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融合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研究

2016-02-22张硕

西部皮革 2016年24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融合

张硕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吉林 长春 130013)

基于校企融合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研究

张硕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吉林 长春 1300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高职学生工作应当紧跟时代步伐,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及学生特点,走“职业化”的学生工作道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企融合;高职;学生工作

高职教育作为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培养的是服务于生产、流通、服务等工作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首次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可见,在高职教育规模发展之后,加强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成为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这一调整不仅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高职的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 基于校企融合下学生工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校企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探讨校企融合的高职教育,核心就是为了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校、企、生多方的利益共赢,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职学生工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校企融合的学生工作就具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规律性研究,到目前为止,对校企融合下的高职学生工作方面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寻找校企融合下学生工作的新规律,从学生工作的组织和内容两个方面重构学生工作新模式;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探索,我国当前的高职学生工作还处在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虽然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相对本科学生工作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仍存在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高职院校而言,培养职业人才始终是学校的根本使命。校企融合下的学生工作,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衡量标准,使学生成长为可持续发展的职业人才。

2 校企融合视域下的学生工作组织构建

学生工作体系的组织结构是高校中有着特定业务范围和一定资源的实体,为实现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通过内部的分工与协议机制来履行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合理科学的组织建设是保证学生工作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组织建设要紧密围绕学生工作的发展目标合理分工,确保重点工作上的交叉补充和整体工作上的覆盖,从而形成工作合力。

将企业元素充分融入高职教育学生工作的全过程,建立起校企融合的学生工作组织架构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联合成立校企学生工作委员会,由学校和企业主管领导担任主任委员,学校学生处、团委、就业处、实习管理科、院部领导和企业人力资源部、团委、实习管理办公室、工段领导任委员,实行校企双方联合培养、联合管理。

校方实行党委书记负责制,下设学生处、学校团委、教务处,其中教务处下设实习管理科,主要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校企协调及学生管理工作。作为校方一级管理组织,主要职责是学生工作系统思考、总体思路和部署、重大政策研究决策、重大问题讨论决定、学生工作统筹协调。学生处及校团委作为学生工作考核主体,对院部学生工作的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考核。院部学生工作实行学生工作主管负责制,包括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分团委。作为校方二级管理组织,主要的职责是根据学生工作总体思路制定具体思路和计划,逐步推进。

企业方采取党委书记或企业主管领导负责制,包括人力资源部、企业实习管理办公室和企业团委三个部门。作为企业方一级管理组织,主要职责制定实习学生内容设计、管理办法和实习学生活动计划,并对工段实习学生的日常管理进行监管和考核。工段实行段长负责制,下设若干班组。作为企业方二级管理组织,落实实习学生的管理。段长负责整个工段实习学生的统筹管理,班组长负责对班组内实习学生日常表现进行指导与考核。

校企学生工作委员将学校与企业进行组织融合,形成了三层机构,第一层为决策机构,由学校主管领导及企业主管领导组成;第二层为执行机构,第三层为学生自治机构由班委、学生企业管理员、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成。校企双方通过校企学生委员会共同作用于学生,形成了“人人皆教育之人,处处皆教育之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的工作大格局。

3 校企融合视域下的学生工作内容构建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工作,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与行为养成、党团教育与活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安全稳定工作等;二是以学生发展指导为主体工作,主要包括大学生涯规划与成长指导、心理咨询与辅导、素质拓展与社会实践指导、校园文化活动指导等;三是以学生事务管理为基础工作,主要工作包括班集体建设与管理、“奖、贷、助、补、减”等日事务管理等。

基于校企融合视域下的学生工作内容构建,应该在传统内容上结合现代高职特点更新了学生工作的内容,将职业要素与学生工作紧密结合,努力实现大学生与准职业人的无缝对接。

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党的十八大在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全面论述,主要体现在“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全新诠释和定位。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理想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学生工作内容的主线,与学生的职业特点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高职化”,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的教育需要突出两个方面内容,首先要倡导爱岗敬业,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其次,将行业要求与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另外,为确保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高职院校可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实施分层、分阶段教育。对于刚进校的新生,着重开展适应与成才、专业思想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及理想教育,对于实习和即将毕业的学生,注重敬业、合作、诚信等内容的教育。

3.2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强化职业基础能力建设

素质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核心内容。高职院校应该着眼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在学生培养方面不仅要重视岗位技能的锻炼,更要重视职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如果说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是高职学生实现就业的基石,那么职业基础能力的训练则是高职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和职业长期发展的关键。

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要求,学校在素质教育上应该坚持“能力本位”培养宗旨,强化职业基础能力的培养,调研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提炼职业基础能力关键词,将企业岗前培训的内容前置到高职学生在校培养的过程中来,可以聘请企业专家为学生授课,也可以校企联合开发职业基础能力课程,组建专业师资团队,确保培养取得实效。

3.3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强化企业文化进校园

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积淀与文化积淀的产物,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动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特色就决定了高职院校要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发挥文化对学生思想教育具有积极的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鲁昕副部长提出:“要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高职院校需要将企业的先进文化前置到具体的学生工作中来。结合对口企业文化,从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两个层面打造,物质环境上可以通过建造企业长廊、雕塑、路牌等途径,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视觉效应。文化环境可以通过借鉴企业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等与校园文化结合,进而形成一种长效机制,让学生在移默化中接近并达到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职业素养要求,大大促进了学生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效,为企业输送优秀“准职业人”。

校企融合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需要紧密结合当前面临外部形势和学生成长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打造校企融合下的高职学生工作新格局。只要我们群策群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为行业服务的方针和原则,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准职业人才。

[1] 谢荣光.“发展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

[2] 胡金波.立足新的起点着力提升水平——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工作的思[J].江苏高教,2010,(1).

[3] 邵月花.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6,(4).

[4] 周华.新常态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6,(7).

张硕(1986-),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

G711

A

1671-1602(2016)24-0212-02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融合》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