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与元气

2016-02-22王一强张玉香

西部中医药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元气万物理论

王一强,张玉香

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

气与元气

王一强,张玉香

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

从气之原始意义、气与自然的关系、气与机体的联系、气与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演化等方面就气的涵义及与万物的化生关系阐述,从元气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元气理论在传统医学中的运用2方面就元气理论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阐述。

气;元气;学术探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于气的概念及论述纷繁复杂,在汉代以后随着医学的发展,气的概念进一步深化并且演化,成为了朴素的唯物论的观点[1],随着元气概念的诞生,逐渐深入到祖国医学领域中并开始扩大应用[2]。

1 气的涵义及与万物的化生关系

在人类思维的发展进程中,先祖们在不断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总是试图寻找万物变化的起源以及背后的规律性,朴素的哲学试图将这些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统一为一种或者几种可以解释世间万物的客观存在[3]。在欧洲被古希腊哲学所主导的时候,中国的先哲们也在不断地探索着,并且发现了气的概念和思想。这一概念不仅存在于哲学领域,还广泛影响着医学、农学、天文、气象以及心理学等诸多学科[4]。

1.1 气之原始意义 许慎《说文解字》解释“气”为:“气,云气也,象形(炁)”而《国语·周语》载虢文公所言“农祥晨正”则“土气蒸发”。《庄子·齐物论》亦云:“天地之气,合而生风。”据此,气概念的原始意义实指云气、风气和地表之间存在的自然之气,这种物质是一种流动变化的存在,有时也是有形有象的,但是它只是自然界中单纯的气体,并没有涉及到深层次的联系[5]。

1.2 气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古人认识到水可以化为蒸气入空化云,云随风动,化而为雨,泽被万物,万物生化,滋养人类。所以开始认为人类世界的本源就是所谓的气,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构成万物的本原[6]。如《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即是最早的气一元论。《荀子·王制》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些说法都认为气可以组成世间的万物,而生命意识的载体也是气,从而产生了人类独特的思维[7]。

1.3 气与机体的联系 在认识并理解自然界的同时,人们的身体也被古人积极的探讨着,他们认为气具有物质性以及意识形态,人类在心灵和肉体的统一也存在于这种关系之中,正是有了这种统一,所以使其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桎梏,中国人认为事物以及状态变化也是由于气的原因造成的[8]。张载《正蒙·乾称》曰:“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比如我们常说的“浩然之气”,指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程朱理学所谓的“气象”,指人所表现出来的风度而言。李泽厚认为“气可以是活动的物质,也可以是生命力的体现”[9]。阴阳之气,凝而为人,年终寿尽,死还为气,正是其中的体现[10]。

1.4 气与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演化 在古人推演宇宙变化的过程中,气的概念已经慢慢接近我们祖国医学上所讲的元气的“元”的概念,只不过是所应用到的范围不同而已。道家认为老子是我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起源的人,并演变成了道家理论,如《老子》第42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淮南子·天文训》开始提出“太始”的概念,也就是混沌的太始状态,开始清者升,浊者下。

近几年来,人们从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当中逐步提出了宇宙起源的观点,也就是类似于我们的“万物万形,其归一也”的论断。但是在老子的思想中,宇宙的本源并不是这样,道才是它的本源所在。《庄子》的理论中提出“通天下一气也,圣人故贵一”的思想,相当于将老子提出的“道生一”等思想中的“一”开始等同于“气”。何祚麻言:“为元气学说准备了一切的素材”[11]。《易传》中提出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的宇宙观点,其中可以理解为天和男等事物代表的就是所谓的阳,地和女代表阴。“以个人的生命之源为根据,而类推及其他事物的来源”[12]早期儒家对“气”并没有论述太多的形态上的性质,直到《易传》才有了哲学上真正相对完整的“气”的理论。

2 元气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2.1 元气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据资料显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首次提出元气概念的是战国时期的《鹖冠子·泰录》:“微精者,天地之始也,不见形脔,而天下归美焉。名尸神明者,大道是也。夫错行合意,扶意本人,积顺之所成,先圣之所生也。得其道者有其名,为其事者有其功,故天地成于元气。”[13]董仲舒论述的“元”是“万物之本”;元者,始也,言本正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认为元气始于气,他认为阳和阴构成了所有事物的统一体,同时认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与天地参,然后生,把万物看做是阴、阳交感的产物,在他看来“天地之气,合二为一”,分阴分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也就是说“四时、阴阳”都是阴阳演化生成的结果,而“金胜木,水胜火,木胜土,火胜金,土胜水”存在一定的辩证关系[14]。东汉的王充集合了道家的思想以及谶纬之学,提出了自己的元气学说,认为阴阳之气,五行之气以及五常之气共同构成了“元气一元论”的哲学体系,认为世间万物最后的根源是由元气组成,从而把神学的元气论最后成为自然的元气论,而大部分史学家及医学家认为《黄帝内经》个别的章节就在这个时期完成。到了明代,对元气论的研究达到高峰,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他提出了“有是理便是有是气,但理是本”,也就是理生气,也提出了把气分为阴阳两大类,强调了阴阳的重要性。到清代后期产生近代哲学思想萌芽的时候,康有为提出了“以元为体,以阴阳为用”的哲学体系,他认为元气是指: 1)气和太一;2)宇宙本源;3)具有物质性的“原质”;4)具有精神性的存在。并且运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思想阐述了元气学说。

2.2 元气理论在传统医学中的运用 元气的理论在中医界的发展过程中汇聚了祖国医学每个时代的结晶和无数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元气概念也随着中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左传·昭公元年》中提到:“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为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突。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未疾。”这一理论是从医学角度论述的,也以气论命的思想整个贯穿始终,人体气的正常平衡活动也关系着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也要遵循自然界“节宣其气”的规律,不至于“气”噎塞雍闭,而影响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以至于产生疾病。到这个时期气的理论已同六气学说和五行学说相互联系合为一体。

元气论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也被详尽论述,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中医四大经典之中。《素问·天元纪大论篇》有“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之说,涉及元”的概念。《难经》提出“元气”概念,也称为原气,其源于命门,通过三焦布达周身;命门原气主宰着个体的生长发育,人体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但是近年来各医家对“元气”与“原气”提出了不同的认识,有学者认为:原气只是决定胚胎的发育成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形态特征,是先天之精,与生俱来,终生不变;“元气”是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共同化生的,在一生中可以改变[15]。

不管如何辩述,都可以看出,元气指的就是在中医理论上的生命之气,人体生理活动以及构成生命综合体的一切精微物质,元气是由元阴以及元阳构成的,元神也由元阴元阳的滋润而产生,人的思维以及创造能力皆由此而来。人体所产生的元气通过各种渠道发散于五脏六腑后可以分为宗气、营气、卫气以及五脏六腑之气。人的元气秉承了父母先天精气,后天又由水谷之气的濡润、吸收自然界清气的滋养,随着自然之气的变化而变化,正如《素问·平人气象大论篇》曰:“平人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说明一身之气都主要依赖于胃气的滋养。明代孙一奎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原气使无宗气积而养之,则日馁而瘁。”说明元气是由由宗气滋养而成的,宗气实际上是来源于呼吸自然之气和水谷精微所产生的精气。元气的疏散主要依赖于人体气机的运动,气机运动不畅则停滞发为病;气机运动停止则生命活动也随之结束。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元气以升为主,温化一身之气。”张景岳认为:“一阳之元气,必自下而升,而三焦之普濩,乃各见其候”。比如肺气由于宣发的原因可以向上宣升以及向外散布;肃降的原因可以向下通降,呼表现为气的出,吸表现为气的入。

《难经·六十六难》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明代大多数医家认为这里指的是脐下气海(丹田),元气从丹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而布及全身。虞抟言:“肾间动气者,脐下气海丹田之地也。”从气海丹田位置认为此为肾之根,并且与肾脉相通。故而丹田气海为气血化生之源,十二经络之根本也。

至后世也就有了元气的充实主要依靠温补丹田气海等治疗方法。元气理论论述的高峰期在明代,此时文献对元气的功能和疾病的发生、诊断、转归、预防等方面均有详细论述。构成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元气,生命活动的保证也是元气,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就是充盈的元气。元气不足则外邪容易侵入人体而发生疾病,在疾病的发生转归上,“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指出了元气是一身正气的来源,疾病的转归也是由于元气的盛衰决定的,这个时期的各个医家也认识到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元气的衰弱和不足,“夫人有生之初,先生二肾,号曰命门,元气之所司,性命之所系焉”。张景岳在元气盛衰诊断上认为肾中元阳候于右尺,肾中元阴候于左尺,这是因为张氏继承《难经》左肾属水,右肾为命门属火的观点,左尺脉诊时宜见安静平和,不宜见浮而空虚的脉象;右尺脉诊不宜见衰弱细微无力的脉象,进而开始出现病理性的脉象如:沉脉、迟脉、濡脉、代脉、细脉等。

3 结语

元气学说在明代达到了高峰,最终影响了温补学派的崛起。自东汉起,元气论逐步成熟并且被融入中医学理论中,由最初的自然界之气探讨时间万物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的单纯哲学观点而逐步引入到传统医学的发展[16],成为探讨人体生命起源以及人的病理状态和治疗理论的一种学说[17]。元气被认为以能够认识的状态存在于人体并且滋养着五脏六腑的正常生理活动,作为人类生命以及意识本源和载体,在今后的医学领域上必将进一步的升华。

[1] 邢玉瑞.关于中医元气论研究的思考[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5):1-3.

[2] 李泽厚.论中国的智慧[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38.

[3] 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23.

[4] 何祚麻.元气、场及治学之道[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5]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81.

[6] 王心湛.鹖冠子集解[M].上海:上海广益书局,1936:34.

[7] 董仲舒.春秋繁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40-53.

[8] 王玉芳.元气与原气[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115-117.

[9] 曹征.明代元气论[J].江西中医学院院报,2011,23(3):18-20.

[10]关晓光,郭杨志,杜娟.从阴阳说、五行说和元气论看中医的科学性[J].中医药学报,2011,39(4):3-5.

[11]茹清静.胃气理论的内涵与外延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6):27-30.

[12]张爱玲.升降出入学说初探[J].甘肃中医,2003,16(1):3-4.

[13]赵玉华,王寅.“中气”浅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3):56-58.

[14]闫立国,杨青,王亨飞.《黄帝内经》“元气”源流探微[J].中医研究,2009,22:3-5.

[15]张增瑞.从现代医学角度探析宗气[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7):2649-2650.

[16]黄娟.汉魏元气论的流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39-40.

[17]刘瑞,鲍艳举,花宝金.“金元四家”对气机升降理论的认识[J].辽宁中医杂志,2014,28(2):241-242.

Qi and Primordial Qi

WANG Yiqiang,ZHANG Yuxiang
Gans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hool,Lanzhou 730050,China

This paper stated the Qi's connot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the whole things from following aspects,such as Qi's primary meani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i and natu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i and body,as well as the inter-evolution between Qi and all the things in the universe.What's more,it also elaborated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rimordial Qi theory from such aspects,including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primordial Qi theory,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Qi;primordial Qi;academic discussion

R226

A

1004-6852(2016)10-0068-03

2016-04-16

王一强(1983—),男,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内科常见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猜你喜欢

元气万物理论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The Dunhuang murals are helping to revive travel on the old Silk Road
如何养元气?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种端元气ð13C1-Ro模型建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