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防控
2016-02-21胡香玉
胡香玉
(天津市蓟县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蓟县 301900)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防控
胡香玉
(天津市蓟县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蓟县301900)
鸡马立克氏病;流行特点;诊断;防控
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病鸡的所有器官、组织产生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病变。此病分布范围广,世界各地都可以发生,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三大疫病(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养鸡业的健康发展威胁很大。
1 病原
鸡马立克氏病的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可以在鸡胚纤维母细胞以及鸡胚肾细胞上生长繁殖,并可在这些细胞和病鸡的毛囊细胞中产生核内包涵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很强。病毒可以长期存在于鸡群中,能无限期的成为传染源。鸡羽毛囊及皮屑中的成熟性病毒可以在鸡舍中存活16周左右,垫草中的病毒也可以生存一个月以上。
2 流行特点
近年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尤其是鸡场没有进行预防免疫或者由于某些因素导致免疫失败的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死亡率最高可达60%,对鸡场造成的损失很大。此病毒主要感染鸡,其他禽类自然感染发病很少。病毒主要经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染,一般不经蛋内感染,但是如果蛋壳表面沾有含病毒的尘埃、皮屑而又没有消毒,也可以诱发疾病。1日龄的雏鸡的感染率最高,要比成年鸡高一千至一万倍。母鸡的感染率要比公鸡高,肉鸡的感染率比蛋鸡高,不同品种的鸡感染率也不相同,如油鸡、黄鸡易发生此病。
3 临床症状
根据被侵害的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可以分为神经型、眼型、皮肤型和内脏型四种。
3.1神经型又称鸡麻痹型,这种病例较多,由于病变的部位不同,症状有很大的区别。当腿部运动神经受到侵害的时候,腿部肌肉萎缩,走路不稳,出现“劈叉”姿势;当翅膀发生病变的时候,翅膀松弛无力,下垂;当颈部发生病变的时候,脖子常歪向一侧。这类鸡只一般食欲较好,如果饲养管理条件较好,存活的时间较长。
3.2眼型又称作灰眼病,此类型比较少见。病鸡一侧或者两侧的眼睛失明,眼球如“鱼眼”或“珍珠眼”。瞳孔的边缘不整齐,此症状在发病初期就会出现,对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3.3皮肤型此型病鸡的症状在退毛的时候才可以见到。病鸡体表的毛囊腔形成结节及小的肿瘤状物,尤其在颈部、翅膀、大腿内侧等处比较多见。
3.4内脏型发病急,病鸡呆顿、精神萎靡,羽毛散乱,排出绿色粪便,发育健壮的育成鸡常出现急性死亡,死亡率在短时间内达30%。发病严重的鸡群,在两三个月内可以造成全群覆灭。
4 病理变化
神经型的病例中,可见发病的臂神经、坐骨神经、迷走神经等肿大增粗几倍甚至十几倍,神经表面光滑,银白色纹理消失。内脏型的病例,肿瘤多发生于卵巢、肝、睾丸、腺胃以及脾,尤其是卵巢最易受侵害,少数的病鸡的心脏、肌肉上也会出现肿瘤。皮肤发生病变的,可以发现毛囊肿大,有灰白色结节。
5 诊断
5.1根据病史和症状来判断此病2~5日龄的雏鸡比较容易发病,死亡率也较高,而且很快达到高峰后再下降。病鸡典型的症状就为肿瘤性病变。
5.2鉴别诊断内脏型鸡马立克氏病和淋巴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很重要,因为肉眼观察两种疾病的病理变化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主要的区别:鸡马立克氏病以2~5日龄的雏鸡多发,死亡率高,且很快达到高峰后再下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0周龄的成熟鸡只易发,多呈慢性经过,死亡率相对较低,没有明显的高峰。剖检仅肝、脾、肾发现肿瘤性病变;而马立克氏病除了肝、脾、肾以外,其他的部位如外周神经、虹膜、皮肤、卵巢等都有出现。
6 防控措施
鸡马立克氏病没有特效药物进行治疗,控制此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就是做好预防措施。
6.1加强卫生管理工作搞好鸡舍和环境的卫生,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特别是21d内的管理,可用0.2%的过氧乙酸带鸡消毒,每周2~3次。加强孵化室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当出雏50%的时候,一定要用10mL/m3的福尔马林熏蒸10min,用来杀死绒毛上的病毒,减少污染。
6.2做好疾病的预防和免疫工作在养殖生产中要防止各种应激对鸡群的影响,做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预防工作,如防止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病等的感染。同时要进行疫苗接种预防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生。常用的疫苗有血清1型疫苗、血清2型疫苗、血清3型疫苗和多价苗等,生产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6.3做好发病后的处理工作鸡群中一旦发生此病,要清除感染场地的所有鸡只,并做好病鸡及其排泄物等的无害化处理工作。感染鸡舍要彻底消毒,然后空置数周以后才可以引进新鸡。
10.3969/J.ISSN.1671-6027.2016.1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