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防控过程及措施
2016-02-21王建辉胡斐元
魏 勇,王建辉,姜 宁,王 慧,胡斐元,魏 恒
(江苏省睢宁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睢宁 221200)
猪伪狂犬病防控过程及措施
魏 勇,王建辉,姜 宁,王 慧,胡斐元,魏 恒
(江苏省睢宁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睢宁 221200)
本人长期从事基层疫病防治工作,对猪伪狂犬病有较深入的了解,猪感染伪狂犬病后,不同的日龄阶段会有不同的变化,本文从不同时期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分析对猪伪狂犬病的病理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疾病鉴别和预防治疗,为今后不同日龄猪伪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和技术参考。
伪狂犬病;病理;防控;生猪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猪和其他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都可以感染,以猪感染最为普遍。在猪场,伪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已感染猪排毒而传给健康猪,另外,被伪狂犬病病毒污染的工作人员和器具在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病可导致: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亡、产木乃伊胎及弱仔;新生仔猪发生大批急性死亡,伴有呕吐、腹泻及发抖,震颤和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目前,猪伪狂犬病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传染。
1 不同时期临床症状
1.1 仔猪临床症状
感染仔猪潜伏期一般只有1~2d,哺乳仔猪(1~4周龄)发病后病情极为严重,发病仔猪死亡率可达100%,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41℃~42℃),呼吸困难,大量流涎,兴奋不安;眼睑发红,肿胀,眼球外凸,震颤,向上翻,眼睫毛黏在一起,似流眼泪;耳朵有的暗红,不发绀;鼻孔流类似感冒的鼻液;有排黄色稀粪症状;体表的肌肉痉挛,以运动障碍为主,有间歇性的抽搐,严重的出现角弓反张,打针针眼流血,最后昏迷衰竭而死。耐过的仔猪往往发育不良,成为僵猪;病死率可达40% ~60%。
1.2 育肥猪临床症状
育肥猪感染潜伏期一般为3~5d。主要症状是高热、呼吸道症状和厌食,偶尔会有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表现。呼吸道症状可持续3~4周。死亡率一般低于3%,高死亡率的出现常常意味着与其他细菌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成年猪一般为隐性感染,主要表现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和发热、厌食等,一般3~5d可耐过。康复猪可以长期带毒和排毒,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1.3 母猪及公猪临床症状
染病母猪大部分无明显的早期临床症状,有时出现厌食,便秘,震颤,惊厥,视觉消失或结膜炎,怀孕母猪有的分娩延迟或提前,可产死胎、木乃伊胎儿或发生流产,流产率约50%。所产弱子多在出生后1~2d内出现呕吐和腹泻,精神萎靡,运动失调,痉挛,角弓反张,通常在24~36h内死亡。种公猪则常出现睾丸和阴囊肿大、睾丸萎缩和性欲下降、精液活力下降等特征,丧失种用功能。种公猪和基础母猪发病后以繁殖障碍症状为主,可出现类似育成育肥猪的呼吸症状。奇痒症状以往在成年猪罕见,但目前则常可见到。
2 剖检分析与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猪,一般无特征性肉眼可见的变化,眼观主要见肾脏有针尖状出血点,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胀、周边出血,有时可见肺水肿,肝表面有灰白色密集坏死灶,扁桃体出血坏死伴有咽炎和喉头水肿,临床上可见不同程度的卡他性胃炎和肠炎,胃底部和小肠黏膜弥漫性出血。膀胱积尿,黏膜有散在的出血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明显的病猪,死后常见明显的脑膜充血及脑脊髓液增加,肝、脾等实质脏器常可见灰白色坏死病灶,灰白色坏死点有1~2mm,心包液增加,心内膜有斑状出血,子宫内感染后可发展为溶解坏死性胎盘炎。组织学检查,有非化脓性脑膜脑炎及神经节炎变化,有比较明显的血管套及弥散性局部胶质细胞坏死,肺泡隔核小叶质增宽,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3 不同日龄病理过程与变化
伪狂犬病的临诊表现主要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毒力和感染量,以及被感染猪的年龄。各种年龄的猪都易感染,但随猪年龄的不同其症状和死亡率有很大差异,较大猪发病过程较长,康复率也较高,成年猪可能没有症状。哺乳仔猪最为敏感,发病后呈急性型致死过程,15日龄以内仔猪表现为最急性型,病程不超过72h,死亡率100%,由于病毒的泛嗜性,使病理变化呈现多样性。
3.1 仔猪的病理
仔猪伪狂犬病例多数为胚胎期感染,由于体内器官发育不完全,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猪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病情最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部分表现出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由开始的震颤、唾液分泌增多、眼球震颤,最后发展至角弓反张。母猪在临近分娩时感染,那么所产仔猪会虚弱,并很快表现症状,一般在1~2d死亡。
剖检发现:肺脏呈现轻微水肿,有红色斑点状出血。心脏及冠状脂肪上有细小的出血点。肝脏发黄,质脆,有红色圆形坏死和白色不规则型坏死。心肌有土黄色条纹状坏死灶。肠道内容物稀薄黄色,内有气泡,肠黏膜脱落严重。肾脏颜色浅白,易碎,上有细小出血点。
3.2 70日龄前的小猪
仔猪在闯过断奶前后死亡关后,被转到新的保育舍后面临保育舍是否受到病毒污染两种情况,如若感染,症状与新生哺乳仔猪相似,但是较少出现神经症状。主要出现精神差、食欲减退、发热、呼吸困难、流鼻涕等。症状一般持续5~10d后,多数猪开始退热,恢复食欲至痊愈。因此,猪舍通风良好、消毒到位、猪群密度适宜以及日粮科学,为仔猪可自愈而不再发病的重要条件。剖检变化与病死仔猪类似。
3.3 70日龄后育肥猪(中猪)
70日龄后育肥猪发育出较完善的免疫器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加强,因而此阶段猪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病毒很难突破血脑屏障,如果感染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症状,发病率高,若无继发细菌感染,则死亡率低。如果受到混合感染时则表现在消化道受到侵害,呈明显的进行性消瘦,发育迟缓,有的病例在1~2月后自动痊愈。
剖检发现:肺脏病变轻微,有大量的红褐、红黑色出血斑点,呈斑驳状。心房表面有出血点,心内膜出血,心肌上有大小不等的黄白色坏死。肝脏有多量灰白或红黄色较大坏死灶。脾脏有圆形丘疹。肾脏表面布满细小红色出血点、白色坏死灶。肠道黏膜严重脱落,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外周严重出血呈紫黑色。
3.4 60kg以上育肥猪和种猪
病例大部分为混合感染。母猪出现上述症状,则预示着妊娠期的延长和死胎、弱仔、木乃伊的出现。妊娠母猪可出现流产,木乃伊胎、死胎、弱胎。公猪感染后可出现睾丸肿胀或萎缩,丧失种用能力。
4 鉴别诊断要点
在临床中,猪伪狂犬病多以混合感染的形式表现,伪狂犬病与其他猪病症状雷同近似,在临床的诊断中,容易使人混淆。具体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与猪乙型脑炎、猪流行性感冒、猪瘟等区别。
4.1 猪伪狂犬病与猪乙型脑炎鉴别诊断
4.1.1 当初生仔猪中有木乃伊胎时,不考虑猪乙型脑炎,应考虑猪伪狂犬病。
4.1.2 如果死胎、弱仔的头盖骨肥厚,则应怀疑是猪乙型脑炎。
4.1.3 临床对死胎进行剖检时观察前、后肢皮下水肿:猪乙型脑炎多为后躯水肿,猪伪狂犬病多为前躯水肿。
4.1.4 出现过奶、过料的症状,则怀疑为猪伪狂犬病。
4.2 猪伪狂犬病与圆环病毒鉴别诊断
4.2.1 临床如果发现猪吻突半圆的顶端颜色深暗,触诊发凉的则怀疑为猪圆环病毒感染。
4.2.2 临床观察病猪四肢下部和触摸病猪腹股沟淋巴结,或者躯体皮肤是否存在有疖痘状样溃点:有疖痘样溃点的、病猪腹股沟淋巴结颗粒肿胀明显且呈白色的怀疑为猪圆环病毒感染。
4.3 猪伪狂犬病与猪流行性感冒诊断
4.3.1 如果只发生在气候骤变后,则怀疑为猪流行性感冒。
4.3.2 患病不如仔猪与断奶仔猪均无神经针状,抗生素或退热药即可治愈,为猪流行性感冒。
4.4 猪伪狂犬病与猪瘟鉴别诊断
猪瘟与伪狂犬病一样,都存在体温升高和神经症状,但猪瘟致死率极高,且不分大小猪,伪狂犬病致死只是对仔猪比较明显,成年猪表现不明显。
4.5 动物试验
病毒的分离是诊断伪狂犬病的可靠方法。分离到病毒后,接种于健康家兔后腿外侧皮下,24h后若仔兔啃咬接种部位,精神沉郁,发热,呼吸加快,可判定为伪狂犬病原阳性。
5 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制对规模化猪场来说非常重要。本病遍布全国,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免疫预防是控制本病唯一有效的办法。猪伪狂犬病有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和基因缺失疫苗三种。目前我国主要是应用灭活疫苗和基因缺失疫苗。采用免疫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或防止伪狂犬病的临诊症状;另外一种方式是引种时进行严格的检疫,防治毒猪进入健康猪群,培育健康猪,建立新的无病猪群。
5.1 免疫接种
5.1.1 后备种猪:配种前2个月左右首免,3~4周后加强免疫一次。
5.1.2 生产种猪:如果从未免疫过猪伪狂犬病疫苗,整个生产群在3~4周的间隔内进行二次免疫接种。以后,每4个月对全群进行一次加强免疫接种。
5.1.3 仔猪:在高感染区内,在8~10周龄当被动免疫接近消失时进行首免,3~4周后加强免疫一次;在低感染区内,在12~13周龄时用1头份剂量免疫一次。
5.1.4 滴鼻免疫:仔猪在2~3周龄时每个鼻孔接种1mL弱毒疫苗。
5.1.5 紧急接种:在猪场爆发猪伪狂犬病时,建议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对全部猪群进行紧急接种,每头猪1头份。
5.2 隔离工作
将未受感染的母猪和仔猪以及妊娠母猪与已受感染的猪隔离管理,以防机械传播。
5.3 定期消毒
在没有疾病发生的情况下,规模化猪场应消毒1~2次/周,当疾病发生时,应消毒1~2次/d。病死猪要深埋,全场范围内要进行灭鼠和扑灭野生动物,禁止散养家禽和防止猫、犬进入该区。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3.009
项目资金来源:江苏省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