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以读促写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016-02-22张彩红

西部皮革 2016年12期
关键词:以读促写英语教学阅读教学

张彩红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浅析以读促写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张彩红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阅读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包括写作能力的提高。但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存在着为读而读、读写分离的现象。

关键词:以读促写;英语教学;阅读教学

NSE教材采用了“题材—功能—结构—任务”的编写体系,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教材文本的性质看,第二单元是阅读课,强调“读”和“写”结合,以“读”促“写”,通过阅读既获取信息,也进一步学习句型、语法、文章结构和相关的话题内容,同时在读的基础上,开展写作方面的训练。

1当前英语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平时的阅读课教学中,笔者发现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教师在阅读课中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掌握,忽视阅读技巧和文本结构的分析;二是教师将教材中的Unit2的课型作为唯一的阅读课,他们只在课堂中关注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唯一目标,没有将阅读课做适当的延伸和拓展,更没有将阅读文本作为学生写作的很好的样本。

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是:教师缺乏整体考虑,读写分离。NSE教材的Unit2的教学活动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阅读篇章,第二部分是根据阅读课文呈现的语法结构与词汇设计的写作活动。教师如果不从整体上考虑,将课文单纯上成了阅读课,就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2以读促写为目的的阅读课的理论依据

许多语言学家非常注意对阅读和写作结合方面的研究。H.G.Widdowson在他的“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中提到,阅读和写作可以贯通在一起进行教学。他认为,语言学习者应通过写作来学习阅读技巧,亦通过阅读来学习写作的技巧。根据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相互作用理论”,读为写的基石,写为读的后续,真正做到读为写服务,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种写作训练模式告诉我们,教材中出现的文本是语言信息的载体,也是写作材料的聚集地;是表达方式的模板,也是学生写作的话题源泉。

3以读促写为目的的阅读课的教学策略

笔者结合对新课标及教材的解读,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认为阅读课可以通过以下的策略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3.1研究读前活动,为写作“添砖加瓦”。

读前活动也称为阅读课的导入活动,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在以以读促写为教学目的的阅读课中,读前活动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它们为写作奠定了基础。读前活动可做如下设计:

3.1.1头脑风暴法。在学生接触阅读材料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相关阅读知识信息储备不多或者相关知识较熟悉的前提下,利用头脑风暴法可以激活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

3.1.2看图说话。看图说话是指以直观图片为媒介,要求学生把画面中的内容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展开阅读前,引导学生初步观察、了解图的内容,根据所给提示词或者提示的句型,让学生尝试造句,甚至是简短的篇章。

3.1.3预测。预测作为一种技能,在阅读课中起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标题预测,根据所给词汇预测,也可以根据课后问题预测。

3.2关注读中活动,为搭起写作的“脚手架”

读中活动是阅读课中最重要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寻找主题句、关键词,归纳段落中心到句法,词法,修辞运用以及阅读方法,篇章建构和图表信息分析等等,这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结构,从而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列出关键词、归纳组织语言材料、整理思路以及对于整体文章结构的布局谋篇。

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文章,体裁多样,题材新颖广泛,语言真实生动,文化内涵丰富,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教师设计的读中活动还应该要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观察语言的特性,从中获得语言信息,吸收好的语言材料,把吸收的东西转变为自己的写作内容。教师可以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词义配对、造句、选词填空或给出一个关键词使用的语境来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关键词来造句或者写短文。阅读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是重要的句型结构,可以是谚语俚语等,教师在分析好句子结构后让学生背诵或者默写,让学生积累一些好词佳句,以便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3.3重视读后活动——建起写作的“大楼”

3.3.1基于文章的写作。在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读后活动的设计首先可以基于文本内容,可以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作进一步探讨和思考。例如用自己的话改写、缩写或续写文章。

3.3.2模仿文章的写作。教师应该让学生立足课文、充分挖掘文章的语言素材,然后让学生联系实际,写类似话题的文章。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这种以教材文本为写作背景和素材来源的写作指导,使学生通过认真实践和对文本素材进行提炼加工,形成一个有序的思维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判断、分析和归纳能力,也能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话能写,学生也逐步认知和获得相关的写作方法,形成写作策略。

“以读促写”为目的的英语阅读课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语言知识的积累,还为学生创造了在写作中运用语言的机会,是阅读教学的有效延伸。所以,立足文本,吸收运用,并进行适当的同话题延伸和拓展来开展写作活动,可以达到以读导写、以读促写的目的。教师应灵活运用与合理开发阅读课的教材资源,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始终贯穿于英语阅读课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张珍喜.“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

[2]范玉明.以读促写优化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以《新目标英语》(Go for it!)读写课为例[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2(29).

[3]杜长明.阅读是写作的孵化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06).

作者简介:张彩红(1992-),女,汉族,山西中阳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183-01

猜你喜欢

以读促写英语教学阅读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