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分析

2016-02-22王茜微

西部皮革 2016年12期
关键词:背景新课程高中数学

王茜微

(沈阳师范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分析

王茜微

(沈阳师范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项目不断深化,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高中数学在我国高中阶段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高中生必修课程之一,它的教学方法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在新课程开展的情况下,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变化。本文旨在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教学水平的方法,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繁荣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是以邓小平的“教育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及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进行素质教育为目标。新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领域的一大创举,对中国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1新课程的概念分析

新课程主要是以学生作为主体对象,以发展学生为根本前进方向,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所进行的改革。体现出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这样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是作为评价教师教育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标准。

新课程的三大基本理念:

1.1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掌握学生发展情况。在课程的教学上,要以学生为基础,激发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保证教学课程质量得以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2 强调教师在学生学习成长中的作用。教师是课堂上学生获取知识的领导者,在教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教师要制定个人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知识的积累,增强课堂的上课效果;

1.3 重视以学定教思想。主要是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去评价,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这些方面对学生学生情况予以评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高中新课程阶段的设置分析

我国新课程高中阶段的设置主要是以分科课程为主。每科课程的标准水平都有不同,可以保证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实行自身的个性化。为学生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并新设置了技术类的相关课程。实行学分管理制度。

小学至高中所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两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开拓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中去。对基本的信息技术有大体上的掌握,形成初步的技术能力。

对于一些农村学校的课程,要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目的改革,试行并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为学生开设技术课程。

3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在教学方法上有了一定的变化,但也随之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具体如下:

3.1学生学习缺乏技巧,只会死记硬背。

我国是应试教育,学生往往只是被动的在课堂上听从老师给自己传达的知识内容,时间一长,学生就不会动脑去更多的思考,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就会从此减弱,阻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研究。学生对学习的技巧没有很好地掌握,只会一个劲儿地背诵,这往往只会是短暂性的记忆,不适合学生长久的学习。

3.2老师的教学方法准备不足,总是进行重复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都需要进行适当地改变,才能与之相适应,也就是需要老师改变教学的方式,与新课程相互配合进行。但往往一些上了年纪的教师无法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他们的教学方法一直只有这一种,一时间不可能马上改变。但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再能适应当今变化的时局,有可能会造成与时代的脱节,而且落后的教育模式也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教育发展的进程。

3.3学校没有很好地推行新课程改革,缺乏认识。

学校推行新课程时,过于忽视它的存在。学校内部的老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没有参透,缺乏深入地理解,使老师对它整体还不是很明白,所以就无法有效地实施。学校管理部门没有明白它的重要性,导致学校教育质量水平的下降。

4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

4.1将课堂教学巧妙地融入现代科学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现代社会的人民群众对科学技术的接收能力普遍都很高,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如果将现代的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数学的教学上,就会在课堂上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效果。

4.2建立起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建立学生解题习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储备理解题意,解答问题,并与老师交流深化题目内涵。

4.3积极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面对问题时,不仅要对问题进行充分地解答,还要进行创新,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以便于学生在面对往后出现的问题时,可以通过之前的分析,更快更准确得进行解答。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应当随着时代改变,不应止步不前,应当大胆开拓才是。创新教学方法更有益于未来我国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九林.浅谈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32(7):23-24.

[2]季娜娜.高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173-01

猜你喜欢

背景新课程高中数学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