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机化学实验课改
2016-02-22焦婵
焦婵
(开封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浅谈无机化学实验课改
焦婵
(开封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工、食品检测、生化技术等专业的基础实验课,所以上好无机化学实验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无机实验课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查阅资料,向老教师请教等方式总结了一些解决方法。希望通过提高实验课所占比重,提高学生兴趣,改变教学模式,严格考核机制等方法来解决目前无机实验课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创新
化学是我校化工、食品检测、生化等专业中最为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而无机化学又是这门以实验为根基的自然科学的基础,因此,无机实验在无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实验实操训练,不仅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创新的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对这些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1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原因,导致了实验课成为理论课的附属变成了以验证理论为主忽视学生自主能动性培养的课程,也从而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1]。另外,本校无机实验的课程比重仅占无机化学的30%,这让一部分学生更加不重视实验课,敷衍了事,并且出现随意更改实验数据,科学态度不严谨的现象。尽管近几年无机实验课程不断改革,使得课程由基础到专业,由简单到复杂,渐进深入,已经有了很大的效果,但是课程的设计还是重复性大,开放性小,缺乏创新,缺乏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所以在目前存在的问题下,我们摸索出了一些方法。
2解决方法
2.1调整实验课程比重,强化实操训练
我校是高职院校,应以实际应用作为主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基的科学,无机实验又是后续实验课的基础,因此打牢基础是重中之重。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实验课的重要性。如果能将每门实验课从理论课中抽提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并且实验成绩也独立出来,加大实验课程的比重,那么学生就会更加重视实验课,将其作为一门课程来对待。而随着地位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就很少的出现完成任务交了实验报告走人的现象。
2.2改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兴趣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性较差,所以在实验设计上,首先要将准确规范的基本操作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作为开篇,使学生的操作规范化、熟练化、标准化。其次要减少重复性实验。重复的实验过程不仅提高不了教学水平,也让学生的兴趣大减,造成学生敷衍了事的态度,同时也制约了他们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最后可以开设一些设计性实验。抛开教材,老师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条件给出实验题目,5-6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小组成员协同合作查阅资料,翻看文献,了解实验原理,讨论制定实验步骤,之后老师进行审查给出意见,最后确定最终的实验方案。设计性实验完全依靠学生自己,老师给出指导,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2.3创新教学模式,发挥教师能动性
传统的教学都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老师一味讲学生一味接受,实验课也是如此。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收器,大大降低了学生想要学习的能力。就算课上老师有提问,回答的也仅仅是小部分做好预习的同学,大部分还是默默接受的状态。如果老师能发挥能动性,大胆改变教学模式,老师引导,让学生自己讲述实验的原理,先在脑子里过一遍实验过程,提出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然后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那么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的活跃性,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大大有利于实验的进行。但是这样开放式的教学会出现课堂秩序较乱,老师不容易控制的局面,让本来就开放的实验课变得更不易被老师掌握。因此,这就要求老师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找到一个度,使得实验课活跃而有条不紊的进行。
2.4建立实验考核机制
目前的无机化学实验课考核方法是根据预习占10%,出勤占10%,操作占50%,实验报告占30%的比例来给出最终的实验课成绩。而每位老师也应该在每堂课上对每个学生进行打分,到课程结束再对每个学生的分数进行统计平均。这样重视平时的实验操作,使得学生重视每一个实验项目并认真完成实验过程,有利于学生操作规范性和熟练性的锻炼,也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同时实验报告的小比例也能减少学生之间实验报告抄袭的情况。
3结语
高职院校招生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实验课程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之前必须打牢的基石,所以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地改革是势在必行。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扎实基础操作的前提下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徐增香,李嘉陵,范成杰.无机化学实验课改革的探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25.
[2]孙佳音,吴根华.结合实际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J].广东化工,2015.42(10):187-188.
作者简介:焦婵(1985-),女,汉,开封,助理实验师,硕士研究生,开封大学,生物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0-02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