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

2016-02-22杜慧

西部皮革 2016年12期
关键词:黑格尔市民概念

杜慧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论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

杜慧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黑格尔是伟大的政治哲学家,第一个真正将市民社会概念与国家概念区分的人,他的市民社会理论是他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石。当前,中国市民社会研究起步不久,仍存有很多的问题,而他的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具有启示作用,有利于构建符合我国历史实际的市民社会理论模式。

关键词:黑格尔;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的概念产生于西方,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下,各个学者对市民社会概念有不同看法,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在西方学术界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市民社会同自然社会的分离;第二,市民社会同政治国家的分离;第三,市民社会同经济社会的分离。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开创了第二个阶段。黑格尔是第一个真正将市民社会概念与国家概念辨别开来的人,它是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石。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市民社会理论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发展到近代的必然结果,黑格尔吸收了市民社会发展史上的理论精华,开创了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

《法哲学原理》是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理论的重要代表著作,市民社会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这部著作中,该书将市民社会概念定义为:由私人生活领域及其外部保障构成的整体。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是处在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差别的阶段,虽然它的形成比国家晚,其实,作为差别的阶段,它必须以国家为前提,而为了巩固地存在,它也必须有一个国家作为独立的东西在它面前”。黑格尔市民社会的三个层面是:第一,通过个人的劳动,使个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需要体系;第二,通过司法对所有权保护的法律制度;第三,通过警察和同业工会来弥补上述两个体系中的不足,建立维护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外部秩序。

市民社会中秩序的维护与道德的获得,以及使个人的需要即特殊性上升为普遍性,都是通过另外两种力量实现的,即法律体系与司法机关。从法律体系的产生来看,正是通过人们的相互依赖,为了各自目的而相互交换需要和劳动而实现的,抽象的权利从一种理念转变为真实存在的权利,成为受到司法保护的具体权利。这种存在性就是被普遍承认的、被认识的和被需求的东西,并且通过这种被认识和被需求的性质而获得了有效性和客观现实性。这样在市民社会中财产权和人格都得到法律上的承认,并且具有法律上的效力,所以犯罪不再只是侵犯了主观无限的东西,而且侵犯了普遍事物。

维护个人利益的组织——同业公会。在市民社会中伦理精神还处于特殊性的阶段,因而必须要由警察和法院使用强制性力量维护个人利益。黑格尔中的“警察”,意义比平常我们理解的要多,是指从全社会成员的利益出发去监督和禁止个人侵害他人和公共财富的内务行政或公共权威。国家可以通过警察来制止各种可能损害他人的不法行为。黑格尔认为,警察的力量在于使需要体系中建立的盲目依赖体系变得更合理和更稳固。但是,黑格尔也认为“警察”所实现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功能仍是“相对的”,只有在同业工会的行动中,这种统一才能实现“单个人生活和福利得到保证”。

从总体上说,黑格尔理论学说的利大于弊,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随着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使其市民社会理论进入更深层次的讨论;黑格尔的市民市民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则使其市民社会理论具有鲜活的现实感。

参考文献:

[1]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2]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M].邓正来,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9.

[3]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4(5).

[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作者简介:杜慧(1991-),女,汉族,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经济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177-01

猜你喜欢

黑格尔市民概念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