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奶牛饲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6-02-22曹晶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产奶产奶量公牛

曹晶

(黑龙江省北安市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 北安164002)

农村奶牛饲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曹晶

(黑龙江省北安市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北安164002)

农村奶牛养殖大多以农户散养粗放的饲养方式为主,条件有限,水平低,存在很多问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低下,农民奶牛养殖积极性得不到激发。笔者根据自己工作经验和现地奶牛生产实际情况,对农村奶牛饲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应对措施,供广大奶牛养殖户借鉴,以保证奶牛养殖健康,提高奶牛奶产量。

1 存在的问题

1.1技术落后,管理低下

表现在粗饲料单一、饲料品质差,日饲料配合不合理,饲喂、挤奶不科学,产奶高峰期较短,干奶期饲养管理不当,乳房炎发病率高,酒精阳性乳夏秋季节时有发生,忽视原料奶质量、卫生,记录不完善、运动场地小等问题。

1.2经营方式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奶牛饲养基本上一家一户散养,饲养管理是由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牛奶养殖新技术推广难度较大,科学化、现代化饲养管理技术无法实施,奶牛数量少,产业化水平很难提高。

1.3重防疫、轻驱虫、不检疫

饲养户对各类传染病有认识,对口蹄疫等重大疾病能够防疫,但预防不够,不掌握消毒方法,而对驱虫工作的作用还不能清楚的认识到,只对很少的饲养户季节性的驱一次虫,并且对驱虫后的奶牛粪便不作任何处理,造成粪便中的虫卵等二次感染奶牛。对奶牛结核、布病认识不足,不进行检疫是普遍存在的。

1.4重精料、轻优质粗料、不喂或少喂青贮饲料

大部分养牛户普遍认为奶牛越肥产奶量越高,因此就尽可能的增加精料的喂量,往往造成奶牛过肥,并且极易引起奶牛反刍功能减退、前胃弛缓、酸中毒和代谢絮乱。实际饲养中奶牛应保持7~8成膘为适宜,每产2.5~3kg牛奶喂1kg配合精料为适宜。规模化养牛场普遍采用青贮玉米和一定比例的牧草饲喂,但大部分散养户只喂不进行任何加工的玉米、麦草等秸秆,这类粗饲料营养价值很低,不能满足高产奶牛的营养需要,只有添加精饲料。在配合奶牛日粮时,大部分养殖户没有一个科学的饲养标准,凭多年饲喂奶牛的经验,不考虑品种、年龄、膘情、繁殖期等,有什么原料就配什么,把几样原料一混合,就是配合料了,用其饲喂任何一个阶段的牛,造成饲养和产奶水平低下。

1.5重保温、轻降暑

绝大部分的养殖户夏天没有遮阳棚,高温所造成的热应激使很多高产奶牛在夏季产奶量大幅度下降,甚至造成中暑;冬季虽然有暖棚,但四处漏风,起不到保暖效果,低温造成奶牛基础代谢增强,增加饲草料消耗,育成母牛生长发育受阻,产奶量大大下降。

1.6重繁殖、轻选育

有部分奶牛饲养户对奶牛的配种十分关心,但对所产牛犊的质量不关心,所以,用公牛甚至用自己饲养奶牛所产公牛配种的现象比较普遍。选择冻精观念淡薄,对牛犊见母就留,不做任何选择;有的配种员工作责任心不强,配种无记录,同一个种公牛的精液反复使用,造成奶牛近交现象发生,奶牛品质不高。胎间距偏大。

2 解决方法

2.1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提高奶牛饲养效益

畜牧兽医部门加强宣传和指导,改变饲养户的认识,既然要养牛,就要养好牛,就要创造好的经济效益,不能土种牛、低代杂种牛养一大群,草料吃了不少,效益几乎没有。

2.2加强驱虫和检疫工作

在搞好防疫的同时,不要放松驱虫和检疫工作,要充分认识寄生虫给养殖业带来的危害。同时,加大奶牛布鲁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等疫病的检疫力度,真正做到发现一头及时处理一头,保证奶牛群的整体健康。

2.3重视饲养管理和品种改良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养好奶牛的基础,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做到科学精细,夏天设置一定面积的凉棚防暑,冬天暖圈要保温,饲养要科学配方。优良品种的奶牛是提高整体产奶水平的重要措施,选择好种公牛冷精液配种,保证牛犊的质量,培养高产量奶牛。

2.4完善技术服务网络,提高技术服务质量

加强畜牧兽医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技术人员的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养殖户尤其是规模化养殖户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防治技术的培训,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让奶牛吃得更好、住得更满意、生活得更健康,让奶牛生产更多的牛奶,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6.069

猜你喜欢

产奶产奶量公牛
贵州省种公牛站
轻乐章可助母羊多产奶提高羊羔成活率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牛对蛋白质的需要
冬季奶牛多产奶有啥法儿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公牛赞
公牛历险记
公牛变形记
天津地区不同季节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