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瓣胃阻塞的诊治措施
2016-02-21李云敬
李云敬
(黑龙江省林口县莲花镇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黑龙江林口 157699)
牛瓣胃阻塞的诊治措施
李云敬
(黑龙江省林口县莲花镇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黑龙江林口157699)
瓣胃阻塞是反刍动物一种严重的前胃运动机能障碍性疾病,特别是瓣胃本身的运动收缩力减弱,导致瓣胃内容物的水分被吸收,而使干枯物积滞,引起瓣胃麻痹及小叶压迫性坏死为特征的阻塞。由于病畜瓣胃内容物停滞,各小叶间食物形成干硬的薄片,中兽医又称“百叶干”病。本病多发于牛,羊较少见。初冬至早春比其他季节多见。
1 病因分析
(1)原发性瓣胃阻塞是由于牛采食了大量坚韧的含粗纤维多的饲料或长期喂给过于细小的粉末状的麦糠、谷糠、麸皮、豆秸及带有泥沙的饲料所引起。(2)继发者,常见于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瓣胃炎、瓣胃与横膈膜或网胃粘连、真胃扭转或移位、真胃阻塞(毛球、粪石等)、产后血红蛋白尿、生产瘫痪、血孢子虫病以及其他急性热性病的过程中。(3)饮水和运动不足可加重病情的发展。
2 发病机理
当瓣胃的运动机能减弱,瓣胃每次收缩时,不能将其中的内容物完全排出到真胃,而网胃的内容物还继续进入瓣胃,最后引起瓣胃内停滞多量的内容物以致阻塞。瓣胃内水分一部分流入真胃,一部分被瓣胃吸收,阻塞物愈来愈变得干硬,同时压迫瓣胃小叶,最后引起小叶坏死,以致引起瓣胃麻痹。
3 临床症状
病初有前胃弛缓的症状,食欲减少,口腔干燥,反刍缓慢无力,精神沉郁,有时空嚼与磨牙。体温、脉搏、呼吸一般正常。随病程的发展,当发生瓣胃小叶坏死与败血症时,体温稍微升高,眼球下陷,脉搏、呼吸加快,食欲废绝,尿少而黄,听诊瓣胃运动音停止,鼻镜干裂,磨牙、呻吟。患畜常左侧卧地,回顾右腹。触诊右侧肋弓或第7~9肋间肩关节水平线上下,有时表现疼痛不安,躲避检查。病初粪便少而干,色暗成球,像算盘珠样,表面附着黏液膜,有的牛则表现为顽固性便秘,虽有排粪动作,但只能排出一些胶胨状的黏液块。进行瓣胃穿刺时,可感到内容物较硬。而且一般胃内液体不会从穿刺针自行流出。经穿刺针向瓣胃内注射蒸馏水或药液时,感到阻力很大,约注射50~200mL后,方可见到从穿刺针回流出少量液体。血液学检查,病初可见嗜中性白细胞总数增高,病后1~2d,出现淋巴细胞比例轻度增高的白细胞减少现象。随瓣胃炎症及小叶坏死的发展,又出现白细胞总数升高,尿呈黄褐色,酸性反应,含有大量蛋白质、尿蓝母及尿酸盐。
4 诊断要点
瓣胃阻塞很易与前胃弛缓及肠阻塞混淆,确诊比较困难,急性前胃弛缓无腹痛症状,肠阻塞腹痛明显。但根据瓣胃听诊蠕动音消失,深部冲击性触诊有硬感,患畜表现敏感以及瓣胃区叩诊浊音区扩大,再则按前胃弛缓及肠阻塞治疗难以奏效,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5 病程及预防措施
病程一般7~14d,预后应慎重。根据经验,如病的初期能做出确诊,早施治,在2~3d内可以治愈;如果延误时间,瓣胃内容物干枯,小叶坏死严重,已发生败血症者多预后不良。预防本病应避免长期饲喂糠麸及混有泥沙的饲料,同时注意适当减少坚硬的粗纤维饲料;铡草喂牛时,注意不能将饲草铡得过短,并适当增加运动。
6 治疗与体会
瓣胃阻塞的治疗,在于设法软化瓣胃内容物,促进前胃运动机能的恢复,控制炎症发展及其小叶的坏死,以便使阻塞物及早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方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1)病初应以轻泻和补液为主,每天补液不少于4000mL;同时内服石蜡油1000mL,硫酸镁500g,姜酊80mL,温水5000mL。
(2)瓣胃注射是治疗瓣胃阻塞有效的方法之一。用下列药物作瓣胃注射。方:生理盐水1000~1500mL、2%的盐酸普鲁卡因50mL、硫酸链霉素100万IU×5支、甘油200~300mL、纤维酶3~5m混合,牛一次瓣胃注射。注射部位在右侧肩关节线水平线与第9胁间相交点,用封闭针头向左前方直接刺入瓣胃,先用装有50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加压注射,再抽针芯,若有浑浊液体及细碎食物流出,接上静注导管,将备好的药液注入瓣胃。
(3)中药疗法,降火润燥通便。可用下方:当归200g,大戟75g,青皮50g,陈皮50g,枳实75g,大黄150g,滑石50g,麻仁250g,水煎,候温,加硫酸钠100g,灌服,1剂/d,连服2剂。
(4)经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时,可试用瓣胃冲洗法,切开瘤胃,将2m长、手指粗的橡皮管经瘤胃、网胃向右侧插入即达网瓣口,另一端连接自来水管,利用自来水的压力冲出瓣胃内的硬物(瓣胃内容物经瘤胃切口逆出体外,注意手术中防止胃内容物流入腹腔),直到瓣胃已冲出一条通道,食物能进入真胃为止。笔者用此法已治愈许多病例,效果较好。手术中注意头部应抬高,自来水压力不应太大,以防瘤胃内容物逆入食道经口流出,这样会造成异物性肺炎或窒息死亡。
10.3969/J.ISSN.1671-6027.2016.11.051
李云敬(1975~),本科,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