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生物医药集群创新网络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02-22何宇辉李晨光

科技视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京津冀

何宇辉 李晨光

【摘 要】在竞争激烈的生物医药产业中,企业如果仅仅依靠自身的研发资源和技术并不能满足技术创新以及产品研发的需要,必须加强与外界和合作,以满足自身的发展。而京津冀具有加快生物医药企业合作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明显优势,合作空间很大。本文就目前京津冀生物医药集群企业的合作研发网络进行深入研究,对如何提高京津冀生物医药集群企业合作,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使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健康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物医药集群;京津冀;网络演化;合作研发

0 引言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典型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特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联系非常紧密,而生物技术的创新、新药品的研发等过程非常依赖生物医药研究机构和各个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1]。到目前为止,由于生物医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源,所以生物医药产业核心知识的提供者是高校、医院、和公共医药研究机构[2]。由此,京津冀地区在生物医药产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三地以北京为核心,拥有先进的科技资源和技术手段,高校和医药研究机构众多并且地理上互相临近,这为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条件。

1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理论介绍

20世界80年代末,英国学者Freeman提出创新系统理论,学者们对于技术与创新系统的研究基本上从企业、产业、区域、国家等四个层面展开。Freeman认为,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构架的主要联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认为信息技术的出现引起了技术范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使整个经济系统的传统行为发生改变,这就最终引起了创新网络的产生[3]。

自创新网络的提出并受到关注以来,国内外学者许多学者都对创新网络进行了研究。在产业集群网络中,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将企业之间、企业与创新机构之间等创新节点相互联系,将创新技术相互传递。传统的产业集群创新理论中创新网络各节点关系如图1所示[4]。

图1 创新网络架构示意图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可以理解为由于产业相关者如企业、相关机构为获得创新技术和领先知识而在其之间形成的合作关系总和,是相互之间共同合作获得创新能力和结果的关系网络。由此可以判断,企业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核心,是创新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最大受益者,是将创新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载体,任何产业集群都不能脱离企业而存在。所以,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更加注重的是产业相关者之间在创新方面的相互影响,创新技术的合作研究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核心。

2 京津冀生物医药集群合作网络的发展现状

通过查阅京津冀24家大型上市医药生物企业的年报,我们获取了一些重要的商业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从一些方面反映出京津冀生物医药集群合作网络的发展现状。表1为京津冀代表性医药生物企业的关联方情况。

表1 京津冀代表性医药生物企业关联方情况

同时,对近年来京津冀生物医药专利研发情况进行调查,可以发现,一些专利是企业、大学和公共医疗机构共同合作研发的。

以上数据表现出,在早期,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以大型核心医药企业为核心,而供应商与分销商围绕着这些有一定实力的大型企业为中心形成网络。这些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创新技术靠企业自身研发。后来,由于企业自身研发进度较为缓慢,效率低下,企业逐渐发现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足,无法跟随由技术起主导作用的市场,认为技术研发需要外部力量支持,于是寻求与高校、研究所、公共医疗机构等合作。并现在表现为有技术研发能力的供应商为大型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支持,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高校、研究所之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研究关系,达到了产学研合作的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下,京津冀生物医药创新网络逐渐形成。在这个创新网络当中,大学和公共医疗机构是京津冀生物医药集群合作研发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这些节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是整个网络中科技的传导者和企业之间的联系者,企业通过这些大学和公共医疗机构能够相互传递创新科技,将新的科技和新的产品迅速推向市场。由此,科技力量居于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地位,通过产业相关者的合作研发,整个网络中的知识流通将可以快速进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这对于整个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 京津冀生物医药创新网络发展遇到的问题

第一,地方保护主义阻断不同地区企业间合作。由于京津冀地区并不隶属于同一个省或直辖市管辖,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了不同地区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同地区的政策例如税收、发展方向不同,使得企业之间无法正常合作,更进一步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利益分配不均衡等情况发生,使得企业间的合作变得困难。最终使创新网络中的成员相互之间合作研发不足。

第二,创新网络中的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这表现为技术研发成功到最终转化成为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较长,一些新研发的专利不能够及时与生物医药企业达成合作,并最终转化为产品。在科技技术为主导的生物医药市场,最新技术不能得到利用便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技术的落后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这对于整个创新网络来说是不利的,会影响创新网络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第三,仍存在一些医药企业排除在生物医药创新网络之外。通过上文的调查,可以注意到,一些近两年兴起的生物医药企业由于存在时间较短,与外部力量的合作不足,仍然排除在生物医药创新网络之外,京津冀地区的创新网络并不完整。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创新网络的不完整阻碍了整个创新网络的发展。

4 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1.政府作为京津冀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引导者,应对创新网络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引导和决策。为保证整个创新网络的发展,政府应该成立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区,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对创新网络的影响,同时将生物医药的资源投入向生物医药创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例如大学、研究所和公共医疗机构倾斜,并保证这些关键节点健康发展。

2.企业、大学、研究所和公共医疗机构在创新网络的大背景下,应该加强互相之间的联系。创新技术的产品化是创新网络效率的关键所在,紧密的合作研发关系可以保证新技术能够迅速投入市场。同时,一些排除在创新网络之外的企业应该加强与外部力量的合作,这样会使自身得到外部的力量支持,尤其是创新力量,这对整个创新网络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整个创新网络的紧密联系,使得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所有生物医药企业能够共同发展,最终使创新网络健康发展。

3.增加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资源投入。生物医药产业作为21世纪的重要产业,和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为保证整个产业健康地发展,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资源倾斜。因此,政府应颁布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将资源向生物医药产业倾斜。更多的资源投入对于生物医药产业来说是必要的,能够加速创新网络的创新过程。

5 结语

京津冀地区生物医药集群企业合作研究网络已经逐步形成,在这个网络当中,以科技为核心推动力的产业链已经形成。但是,在这个网络当中,我们也能发现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从京津冀生物医药企业合作研究出发,对京津冀创新网络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对政府、对企业自身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对策,旨在使得生物医药企业合作研究创新网络更加完善,最终使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同时整个产业能够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隽,高茹熹.生物医药创新集群的结构特征和运行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8):59-64.

[2]张淑莲,刘冬,高素英,刘建朝.京津冀医药制造业产业协同的实证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05:87-92.

[3]杨西春.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15,04:26-33.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京津冀
京津冀优秀画家
京津冀三地将首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加快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交通率先突破
支持河北省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加强京津冀立法协作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