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早读课的调查与研究
2016-02-22彭春梅
⌾彭春梅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早读课的调查与研究
⌾彭春梅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教育教学小课题项目“提高高中英语早读课有效性研究”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以探索高中英语早读课的高效为目标,通过对100位高中生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揭示了目前高中英语早读课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从开展早读课的内容、形式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促进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起到更大的推进作用。
高中英语;早读;策略;评价
一、引言
目前,我们学习英语是在汉语语言环境里进行,所以,要想达到用英语讲、用英语交流的目的,我们就必须先学会朗读英语,这才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地指出:“英语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英语早读是组织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英语有效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笔者观察到高中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对早读课重视不够,很多学生早读课不愿意大声朗读或者根本不出声音,无所事事荒废早读课这30分钟的宝贵学习时间,早读课的开展流于形式。笔者将就此问题,浅谈一下如何让高中英语早读课活起来。
二、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3个问题:
(1)高中生对英语早读课持什么态度?
(2)高中阶段英语早读课的实施情况如何?
(3)英语早读课对高中生的英语整体水平是否有影响?
2.研究对象 笔者任教的高二年级2个重点班100名同学参加了此次调查,每班各50人。
3.研究方法及步骤
(1)问卷调查。研究的第一步是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在第一学期期末进行,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英语早读课的态度、对早读课作用的认识以及具体做法。
(2)前测与后测。研究的第二步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实验前后的对比。学生进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同时还进行一个口语测试,从现行的英语教材中随机挑选课文段落让学生进行朗读,根据其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语速的流利度进行打分,总分为10分。后测是在高二学年即将结束之前进行,同样是采用期末统考卷加上口语测试进行实验前后的对比。
(3)处理方法。高二(11)班为此次研究的实验班,(12)班为对照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外所用的教学材料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实验班的早读课的内容与形式都会和对照班有不一样的安排,实验总共持续一个学期。
三、结果与讨论
1.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一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问卷,但其中2份因为有信息漏填为无效问卷。笔者对剩下的98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整理和统计。
(1)高中生对英语早读课的态度。本部分主要用来调查高中生对英语早读课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们现阶段的英语状况,调查结果如下:关于对英语学习的困难程度:58%的学生认为现阶段的英语学习并不是很难,但也有21%的学生认为很难,这个跟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挺大联系的;关于早读课上学生的精神状态:86%的学生认为早读课上的精神很一般,只能小声读书;关于一周开展早读课的理想次数和每节早读课的理想时间:76%的学生认为一周应该开展两次或三次,每节早读课的时间应为20或25分钟最佳。学生还建议早读课的场所可延伸到课室外,如课室走廊。
由以上结果可看出,学生普遍对开设英语早读课的必要性持肯定态度,但希望一节早读课的时间不要太长,进行早读课的活动场所还可以不局限于教室的座位上,这样既可以对抗早上倦怠的精神状态,还可以保证早读课的实效。
(2)高中阶段英语早读课的实施情况。本部分用于调查英语早读课的实施情况,主要从早读课开展的形式、内容以及早读效果检测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关于学生喜欢的早读课的内容和形式:76%的学生选择喜欢美文诵读或进行角色扮演电影对白,但也有24%的学生选择喜欢读课文、单词;关于早读课的形式:61%的学生都比较喜欢自由读或是多种形式结合;至于对早读课的检测方面:60%的学生选择通过老师、同伴或小组之间进行检测,但也有40%的学生选择了早读内容不检测。
由以上结果可看出,现时早读课的低效主要是因为早读课的内容和形式单调,学生没有新鲜感,难以产生学习的动力。40%的学生选择早读内容不检测,都不想以此来增添压力,可看出学生的学习动机还未能突显出来。
(3)英语早读课对高中生的英语整体水平是否有影响。关于英语早读在英语学习中起到的作用:60%的学生认为很大或较大,但也有40%的学生认为一般;具体调查到希望早读能促进哪项英语能力:50%以上的学生是希望早读能促进对课文、单词的记忆或是口语的提高,但也有38%的学生希望能通过早读提高听力、阅读和写作。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英语早读课对英语学习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对英语早读课教学策略的调整是极其有必要的。
2.研究过程 根据以上问卷调查的反馈结果,笔者从高二第二学期起在高二(11)班进行了英语早读课的教学调整,主要从早读课开展的内容、形式以及评价等方面与对照班进行不同的教学。
(1)明确早读课任务。在早读课开始的前两分钟,要求早读课管理者在黑板上清楚地写出早读任务,让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和确定自己的学习任务。布置的任务要有的放矢,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实现,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竞争的局面;而老师则更方便督促、检查和评估学生的早读成果。
(2)丰富早读课内容。千篇一律、枯燥的早读内容会让学生容易感到疲惫,滋生厌学的情绪。其实,早读的内容可以不仅仅局限于课文和单词,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报纸上的优美段落、积累本和纠错本上的题、笔记都可以拿到早读课上放声诵读加强记忆。此外,教师还可以提前做好一些早读材料的准备,选择一些短小精悍,语言运用标准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小短文和一些电影的经典对白。只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可选择的读书内容,学生才能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下,领会到早读带来的无比乐趣与收获。
(3)开展多样的早读形式。其实,单有丰富的早读内容还是不能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早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根据早读内容的不同,采取灵活多变的早读形式。比如,在早读课的前5至10分钟,可采取“齐读”的形式,先提高班级读书的整齐度,或采取学生“领读”的形式带动整班学生进行更好的模仿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团结、协作带来的美感,这种“生生交流互助”的学习模式更容易消除学生的学习被迫感;如果早读的内容是一些对话或电影对白,“分角色读”是最好的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更是使到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对话或电影对白里的角色,实现了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学英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分组读”和“比赛读”就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组内成员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小组之间相互竞技,力争最好,更大地激发其参与早读的热情。另外,开展早读的地点还可不仅局限于课室的座位上,可允许学生到教室的过道上甚至是课室外面的走廊上边走边大声朗读,真正营造出一种和谐宽松的读书气氛,让英语早读真正活起来。
(4)对早读课进行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指每结束一个早读任务,笔者都进行随堂检查与评价,比如:点名朗读,抽背课文、对话、短语或单词等;也可利用小组相互检测的方式进行反馈,了解更多学生的早读朗读效果。根据学生各自的完成情况,及时评选出每天的“早读之星”并进行张贴,一个月给这些当选“早读之星”次数最多的同学给予表彰。
阶段性评价即指每隔两三天或一周,笔者针对以前读背的内容进行检测,比如:可让学生运用前面早读所学的句型、短语进行课堂“DailyTalk”,也可利用电影片断通过消声处理让学生进行电影对白模仿,还可以让小组作早读课主题的汇报与展示以及美文朗读比赛等。对优胜组的的评价与激励笔者也采取操行分作业方面的集体加分,这无疑是对他们小组在早读课的积极投入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与鼓励。
3.英语水平的变化情况 为了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学习水平的变化情况,笔者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的前测和后测成绩进行了数据的对比分析。
表1英语统考前、后测的统计结果
测试班级人数平均分英语前测(期末统考)对照班50117.78实验班50116.65英语后测(期末统考)对照班50119.66实验班50122.81
表2英语口语前、后测的统计结果
测试班级人娄平均分口语前测对照班507.41实验班507.18口语后测对照班507.24实验班508.45
从表1、表2可以看出,从高二上学期的英语期末统考成绩以及口语成绩的前测结果来看,两个班的平均分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但是到了高二下学期的期末成绩(后测)来看,实验班比对照班的平均成绩均高出了3.2分和口语成绩1.2分,差距明显拉大。
四、结论
1.主要发现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超过一半(68.6%)的被调查对象对英语早读课的作用持肯定态度,但是只有极少数学生(13.8%)能真正做到高效早读。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开展早读课的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2)在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早读课教学改变后,实验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英语整体水平都比对照班学生有明显提高,学生对英语早读课的作用也有更深的认识与理解。
2.启示 从上文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一节高效的英语早读课对英语语言的习得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而大声朗读更能促使语感的培养,增强记忆,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但虽说学生是早读课的主体,但没有教师对早读课形式和内容的不断调整,忽略了教师的引领、监管和操控的角色,那是不可能实现一节高效的早读课的。总之,只要我们能做到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讲方法,就一定能让早读课真正地活起来,就一定能收到理想的英语教学效果。
[1]《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黄明敏、吴金洪“高中英语早读课有效性策略探究”,《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0期
[3]孙艳茹“浅谈高中英语早读课的有效利用”,《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2013年第06期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中学 52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