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消毒药效果的因素
2016-02-21王飞
王飞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兽医站,江苏如皋 226500)
影响消毒药效果的因素
王飞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兽医站,江苏如皋226500)
随着我国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消毒灭源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消毒工作在防止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平时的消毒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严重影响着消毒效果。
1 消毒的方法
常用的消毒的方法有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和生物学消毒法3种。但不同的消毒方法有不同的消毒作用和消毒效果,消毒时应根据消毒目的和消毒对象加以选择,合理运用。比如不怕火的物品可用焚烧消毒的方法、不怕热、不怕湿的物品可用煮沸消毒的方法、怕热怕湿的物品可用喷雾消毒的方法。但有时几种不同的消毒方法联合使用,也可用起到很好的效果。
2 消毒的药物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是消毒工作成败的关键。所以消毒时要针对不同微生物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消毒药。比如要杀灭细菌芽胞,就必须选择高效的化学消毒剂,如用季胺盐类的消毒剂消毒效果就比较好。热对结核杆菌就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一般消毒剂对结核杆菌作用就差。
3 消毒药的浓度和温度
一般来说,消毒剂的浓度越浓,其消毒作用越强,浓度跟消毒效果成正比。如石碳酸的浓度低1/3时,效力就会降低很多。但70%酒精例外,它比其他浓度的酒精消毒效力都强。
药液的温度越高,对病原微生物作用也越强,一般药液温度每提高10℃,杀菌力就提高1倍。但在选择药液温度时,要考虑机体所能承受的温度以免引起烫伤。
4 环境的湿度和pH值
环境的湿度特别对许多气体消毒药的作用影响显著。各种气体消毒剂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相对湿度范围。如甲醛以相对湿度大于60%为宜,过氧乙酸以60%~80%为宜。直接喷洒消毒剂干粉消毒地面时,就需要较高的相对湿度,而紫外线消毒时,相对湿度增高,影响其穿透力,从而影响消毒效果。
环境的pH值的改变也影响杀菌作用。一是对消毒剂的影响,可用改变消毒剂的溶解度、离解程度和分子结构;二是对微生物的影响。pH值过高或过低对微生物的生长都有影响。如酚、次氯酸、苯甲酸在酸性环境中杀菌作用加强,戊二醛在碱性环境中杀菌作用加强。
5 用药部位的有机物
用药部位的有机物,如泥土、饲料残渣、粪便等等,在微生物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层,妨碍了消毒剂与微生物的接触,阻碍药液向深层部位渗透,延长消毒剂的作用时间。甚至会使微生物产生对消毒药的适应性。所以在环境、用具、畜舍消毒时应先打扫卫生,清除灰尘及垃圾。在创伤表面消毒时先清除脓血、脓汁及坏死组织,确保消毒药的效力。
影响消毒药消毒效果还有药物的剂量、微生物与药物的接触时间、药物的配伍等等因素,但各环节的消毒工作,都必须制定严格的制度,安排有高度的责任心的人,严格按消毒操作过程和要求去进行消毒,不能因为操作不当或马虎从事等人为因素影响到消毒效果。
10.3969/J.ISSN.1671-6027.2016.1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