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鸡的行为习性防治啄癖
2016-02-21高述柏
高述柏
(甘肃省民勤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民勤 733399)
根据鸡的行为习性防治啄癖
高述柏
(甘肃省民勤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民勤733399)
习性;争斗;模仿;措施
鸡啄癖发生的关键原因是鸡舍环境与鸡只行为习性之间产生了矛盾。因此,我们不仅要满足鸡体的营养需求,还应满足鸡体的生理和行为习性的需要。笔者结合生产实际经验,阐述了根据鸡的行为习性防治啄癖的方法,以供参阅。
1 鸡的行为习性分析
1.1喜群居、好争斗合群性是通过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紧密的群体,这是鸡只要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在群体内要生存就得有竞争,这就需要通过争斗建立群内序位。鸡的合群性很强,一旦一只鸡离开群体就会慌张尖叫,同时一个群体内的鸡都会拒绝新的鸡只进入,如有新鸡到来,便会发生争斗,尤其是公鸡更为明显。在一个群体内鸡只通过啄其他鸡建立起来一个稳定的群体,即优势序列,一旦这个群体建立了,以群序为约束鸡只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很少发生额外的争斗。随着鸡体的发育,当采食或饮水位置不够时,鸡只之间会经过啄斗来确立采食、饮水位置的序列。
1.2活泼好动、敏感胆小鸡皮层神经元的活动能力较强,不仅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发展的较平衡,而且相互之间的转换较快,所以当周围环境发生微小的变化时,鸡体能做出迅速敏捷的反应,这就是它的活泼好动行为的最好体现。现代化的养殖场舍内环境均衡、饲料供应充足、料位水位合理、喂料速度快、活动空间小,这种趋于稳定的状态会破坏鸡体的生理平衡、激素分泌失调、兴奋度受到抑制,当外界突发应激情况时,尤其是性成熟时,鸡体性激素分泌旺盛,外观发生变化增加了鸡只的敏感性,其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发生很大应激,鸡只的攻击行为就会加强,这也是导致啄癖发生的主要原因。
1.3喜欢红色红色对鸡体视觉的冲击,能引起它对能量需求的冲动。鸡群换羽时露出的羽根、红色鸡冠、产蛋时外露的泄殖腔黏膜以及外伤引起的出血,这些都能强烈的刺激鸡只无意识的去啄食,引起啄癖。尤其在育雏期换羽时,旧的羽毛脱落,新羽毛囊充满红色,鸡体自身又有痒感,这时极易引起自啄和互啄。
鸡在黄色和青色刺激下容易发生啄癖,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光照下表现较安静,可以减少啄癖发生。因为在红色光照下会模糊了鸡只的视线,减少了红色羽根和其他出血对鸡只的刺激,使鸡群变的安静,停止自啄和互啄。
1.4模仿性强模仿和学习是鸡群的天性,这对啄癖这一不良习惯的传染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当鸡身上生有螨类寄生虫时,因瘙痒难受鸡只自己开始啄羽,其它鸡只开始模仿形成全群啄羽癖。在产蛋期有时个别鸡蛋破裂蛋清外流,如果有的鸡去啄食,其它鸡只争相模仿,很快会形成啄蛋癖。
2 根据鸡的行为习性防治啄癖的方法
2.1在分栏、并群、调群或转群后,由于群序组成发生变化,无法建立地位序列,这时鸡群必须经过啄斗来建立新的群序。因此在生产中应提早抓均匀度工作,及时增加料位和水位,且喂料均匀、快捷,确保均匀度维持较高水平,以此减少分栏和调群的机会。
2.2减少各种应激的发生,尤其是在免疫接种、转群、更换饲料等不可避免的重大应激情况下,应提前做好预备工作,如在饮水中添加VC等来尽量减少应激对鸡群的伤害。在更换饲料时,应将两种饲料混合到一起,逐渐过渡4~5d来掩盖换料,有利于弱化换料给鸡群带来的应激。鉴于啄癖的发生往往与鸡群的敏感胆小有关,饲养人员应定期观察鸡群关注其行为变化,避免鸡群产生恐惧。如:风机发出的噪音、舍温突变、舍内光照过强等,均会使鸡群产生恐惧,引起啄癖的发生。因此,舍内应安装较安静的风机、保持舍温均匀,避免光照过强,给鸡群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
2.3在育雏期羽毛进行更换时,首先应及时降低舍内密度,加强通风管理,将舍内的小羽毛排出舍外,减少鸡啄食羽毛的机会。然后增加饲料中含硫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的含量,促进羽毛的生长,缩短新羽毛囊充血的时间,减少自啄和互啄。舍内应用柔和的白织灯,必要时可以用红灯泡或绿灯泡,如果是开放式鸡舍可以在窗户上涂上红色或挂红窗帘,来模糊鸡群的视线使之安静,避免啄癖发生。避免鸡体外伤出现,消除舍内鸡群能接触到的尖锐突出物品,以免刺伤鸡体引起出血刺激鸡只来啄食。对于出现外伤的鸡只,应在受伤部位抹上颜色较暗而带有气味的药物,例如鱼石脂或紫药水等,使鸡只失去兴趣不来啄食。
2.4一旦发现个别鸡只有啄癖行为时,应立即将其抓出鸡舍,单独饲养,即及时杜绝其他鸡学习模仿的机会,避免啄癖的蔓延。同时,应定期检测鸡群,避免螨类寄生虫的发生,因为一旦发生,即使数量不大,也会引起严重的啄癖,管理者应和兽医人员及时协商,制定出快速有效的防治计划。
总之,应在掌握鸡生活习性和规律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根据鸡的行为特点来改善饲养管理方案,从而达到防治鸡群发生啄癖的目的。
10.3969/J.ISSN.1671-6027.2016.1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