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的应用问题及对策

2016-02-22王丹阳

西部皮革 2016年24期
关键词:贸易电子商务农产品

王丹阳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的应用问题及对策

王丹阳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业市场交易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是促进农产品贸易多元化的有效途径。本文认为应该全面协调各地区网络发展,加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重视和培养,完善网络信息功能,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健全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全面发展农业经济。

电子商务;农产品贸易;信息化;对策分析

1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贸易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强劲发展,电子商务网络发展迅猛,农业也需要这样一个高效率、成本低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易。我国中部地区农业人口较多,粮食生产量较大,农业的发展关乎整个社会经济,对国家粮食储备和安全起到支撑作用。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和电子技术发展水平较高,也是我国最先开放的地区,人们接触新事物的能力强,在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多数的农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选择在这个区域发展研究。学者也发现电子商务我国南方要比北方发展快,沿海地区要比内陆地区发展快,原因在于他们市场敏感度,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强。由于东部地区农民对时间和信息的重视,这里也在电子商务上发展最快。我国西部由于开发发展的时间晚于东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导致网络设施建设不够全面,农业人才匮乏以及在经营理念也落后于东部地区。

我国在农业电子商务贸易领域进行了实质性探索,如中农网的建立,主要操作农产品期货业务;阿里巴巴农业板块的成立,主要进行大宗农产品的现货交易及小量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北京新华国信科贸有限公司是多种交易模式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总体上看,既有多对多的B2B模式,又有B2C和一对多的B2B,既有粮食、经济作物的电子商务贸易,又有新鲜农产品的贸易。

2 农产品发展电子商务的障碍

2.1 农业信息化体系不健全

农业信息系统一体化和规范水平低的原因在于各省、市、县、乡镇在网络建设上是分割分块的导致网络发展呈低水平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不够全面,信息存在不对称导致农民在生产上出现盲目性。

2.2 农业信息发布能力有限

在农村,信息的接受主要靠村委会召开会议、宣传材料和广播,有线电视等手段,有的时候信息传递时间长跟不上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些方式体现的是农民被动的接受信息,不像主动寻求信息那样对信息的风险性和利益性进行有限的甄别,导致信息利用率低。

2.3 农副产品物流运输体系滞后

近些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产品物流体系进一步完善,运输能力的提升促使了流动循环格局的形成。可是传统的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经历的体制环节过多使得在流通过程中经济损失过大。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如蔬菜和水果在采摘到存储等一系列流通环节中损失率在25%左右,蔬菜水果的年损失在3.75万吨左右,粮食的损失更是占到了产量的12%-15%,这些粮食可以养活8050万人口。

2.4 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缺乏

根据淘宝大学的电商人才调查,在淘宝网商企业中,24.86%的企业最缺美工,24.29%的企业最缺运营,22.6%的企业最缺推广,19.77%的企业认为最缺客服。未来三年,中国电商人才缺口将达到445.7万。

2.5 农业电子商务存在安全隐患

电子商务贸易总是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譬如资金的安全性、信息是否可靠、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以及是否涉及商业秘密的泄露等诸多问题。许多用户因为对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持有怀疑态度,因而不是很乐意采用这种贸易方式。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发展,网上金融服务的内容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目前,发展农业电子商务面临的一个巨大瓶颈就是电子支付,在网络配套硬件设施不全,买卖双方之间缺乏信任,贸易主体之间缺乏诚信,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网上交易很难成为现实。

3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贸易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快信息基础建设首先应该把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关键是要增强农业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农业信息服务。以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信息不畅、产销脱节的突出障碍;利用好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节约投资,从根本上缓解农业信息化设施供应紧张的现状;免费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对农业信息的巨大需求的难题;采取分级投资的方法,建立新的投资机制;将农业信息网络平台与“政府上网”工程同步搭建,实现“二网共存”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简便途径。

3.2 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

品牌的建设需要从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入手。实现农产品质量的等级化。农产品的质量分级是根据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将不同质量的农产品进行分级归类。高质量的农产品树立起品牌的形象。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而言,网上供给的农产品大多是有特色的,有特色,有品牌的产品会提升网购者的购买欲望。品牌代表着高质量,高信誉,一旦建立起来就应该长期呵护。

3.3 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

在我国,由于“保鲜型”果蔬包装相对落后,导致许多新鲜的水果、蔬菜在贮藏与运输过程中损失太多。这让就破坏了缩小地域差距、减少损失的初衷,难以取得高效益,要想保证农产品物流水平,必须研究推广保鲜包装技术。

3.4 培养农业领域的电子商务人才

开展多种方式的活动,培养农业电子商务人才,加大电商知识的普及,对电商人才进行集中培训。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技知识宣传与讲解,增强电子商务在人们内心中的被认可度。吸引广大农村青年投身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中,利用科技致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3.5 农产品电子商务安全设计

就电子支付方面,要设计出一种较为普适性的网上支付工具,得考虑到这种工具的主要使用者是平均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农民,这种工具必须得易于农民使用,而且得让农民觉得这种工具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好处。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以及各省市的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挖掘农村金融市场。积极完善法律法规建设,需要法律、海关、保险、工商管理、商检、税务、等多部门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好农产品电子商务贸易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

王丹阳(1991-),女,安徽宿州人,硕士研究生,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区域经济。

F713.36

A

1671-1602(2016)24-0117-01

猜你喜欢

贸易电子商务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贸易统计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