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问·调经论》理解“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2016-02-21王黎刘皓怡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王黎,刘皓怡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从《素问·调经论》理解“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王黎,刘皓怡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内经》中“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含义,后世解释不一。通过对《素问·调经论》的学习,认为“不盛不虚”可理解为是气血尚没有明显偏盛偏衰的疾病状态,即称为微病。“以经取之”则是在这种机体状态下,根据发病的经络脏腑不同,辨证施以不同的针刺方法。
不盛不虚;微病;以经取之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是《内经》所记述的针对虚实病证的针刺补泻的治疗原则。其中“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在《内经》多个篇章中皆有论述,其意义颇为古今医家学者争论,笔者通过学习《素问·调经论》,对其理解认识如下。
1 经文及历代注解
《灵枢·经脉》在论述十二经脉循行及所主病证后,其治疗原则概括为:“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外,在《灵枢·禁服》中:“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通其营输,乃可传于大数。大数曰: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曰灸刺,脉急则引,脉大以弱,则欲安静,用力无劳也。”人体正气和病邪的盛衰决定着病症的虚实,针灸的补虚泻实是通过针法和灸法激发机体本身的调节机能,而产生补泻作用,进而使人体恢复阴阳平衡,气血合调的健康状态。《禁服》篇中的“经刺”又见于《灵枢·官针》中:“经刺者,刺大经结络分经也。”但二者名同而实异,《官针》讲的是九刺之一的“经刺”,指经脉所过部位有气血瘀滞不通而出现的如硬结、压痛、淤血等,直接刺于大经,此为“经刺”。而《禁服》篇中的经刺是经脉病证没有明显的正邪相倾,也就是不盛不虚时,取本经腧穴治疗的方法。
对此,《难经·六十九难》释之曰:“经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何谓也?然: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篇中先以母子补泻治疗原理解释经与经病证的治疗原理,又指出“不实不虚”者,即“正经自病,不中他邪”,当取本经以治之。所谓正经自病,是病既不从生我者而来,亦不从我生者而来,既不从克我者而来,亦不从我克者而来,是本经自感之邪所致,即《难经·四十九难》中所述:“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是正经自病也。”
隋代杨上善所著《黄帝内经太素》中对:“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注解在《难经》基础之上又云:“前盛虚者,阴阳虚实,相移相倾,而他经为病。有当经自受邪气为病,不因他经作盛虚。若尔,当经盛虚,即补泻自经,故曰以经取之”。唐代王冰在《素问·厥论》说:“不盛不虚,谓邪气未盛,真气未虚,如是则以六腧经法留呼多少而取之。”明代张介宾所著《类经》中对此的注解为:“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者,言本无盛虚之可据,而或有邪正之不调者,但求所在之经以取其病也。”张介宾承王冰之“不盛不虚”为正盛邪虚的病机,认为“以经取之”是取本经腧穴对证治疗。黄元御在其《难经悬解》注解道:“自取其经,不取其子母也。”意为取本经穴位治疗,而不取根据五行确立的五脏经脉的子经或母经治疗。
从以上论述可见,古代医家对“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之意多理解为对穴位的选取,即选取本经穴位治疗病邪伤及某脏某经,某脏某经直接发病,而非由它脏它经传变而来的疾病。
而经近代医家对“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含义的理解更为丰富。陈壁琉等编著《灵枢经白话解》[1],张玉珍《灵枢经语释》[2]以及多家文献报导,则认为宜用导气法,类似近代平补平泻手法。王启才主编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认为“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并非病症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或虚实兼而有之,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一时性的气血紊乱,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以原穴和五输穴为宜,针下得气后,再行均匀的提插捻转(即“平补平泻”)手法,使本经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正常。[3]另有,胥荣东认为“以经取之”并不是“从本经取治”,而是指“以常规方法治之”[4]。朱长刚则认为“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其义当是“不论实证还是虚证,皆须辨经论治”[5]。
2 “不盛不虚”的微病状态
何谓“不盛不虚”?欲知“不盛不虚”,当先理解何谓“虚”“实”。《素问·调经论》谓:“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人体经络、脏腑、组织凡发生疾病,无论其证候表现如何,其性质皆不离虚实两类。
《内经》从两方面阐释了虚实的病机,一是在《通评虚实论》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二是在《调经论》中从气血逆乱,阴阳失衡方面论述的。《调经论》中具体列举了神、气、血、形、志五种有余、不足之证的病理表现,并指出:“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又说:“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血与气并,则为实焉”。均说明人体气血、阴阳、脏腑、形神等机能出现偏颇失调,则虚实生焉。反之,“血气未并”则血气调和,五脏安宁。即使有病证出现,病情也属轻浅、未甚,未影响经脉脏腑,无明显虚实变化,五脏安宁。这种气血尚没有明显的偏盛偏衰的疾病状态可称为微病状态,也就是“不盛不虚”的状态。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与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宝贵的物质基础。《调经论》从气血立论,凡血与气相并乱而为实,血与气相失不足为虚,气血尚没有明显偏盛偏衰的疾病状态称为微病,从气血状态的病机角度进行了辨证分型。针刺是通过手法调整经络气血的变化从而影响脏腑功能的。纵观后世医家对“不盛不虚”的理解,皆未从经络气血辨证立论。从《内经》原文之间相互理解篇章之寓意,可避望文生义之嫌,更能深入体会《内经》言简意赅的理论实质。从《调经论》可知,“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是根据气血状态分辨虚、实、微病的病证而确定的针刺方法。
3 “以经取之”治疗微病
《调经论》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针灸治病的机理是根据经脉的变化调治脏腑气血的病变。《调经论》在接下的原文中以神、气、血、形、志代表心、肺、肝、脾、肾五脏,讨论了虚、实、微病的症状及针刺方法。其中,对微病的辨证及针刺治疗尤其重要。疾病初起,病轻邪浅,仅有“神之微”、“白气微泄”、“经有留血”、“微风”、“骨节有动”等微病症状而“五脏安定”,及时针刺按摩等调理经络,可祛邪护正,避免病邪深入而影响气血功能。
对微病的治疗并不能因其病情轻微而轻视,亦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令其血气调达,阴阳平和,疾病痊愈。心之不盛不虚病证,治当按摩勿释,无需深刺及摇大针孔,气血转移至针刺按摩处,则神气即可恢复。肺的微病状态应让病人精神集中,浅刺孔穴,使邪外散,而使正气合调。泄出细小血络之淤血,避免淤血深入经脉,可治疗肝之不盛不虚的病证。脾脏出现不盛不虚病态时,应针刺分肉间,以使卫气得复,但不可深刺中经脉,也不伤可及络脉。治疗肾之微病时,宜浅刺其络脉,使邪气散去,病即愈。
因此,通过对《调经论》的学习,《内经》中“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可理解是针对气血未并,脏腑安宁,正邪无明显盛衰的微病状态提出的治疗原则,临证还可根据发病的脏腑不同,辨证施以不同的针刺方法。
[1]陈壁琉,郑卓人.灵枢经白话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2]张珍玉.灵枢经语释[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3]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0.
[4]胥荣东,往旭.“以经取之”释义[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7):1-4.
[5]朱长刚,牛淑平.“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新解[J].中国针灸,2014,34(2):204.
(责任编辑:马力)
R221.1
B
0256-7415(2016)07-0268-02
10.13457/j.cnki.jncm.2016.07.115
2016-04-08
王黎(1964-),女,教授,医学博士,研究方向:内经针灸理论运用研究。
刘皓怡,E-mail:2793503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