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当代社会思潮的特征

2016-02-22王佳佳

西部皮革 2016年12期
关键词:思想观念思潮自由主义

王佳佳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浅议当代社会思潮的特征

王佳佳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当代社会思潮此起彼伏,相互激荡,它是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而不断变化的结果,又是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在思想观念上的反映。当代的社会思潮作为一种观念上层建筑,具有鲜明的群体性、历史性、现实性和可引领性的特征。

关键词:社会思潮;特征

1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群体性特征

社会变革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这一部分群体要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维护自己的利益,必然要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而社会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这一群体也在实践中推动了社会思潮的发展和传播。社会思潮总是能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特定的社会阶层的思想观念。以改革开放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为例,新自由主义的传播首先得到了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学生群体的拥护。新左派思潮反对新自由主义,认为社会不公问题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造成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化的必然结果,要求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重走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导经济发展的老路。这样的一种社会思潮同样也得到了形成左的思维定式的人们和对改革开放以来受社会负面问题影响较为强烈的那部分群体的拥护。由此,可以看出,社会思潮作为一种人们的思想观念,总之能够反映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代表一定的社会群体的利益,能够得到一定群体的广泛认同,具有鲜明的群体性。

2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性特征

社会思潮是社会热点的反映,它的形成和演变是社会环境的变化所决定的。社会发展的某一时期,人们会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某些焦点问题产生不同的反映,社会思潮随着社会矛盾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变化,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社会思潮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民族虚无主义思潮,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表现得非常严重,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民族虚无主义思潮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小。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我国社会积贫积弱的社会大环境是分不开的。而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人们也充分的看到了我国先进文化的优越性,也看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先进性,自然民族虚无主义的影响也就越来越淡。九十年代后期新左派思潮的产生也是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下造成的分配不公、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的社会现状紧密联系的。实现社会公平是新左派最主要的主张,尽管他们通过反对改革来实现社会公平的观念是错误的,但也为我国当前的改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并且随着党和国家政策调整中越来越重视社会公平问题,这一思潮的影响也在慢慢的消弱。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社会思潮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与特定的历史条件紧密相联系的,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具有很强的历史性。

3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现实性特征

当代社会思潮是与社会现实问题紧密相联系的,人们往往通过社会思潮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以此来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国家关注他们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以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社会思潮具有现实性,以8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为例,他所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就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他所倡导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来进行经济调节,对我国的市场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意义,他要求改变极左思潮对人们思想挂念的束缚,想要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解决我国封闭保守与落后的现状。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开始凸显,使人们对改革产生了不同的认识,质疑新自由主义、质疑改革的新权威主义思潮开始流行。针对新自由主义片面夸大市场的自发性,盲目信奉市场原教旨主义和市场万能论的社会问题;针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盲目西化、拜金主义、经济泡沫等诸多经济社会问题,新权威主义者认为中国作为一个落后的国家,只有通过家长式的权威政治和国家引导经济,才能更加有效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由此,可以看出社会思潮是对于社会现实的理性的反思,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希望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对于当代我国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因此说社会思潮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4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可引领性特征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之所以具有可引领性,是因为它有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合理成分。以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民的文化自信心显著增强,有了弘扬民族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需求。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是人们对全球化浪潮造成民族文化认同感下降的有力回应,他希望通过自身的文化认同,寻求一个民族在精神上的支撑,以此来克服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造成的冲击。而当前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发展要求中,就包括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由此在内容上可以看出二者之间有相似性,也就使其具有了可引领性。社会思潮具有可引领性还表现在,当代先进性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先进文化是开放的、科学的、包容性的文化,使得引领社会思潮成为了可能。社会思潮在其发展和传播从始至终都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构建的框架上发展的。受到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方针政策的制约。而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矛盾的逐渐解决,社会思潮会逐步的丧失其存在的群众基础,对于人们的影响力逐步减小。社会思潮要保持其生命力,也只不断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等等都可以看出社会思潮在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下,是可以被引领的,具有可引领性。此外,我们所说的社会思潮的可引领性是针对整个社会思潮中合理的思想观念而言的,对于错误的、落后的和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完全背离的思想观念,只能通过批判,消弱其消极影响。

作者简介:王佳佳(1988.01-),女,汉,山西省大同人,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070-01

猜你喜欢

思想观念思潮自由主义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对非理性者的排斥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医联紧密时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思想政治工作是卫生工作的生命线
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应强化的三个观念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