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措施
2016-02-21王巍巍
王巍巍
(辽宁省黑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黑山 121400)
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措施
王巍巍
(辽宁省黑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黑山121400)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常见病和多发病,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存在于母猪的肠道、产道及周围环境中,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因此,应针对环境及感染途径采取相应的治疗预防措施。
预防;免疫;治疗
仔猪黄、白痢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仔猪常见病和多发病。仔猪黄痢多发生于7日龄以内初生仔猪,最易发生于1~3日龄的初生仔猪,临床以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粪便为特征。仔猪白痢多发生于2~4周龄的仔猪,临床以排出灰白色、腥臭、糨糊状稀便为特征。仔猪黄、白痢不仅可直接造成仔猪死亡,而且影响康复仔猪的生长发育。因此,预防和治疗仔猪黄、白痢是仔猪培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1 预防措施
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存在于母猪的肠道、产道及周围环境中,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因此,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1加强分娩猪舍和仔猪舍的卫生消毒,要保持母猪舍和仔猪舍的清洁卫生,每天要清扫2~3次。每周用0.1%的新洁尔灭或季胺盐类消毒剂消毒2次。
1.2定期对母猪进行预防性投药,减少环境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在母猪产前和产后1周,饲料中60~100mg/kg添加氟苯尼考粉剂,连用5~7d。
1.3加强疫苗的免疫接种,在母猪产前4周和2周用K88、K99、987P三价疫苗各免疫一次。
1.4在仔猪3d时,采用药物预防。使用庆大霉素5万U或链霉素5万U滴口,2次/d,连用3d。也可使用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拌料或饮水。
1.5对仔猪进行免疫接种,预防仔猪白痢可在仔猪生后接种仔猪大肠杆菌腹泻基因工程苗k88、k99。
1.6加强仔猪管理,及时使仔猪吃到初乳,仔猪周围的温度应调控在30~32℃,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猪舍要冬暖夏凉,及时给仔猪补铁、补硒,增强机体抵抗力。
2 治疗措施
要早发现、早治疗。
2.1在发病的早期仅出现下痢、饮食欲尚可的情况下,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按0.2~0.4万U/kg·bw肌肉注射,2次/d。连用3~5d。或用氟苯尼考注射液,按20mg/kg·bw肌肉注射,连用3~5d。每48h注射1次,连用2~3次。
2.2对有发病猪的群体,应用氟苯尼考按60~100mg/kg饲料拌料,连用5~7d。在饮水加入口服补液盐。
2.3对病情严重的病猪,在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使用葡萄糖、碳酸氢钠、VC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10.3969/J.ISSN.1671-6027.2016.11.079
王巍巍(1983~),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