入其间,虽然与先秦史著多引《诗经》者不同,但已确定了诗歌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穆天子传》中西王母和周穆王间的对话就是以诗的形式出现的:
据考证,《穆天子传》中的西王母国为上古时期位于中国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西王母为部落首领。小说记载,周穆王西征至此,西王母接见了他并赠送他大量宝物,临别之际赋诗言志,希望穆天子再次来到;周穆王也用诗歌与之交流,其间犹如情人般缠绵悱恻。这为中国古代小说中诗表心曲的传统奠定了基础。《燕丹子》易水送别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虽然仅有数语,却融有对燕太子丹的幽怨、对强秦的怨恨和对所待之人未到的遗憾,慷慨悲凉,催人泪下。荆轲行刺秦王时,琴师所鼓的琴声曰:
罗穀单衣,可掣而绝。
八尺屏风,可超而越。
琴师通过琴声向秦王传递了脱身之计,而刺客荆轲却因不懂琴语而功亏一篑,遗恨千古。当然彼时“横则秦帝,纵则楚王”,而六国合纵不成,秦统一六国称帝于天下已是迟早之事,非荆轲一人可阻。
二、诗歌等主流文体的影响
作为俗文学的小说,特别是通俗小说,对于封建社会中的市井细民影响颇为深远。苏轼《东坡志林》卷一记载“涂巷小儿听说三国话”:“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畅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自唐朝始,即有流行于民间的市人小说。宋元说话更盛,《东京梦华录》《梦粱录》《都城纪胜》等书中都有相关的记载;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由此可知当时不仅在城市,诸多村镇也有说话人在活动,而这些说话人所说的大多是像蔡伯喈负心薄幸以劝人从善等的故事。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指出:“吾中国人状元宰相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吾中国人佳人才子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吾中国人妖巫狐鬼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梁氏道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现实:市井细民大多并不识字看书,四书五经、十三经二十四史等儒家经典并非碌碌小民所能阅读,他们这些人获取知识的源泉大多是说话人所说的通俗小说。无论是说话人,还是通俗小说的作者,他们虽然在从事俗文学的事业,但却不由自主的将所撰述的小说作品向雅文学靠拢,其形是韵散结合,其神则是将小说题旨自动趋同于“言志”和“载道”的诗歌和散文。
三、小说家文学素养的体现
小说家作为小说创作的主体,在小说韵文形成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小说中融入诗歌,客观方面受到主流文学、史传文学和说唱的影响,而且整个中国古代小说,特别是敷衍故事派和通俗小说中,小说中的诗歌相对较多;而这其中最为主观的因素,仍然是小说家的文学素养。
综上,中国古代小说韵文正是在史传文学影响、文体互渗和作家主观因素等交互作用下产生的。小说与诗歌两种文体相互结合,形成别具特色的中国民族文化特征的文体形式。小说中的诗歌有些是游离于小说叙事语境之外的,偏离主题的;其中和小说语境融为一体的诗歌,则为小说成为佳作流传于世做出了重要贡献。当然,随着小说这一文体的自身演进、小说作者文体观念的加强,以及西方现代小说观念的影响,清初小说《儒林外史》中已极少有诗词韵语的插入;至晚清,诗歌则有逐渐淡出小说文体的倾向。
注:
② 苏兴、苏铁戈《论史传文学在中国小说发展历史中的地位》,《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第2期。
③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5页。
④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21页。
⑦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页。
⑧ [明]瞿祐等著、周楞伽校注《剪灯新话(外二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⑨ [明]罗贯中原著、毛宗岗评改《三国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⑩ 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页。
*本文系江苏省博士后基金“对接与契合——古代小说韵文研究”(1301059C)、天津教委项目“明清小说韵文研究”(2013222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付善明,扬州大学文学院、天津理工大学;董国炎,扬州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倪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