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與改革篇:改革到一半,施政需邁進
2016-02-23卜樂
卜樂
新一屆政府上馬近一年了,萬事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政府關於內部架構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也在有序進行,而從總體而言,各種改革方案與措施的進行,凸顯出行政改革“穩中加快”的特點。
起步,更需要“糧草”
政府在行政改革上不再局限於口號的空轉,而是著力推行實際改革,是明顯的進步,特別是15個部門合併計劃的推出,有效地緩解甚至部分解除了常年困擾澳門社會與居民的機構重疊冗員、低效的問題。其中民政總署與文化局、體育局的相關部門合併,郵政局與信息局合併,大賽車併入體育局內,法務局與國際法辦公室等合併都充分體現政府聽到了坊間團體、市民大眾的呼聲。
政府力推多年的官員責任制為代表的行政改革正在較快推進,因為強調公共行政改革的減負、提效是比較合適澳門的情況。目前澳門的經濟形勢遭遇挑戰,對公務員群體自然造成壓力;而民間對於房屋的需求相當殷切,年輕人上不了樓造成自身、家庭負擔過重,也成為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再有推動數年的輕軌給全澳市民帶來非常不佳的社會觀感,東一塊、西一塊的無序進行,不僅使得輕軌拖延至遙遙無期,更給市民、遊客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中央響應澳門社會的需要,批准了水域管理權,但客觀上較為寬廣的水域自然給海關、海事部門帶來了多重挑戰,這樣的進展太快對社會治安等造成影響,太慢的話又會無法滿足市民需求。在多重挑戰襲來之下,政府算得上是一個好的開始,特別是司局級某種程度的合併調整,更有利於騰出人手解決相關關鍵領域的人力資源配置問題,而並非僅僅為了合併而合併,或者為了節省預算而合併的短視做法。
未來針對上述新挑戰,政府是有能力解決的,但是面對多方面的發展需求,例如房屋政策如何走,如何解決年輕人對房屋的需求,都需要政府提高效率,加快政策制定或者調整的步伐,不能朝令夕改或者政策倒退讓民眾不知所以然。面對各項事務也存在輕重緩急的選擇,例如港珠澳大橋的可能完工與通車帶來的是管理問題的挑戰;輕軌交通是市民急迫需求的展現;橫琴開發則是主動參與的客觀要求,但對於人力資源與相關專業人才投入研究又是嚴峻的挑戰,種種新任務除了需要政府正面解決問題,更是對人手和高質量的研究配套提出了要求,目前澳門的局級部門偏多,有35個之多,而內地中央政府也才28個部委,如何將澳門特區政府的部門優化,人才合理分配和流動,適時結合招納新血想必是政府著急推出改革措施時必須準備的“糧草”。
精兵不如簡政,戀舊不如修訂
當然,政府部門的改革調整離不開對於部門職能與部門間職能關係的理順,現時的政府行政改革已經開始,15個部門的合併包括人事上的合併已經開始出現突破的曙光,未來潛力較大,更要突出在完成新的任務。
而對於有關精兵簡政的思考,其實現階段裁員並沒有必要,因此精兵需要慎重妥善考量,目前公務部門的總數非常大,但是分工卻不合理,缺乏靈活性和協調性,澳門的公職人員比例在6.5%-7%之間,是香港與新加坡的兩倍之多,但澳門公部門支出卻是香港和新加坡的一般,從財政的角度看澳門是較為合理且持續發展的,畢竟澳門雖小但五臟俱全,該有的部門還是必須要存在,更加上每年3200萬左右的遊客,凸顯出城市管理與治理的重要性。而且澳門公務人員比例存在著客觀原因,作為一級特區政府,澳門必須要在方方面面進行管理,進行有序管理對於這個本土居民雖少,但遊客數量龐大的城市而言並不容易,因此精兵不必要,公務人員的比例也不能再隨意擴大,不必減員的同時其實對於人事調整提出了新方向。澳門需要將不少公共部門中的人員調整到新任務中去,加強政策的研究,投入到房屋登記、橫琴島開發等一系列政府重大決策項目中去,更要思考新挑戰與新政策,例如面對日益高漲的通貨膨脹,政府是否需要發放食物券,如何開展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此來降低通脹對市民的消極影響。
雖不必精兵,但是針對部門辦事程序與效率必須考慮到民間較大的民怨,往往市民為了辦理一張文件卻需要經歷數個部門的批准,甚至是位於澳門不同區域的公共部門,造成極大的市民不便,降低了行政效率更嚴重拉低了施政滿意度,因而對於簡政的措施政府必須做出長遠的規劃和短期的見效措施,以此來正視社會中的不滿聲音。這樣的狀況也發生在中小企業身上,因為澳門的行政規章十分複雜,不少規章又反復無常,給中小企業造成不小壓力,例如中小企業在衛生、防火等條例上都要嚴格遵守,但繁雜的規章未能充分估計到中小企業的人力、精力、財力等,因而一來造成資源的浪費,二來增加企業界的不滿聲浪,因此未來政府要簡化規章,在細節處照顧全澳市民與幫助中小企業。
類似的還比如澳門的超市管理條例還是五十年前制定的,與今日的澳門社會幾乎脫節嚴重,一方面無法反應社會新的需求,另外對於近十年來在澳門不斷開業的各種超市管理也無法進行有效合理的監督,從而可能潛在危害市民的健康與消費權益等,所以不少制度急需廢除或者更改。當然,不必諱言,政府在有些制度上的改革也較為明顯,例如廉政總署就簡化了財產登記程序,對於一般公務員與老師群體採取了另行簡化措施,這樣的簡政措施要加大力度在多部門推廣進行。
三大領域,亟需突破
改革的進程剛剛開始決不可中斷的同時,政府在社會民生議題上的施政也需加快腳步。過去的2015年政府雖然做了不少,面面俱到,但是具體關乎市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卻無法突破,新一屆政府試圖在施政關鍵期的2016取得高的施政滿意度就必須著力解決幾項重大的民生議題,讓市民切身感受到施政為自身帶來的長久福利,就像管理條例例如澳門的郵政管理條例與街市管理條例基本都是葡國政府時代50、60年代的產物,如今早已無法滿足本澳需求卻沿用多時,政府不妨在此類關係民眾日常生活的法律制度上做出快速改革,對於民眾的滿意度也是立竿見影,而某些只見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政策口號則是越少越好。
同樣的問題也存在於法制領域,龐大的法制任務外加法規修訂的複雜程序,與人手、相關人才的高度缺乏,使得澳門的法治進程幾乎是碎片化提取,而非系統性提升發展,商業領域與行政領域的不少法律都未得到全面的修訂,大概最明顯的還要是在反腐敗領域。因為強調陽光政策的推動從而加速了反腐法規的修改、修訂,使得選舉更加公平化,特別是針對選舉當天不能宣傳的規定入法,為澳門的選舉帶來了正面約束。當然法制的推進需要政府與立法會的雙重努力,而非政府的一廂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