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老舍旅英小说中文化差异性

2016-02-22陈小梅

西部皮革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老舍

陈小梅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湖南 衡阳 421002)

浅析老舍旅英小说中文化差异性

陈小梅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湖南 衡阳 421002)

摘要:老舍是一位文化底蕴深厚的作家,他的作品具有时代意义。本文从老舍的旅英作品出发,统筹时代与时期的特征,探究老舍旅英小说中的文化差异性。

关键词:老舍;旅英小说;文化差异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老舍已经踏上了英国创作的行程,直到四十年代老舍访美,他的旅英小说作品才日渐成熟。老舍的旅英小说深受西方近代思潮和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中西文化和社会背景也为老舍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不同参照系统,我们能能在老舍的旅英小说发现其中体现的文化差异性。

1老舍小说作品概观

老舍描写的市民生活中,他创造了丰富饱满的女性形象;在语言创设上,老舍被喻为幽默大师,并且锤炼出独特的语言风格。老舍的小说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同时又理想的眼光审视中西之间的文化差异性,融合中西方的文化特征,构建出老舍式的文化特征。我们在老舍作品中描写女性形象的部分可以窥知一二,老舍在文化作品创作初期,曾经站在男性的角度审视女性,在思想上也较为保守,但是走出国门后,他经历过域外经历后,开始对女性的态度产生转变,特别是对五四运动之后的出现的非传统女性,在老舍的作品中予以特别关注。

在创作的语言风格方面,初期作品虽然重视幽默的风格,但作品中的幽默程度过于夸张,近乎油腔滑调,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实践的思考,老舍在作品中将讲幽默进行了适度化处理,保持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境界,在幽默之余,老舍还在作品中充分展现了人性关怀,在文学作品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2老舍旅英中体现的文化差异性

老舍一生有很多时间在国外度过,其中,老舍的创作历程有四分之一在英美两个国家,有人统计,老舍有三分之一的长篇小说写于英美。足以见得英文文化对老舍创作的影响。老舍在旅英期间,经历的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为老舍的创作提供了的新的素材和视角,在此过程中,老舍也在小说中展示了不同的文化差异性,同时也以作品的形式为其他文学创作者带来一种新的启示。

老舍在到达英国之前的中国,西方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试图通过殖民战争来分裂中国,同时,在中国也出现了很多救国主义者。1924年,老舍在英国正是开启自己创作生涯,并且在此期间感受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在《老张的哲学》中,描写了恶棍老张的破坏王德,李应两对青年男女恋爱的故事,通过小人物的爱情事件,揭露了存在于背景教育界的黑暗现实,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腐朽的同时和冥顽不灵的封建社会体系。在小说《二马》中,讲述了老马带着儿子小马从背景到伦敦继承哥哥的古玩铺子,小说中记录了父子二人在于英国人的交往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故事中展现了作为弱国子民的父子在面对西方列强的咄咄逼人之下,窘迫而又屈辱讨生活的故事,在此期间,还要不断忍受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老舍在小说表现出对中华民族深深的忧虑,展现出希望国人自立自强的愿望,所以在小说中将中国人设定在英国的背景之下,这种人为的文化碰撞也更加明确地展示了两个民族之间的强烈反差,给人带来一种阅读上的震撼。

在当时的国人观念中,往往恪守封建宗族观念,这也造成了国家意识的淡薄。文明礼仪之邦,速来讲求规矩,在人前人后都要强求面子,固也会产生一些虚荣的心理,在很多事情面前往往会出现盲目自大、不思进取的心理。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很多国人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国家意识;而此时的西方社会建立在工业化生产之上,契约文明的方式展现了希望法理本位的优势,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之下,欧洲诸国走上了强权的道路。而此时的中西方文化也出现了强烈的对比。将法理奉为本位的西方文明社会,相比于人情,为人处世更加重视理性,建立在契约观念之上国家公民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侵略扩张,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当时面对大机器生产的强势资本主义文化,中国农耕文明展现出脆弱性的特征。

中西文明的巨大反差给老舍带来了很大影响,所以在老舍的旅英作品中,深刻分析了此时中国人的劣根性,在此同时肯定了西方文化的可取之处。为了展现这种心理状态,老舍在小说中将英国人对于中国工人和学生的歧视和侮辱放大化的展现出来,并且以妖魔化的笔法描绘出来这一时期老舍的作品中,我们都少可以看到老舍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对希望资本主义文明的羡慕,和对中国现实社会不满。

3差异中的反思和转变

老舍在旅英期间通过对国外的见闻更加全面的认识了世界的格局,老舍在其旅英作品中,大部分将英国文化作为参照系系统,作品中的言论大多掺杂着对当时国人的愚昧无知、传统文化的腐朽衰进行了不加掩饰的批判和揭露,在此同时肯定老人西方文化中的可取之处,本着这样的希冀,希望此时的国人能够意识到社会的停滞不前,希望国人可以吸取西方社会中的民主独立的成分,使得国民像西方社会公民一样对国家事务进行充分的参与。但是这些思想在老舍旅英结束后产生转变,后期的老舍专注于中国东方的古老文明,摈弃传统文化中国民劣根性的同时,也在肯定中华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以期在中华优秀文化的基础上,重新构属于中华民族的理想公民。

早在老舍抵达英国,英国已经进入工业社会,并实现了工业化,此时的伦敦是世界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城市之一;而对比此时的中国,中国还处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之中,更方面的迹象表明中国处于积贫积弱的状态,两种社会状态的对比,老舍自然产生了一种社会对比之下的心理落差。而此时身在异国的老舍,因为是弱国公民,无论是在异国求学还是工作,都无法实现与英国人真正的平等相处,甚至会遭到来自西方列强等国家和民族的奚落和嘲讽,拥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的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忍受着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愤懑和悲哀,同时老舍也希望能够在此同时唤醒此时国人已经麻木的灵魂,希望此时困顿的中国人能够睁开眼睛看看西方世界,希望国人拥有成为国家主人的意识。

而离开英国后,老舍赴美国进行学术交流,此时的中国,社会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正值国内革命的关键时期,老舍来到美国进行学术交流,心中充满了文艺交流的希望。所以在这一创作时期,老舍笔峰一转,开始一改之前对国人麻木不仁的做法进行了批判,转而暗叹属于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而此时的中国国民也产生了质的变化,战争所造成的炼狱般的生活给百姓带来了心理冲击,老百姓也开始在人格上实现了独立性的转变,国民也开始有了公民和国家命运的意识,很多爱国主义认识也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投入到解放的伟大事业之中。

这一转变也体现在心理层面,早期的老舍作品中流露出自卑和绝望,而后期老舍作品开始找回了作为中国国民的自信,在旅行归国后,正值抗日战争结束,中国人民通过浴血奋战打败了侵略者,老舍也因此找到了民族自信心,开始以古老的中华民族为傲,旧中国已经从沉睡中醒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传统文化精华部分为依托的新文化正应运而生。实现民族独立的中国,开始独立于民族之林,老舍作为学者和其他民族的人交流也开始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

老舍在英国的旅行过程中,获得了一种综合中西方文化的视角,采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两种文化的差异。在创作早期,老舍的在作品中虽然表现出相对激进的全盘西化主义,在作品中出现了对西方社会的向往和赞美,也表现在对国人批判和讽刺等方面。老舍在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国外生活之后,对西方社会向往的激情已经逐渐转变成一种理性的审视。中英两国不同文化背景的生活,给老舍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不同的素材和思想。综合老舍旅英时期的作品和在此之后的小说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对于我们探讨新时期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查正亮.老舍小说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人格的探索[J].新丝路(下旬),2015(12).

[2]陈玮.浅议老舍小说作品幽默的表现方式[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4).

[3]杨亚芳.国民婚恋状态及其精神世界的重新映现——试论老舍小说的两性抒写[J].南昌高专学报,2011(01).

[4]唐昕.试论老舍小说中的“高贵”精神[J].大众文艺,2010(17).

[5]王卫东.论老舍小说中的英国形象[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1).

[6]刘晓红.论老舍小说中的个人悲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7]舒乙.重读老舍小说[J].图书馆杂志,2007(05).

[8]程国君.比较视野中老舍小说创作的全方位审视——评《老舍小说创作比较研究》[J].人文杂志,2002(06).

作者简介:陈小梅(1978-),女,湖南衡东人,硕士,讲师,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209-02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老舍
老舍的旧体诗
北平的秋
印象·老舍纪念馆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老舍的求婚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