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创新模式和整合资源提升农机维修服务水平

2016-02-22杨印

时代农机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维修服务长沙县站点

■杨印

通过创新模式和整合资源提升农机维修服务水平

■杨印

农机维修是保持恢复农业机械技术状态和工作能力的技术活动,是保障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对提高农机作业效率、作业质量和经营效益,保障农机节能减排和人身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6 县政府出台政策,采取措施,建立县级中心站,扶持乡镇站建设,大力推动维修能力建设,全县农机整体维修能力迅速提升。

1 存在的问题

长沙县毗邻湖南省会长沙,总面积1756km2,总人口 71 万。2015 年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挺进全国十强,既是工业强县,也是农业大县,连续 7 年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全国首批“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县农机总动力 23 万台套,150 万 kW,其中拖拉机 4000 多台,联合收割机 3000 多台,水稻插秧机 500 多台,粮食烘干设备 150 台套,水田耕整机等其他小型机械 20 余万台,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76.3%。全县工商注册登记的农业机械维修网点 40 家,其中一级维修网点一家、二级维修网点 6 家,三级维修网点 33 家。维修从业人员 200 多名,11 家农机补贴经销商从事农机售后服务。维修站资产总额 800 万元,年维修各种农机具 7000余台次,收入 300 万元。维修模式主要有个体经营、农机户自购配件维修、经销商售后服务、生产企业直接参与维修等四种模式。虽然近年长沙县农机事业发展迅速,但农机修理却没有跟上农机事业快速发展的步伐,目前农机维修网络还不十分健全,分布还不太合理。农机维修效益还普遍偏低,维修技术人员年龄偏大,队伍不稳定,维修人员资质考证有待明确。农机配件市场还有待规范,农机维修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农机修理站点普遍整体规模小、修理水平不高。农机修理成了农机事业发展中的短腿,农机“维修难,难维修”。

2 主要做法

(1)创建县农机维修服务中心,推动维修能力建设。为提升全县农机维修能力,突破基层站点维修规模小、基础差、能力弱的瓶颈,县农林局在全县农机经销商中,选择了一家售后服务工作开展得好、维修服务能力强、技术和设备水平较高、场地和规模较大的农机公司为合作对象。以该公司农机售后服务中心为基础,合作成立了长沙县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并以中心为龙头,对全县维修网点进行整合。通过连锁的形式,将各镇农机维修服务站和其他农机维修网点纳入到县维修服务中心体系,实现配件和维修技术共享,建立既分工又协作的工作机制。县农机维修服务中心负责:农机配件的采购、供应;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保养;乡镇站点维修人员的培训,指导乡镇站点开展工作,并帮助其解决维修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配件由中心统一采购,确保了配件质量,降低了采购成本,减小了配件报废的损失风险,提高了利用率,减轻了农民负担。对维修服务中心工作定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对其进行扶持,2015 ~2016 年补助 7 万元。中心新建 180m2维修车间,新购置了价值 20 多万元的维修设备,维修能力达到了一级水平。三年来,维修中心为全县培训各类农机维修人员 200 多人次。成立 6 个维修队,上门服务,为农机具做保养和检修。年检修机具 3000 多台套,帮助镇服务店解决疑难问题 100 多次,销售农机配件 300多万元,为农户减少维修费用 50 多万元,增加经济效益近 500 万元,成为全省首家集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于一体的农机“4S 店”样板。

(2)扶持镇农机维修服务站建设,促进基层维修水平提升。首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每镇选择一个场地、设备和维修技术等条件较好的农机(汽修)维修站,扶持建设成“农机维修、零配件供应、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镇农机维修服务站。其次让镇农机维修服务站承担农机部门农机维修公益性职能和对外承接农机维修业务。在救灾抢险等中心活动中,按政府要求开展农机免费检修服务。政府对每个镇农机维修服务站设备添置等一次性补助 5 万元。目前,全县已建立 6 个镇农机维修服务站。并且由县农林局对镇农机维修服务站的服务水平、维修质量、维修数量定期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对每站每年奖励 1 万~2 万元。通过整合和政府扶持,镇农机维修服务站的维修服务能力获得较大提升,资质由三级升格到二级,业务范围由原来的局部性换件修理、一般性故障排除,提升到整机维护、整车修理、总成和零部件维修。3 年来,各服务站在生产现场帮助农户维修各类农机具达到 500 次以上,农闲上门服务超过 400 次。且通过与县农机维修中心对接,许多大修、难修事项在当地得到及时解决,方便了群众。

(3)加强农机维修培训和监督管理,确保农机维修质量。严格按照《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审批《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组织编订了《农机维修工培训资料》,每年组织维修人员培训考核,学习烘干机、插秧机等新型机具的维修保养。大力宣传农机质量监督工作,印发《长沙县农机维修技术服务记录本》,督促维修站点规范维修行为,建立维修档案。加强对经销商售后服务监管,督促农机经销商切实承担并执行好售后服务的责任,设立农机购置补贴和维修咨询、投诉、服务热线电话,及时受理农民对农机产品质量、政策咨询和售后服务及维修的请求。

3 体会和建议

(1)政府扶持是推进农机维修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机维修是确保农业机械以良好状态投入生产的重要保障,是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在发展农机事业的同时,各级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大力扶持农机修理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长沙县农机事业发展迅速,但农机修理却没有跟上农机事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农机修理站点普遍整体规模小、修理水平不高。农机修理成了农机事业发展中的短腿。针对这一现状,县政府出台政策,采取措施,建立县级中心站,扶持乡镇站建设,大力推动维修能力建设,全县农机整体维修能力迅速提升。

(2)加强农机维修的监管和人员培训是农机维修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农机维修技术要求高,季节性强,机具和技术日新月异。为确保农机维修及时、高效,促进农业机械维修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费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政府必须加强监管,培训人才,规范行为,提升能力。

(3)整合资源和创新模式是提高农机维修服务能力的重要推力。充分利用农机企业、经销商、合作社、维修站的各类维修技术力量,改进与创新维修行业发展模式,将农机生产、销售、使用、维修有机结合,延长农机维修服务链,完善维修网络,提高维修水平,推动农机维修市场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维修服务长沙县站点
长沙县湘龙幼儿园
理想的风帆从这里起航
——长沙县实验中学简介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2017~2018年冬季西北地区某站点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铁路运输设备维修服务采购最高限价研究
铁路运输设备维修服务采购最高限价研究
首届欧洲自行车共享站点协商会召开
怕被人认出
长沙县主种的茶树品种
长沙县茶叶产业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