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莱芜市社区群众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02-22王汝斌

科技视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社区对策

王汝斌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对莱芜市社区群众体育健身项目、健身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指出了目前社区群众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体育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推动全民健身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对策

0 前言

今后随着我国在消除城乡差异的努力、小城镇改造的深入和局部经济圈的形成,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将发生改变,作为生活方式中的重要一环,体育健身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社区群众体育健身的现状调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的预测对我市群众体育工作策略的制定意义重大。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1.2 问卷调查法

1.3 访谈法

1.4 数理统计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莱芜市社区健身群众年龄性别构成以及体育健身项目的研究

调查显示,被调查的社区健身群众中,年龄构成男性为33.1%,女性为66.9%。从年龄分布上看,以“46-55岁”和“55岁以上”为最多,总比例达到79.8%,并且此类人群以离职退休人员为主。中、青年人占有很少的比例,仅为8.1%。其余人群多是10岁以下的儿童。

表1 莱芜市社区群众体育健身项目的调查(n=284)

通过对社区居民选择体育运动项目的调查得出:比较多的项目有散步、慢跑占30.3%,广场舞、广播操占22.5%,篮球足球等大球类占12.3%、乒乓球占9.5%,健身器械锻炼活动占8.1%。社区居民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多种多样,但是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几个运动项目(散步、慢跑、篮球、足球、乒乓球、广场舞)。其中散步和跑步是莱芜市社区居民的主要活动项目,因为此项运动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对场地的要求也比较低,项目运动的技术性也比较少,组织形式比较灵活,可以是家庭成员或者邻里朋友等,易于开展进行。

2.2 莱芜市社区群众参与健身地点的研究

通过调查统计得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六个场地,公园、广场、社区公共场所所占的比例最高为38.0%,街道、河边的占23.3%,社区健身路径的占15.0%,单位体育场所占12.3%,附近学校占5.3%,健身房俱乐部占4.2%。分析可以得出,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活动场所主要是有公园、广场、社区附近公共场所,这一块集中了大部分的人群,以散步、跳广场舞、太极拳为主。选择的原因在于这里环境较好,离家较近,来回比较方便,场地较开阔。第二、三位是社区健身路径和街道河边,散步慢跑是社区群众比较常见的健身手段,所以街道河边成为了首选。单位和学校由于完善的规划,体育场地建设和相应的体育设施比较完整,但是这些场地开放度不够,学校场地均大部分不允许外人进入。

表2 莱芜市社区群众体育健身地点的调查(n=284)

2.3 莱芜市影响社区群众健身的主要因素的研究

调查表明影响莱芜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为:没时间和精力、缺乏指导、场地器材缺乏、经济条件限制、不爱好、没同伴等。没时间和精力成为主要因素,占到62.3%。目前中青年人是社会的主流,面对住房、教育、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不能有效的参加体育健身运动。另外场地器材缺乏不容忽视,占到52.6%,莱芜市体育健身路径虽然随处可见,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需求,而大多健身路径起不到健身的效果,比较单一,有的仅仅是娱乐作用。有些社区健身器材已经损坏,不能使用,得不到及时的修理。不爱好,没有习惯占第三位,为48.1%,这个和缺乏体育指导选项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类人群没有意识到体育健身的好处,不了解全民健身的意义,所以需要社会、政府进行方方面面的宣传与引导。组织管理问题占到39.3%,没有同伴23.6%。

表3 莱芜市影响社区群众健身因素的调查(可多选)(n=284)

2.4 莱芜市体育健身消费现状的研究

表4 莱芜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的调查(n=284)

调查显示:莱芜社区居民整体体育消费水平较低,97.2%的居民每月体育消费控制在200元以下,其中大多数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在0-100元之间,仅有2.8%的居民体育消费在200元以上,这说明社区居民体育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整体较低。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社区体育参与者中,老年人占很大的比例,而他们的体育消费意识相对较差,体育消费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对于社区体育参与者中工薪阶层来说,他们的体育消费观念较为保守,大多选择免费的体育场所进行体育活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在莱芜市社区体育的参与者中女性高于男性;从年龄层面上看,社区体育的参与者主体为离退体的老年人为主,中青少年参与社区体育的兴趣不高。我市社区体育发展在社区体育参与者的年龄和性别上发展不平衡。

(2)莱芜市社区居民在对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中,简单易行、不受场地限制的散步慢跑成为首选,主要原因是莱芜市居住小区的体育设施的配备不全导致了大多数居民的体育活动项目过于单一。社区体育场地不足和社区体育设施不完善,同时对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管理维护不到位影响了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成为当今莱芜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3)调查中发现,“缺乏场地”仍然是制约莱芜市社区群众参与健身的主要因素之一,健身场地主要停留在公园、广场、社区附近公共场所,街道河边,社区群众开展健身时主要选择距离短、方便快捷的地点,反映了健身群众就近方便的锻炼要求。同时企事业单位与学校体育场地对外不开放,也是制约社区群众健身发展的因素之一。

(4)莱芜社区居民整体体育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整较低,大多数社区居民每月体育消费在0-100元之间。

3.2 建议

(1)针对莱芜市社区活动场地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要不断加强莱芜市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建设,完善社区体育设施的配套,并加强对现有体育设施和场地的管理和完善。

(2)莱芜市社区体育锻炼的项目主要以散步、慢跑、广场舞、广播操为主,呈现出传统型、大众型与韵律型的特点,针对这种特点应该进一步丰富体育活动项目,增加一些娱乐与休闲的项目,以吸引社区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中来。

(3)充分利用莱芜当地可用资源,实现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物资条件共享,主要措施是加强各社区内不同单位的合作,尤其是企事业单位、学校与社区的联合,要求辖区内有体育场地设施的单位,定期、定点的对社区居民实行开放。

(4)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消费意识,激发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全民健身工程的意义,引导社区居民全面认识体育健身的价值,各级行政职部门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提高市民体育健康消费意识,使居民认识到适当的体育消费是健康的储蓄,只有当今的体育消费才能换来未来更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参考文献】

[1]张兆才.城市社区群众体育的变化与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04.

[2]刘贤辉.福建省社区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闽江学院学报,2009.04,02(30).

[3]王清,武笑玲.河南省城镇社区群众体育活动点现状调查与分析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09.

[4]卢红梅,田玉,童建国.河南省城市社区群众体育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12(08).

[5]李中熹,王学军.城市社区群众体育需求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桂林市社区体育活动点为例[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1.

[责任编辑:王楠]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社区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