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免疫失败应考虑的因素
2016-02-21王英利赵克强
王英利,赵克强
(河北省沧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 沧州 061000)
猪场免疫失败应考虑的因素
王英利,赵克强
(河北省沧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 沧州 061000)
近年来,我国养猪业面临的疫病风险不断增加。呈现老病未消灭,新病又不断出现,多发混合感染,重大疫情发生的风险不断上升。有些疫情出现了病毒搭台,细菌唱戏的发病特征。猪场疫病趋于复杂化,如何预防猪场疫情的发生是养殖户最为关切的。免疫接种已经成为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重要措施,猪场的生物安全和饲养管理、营养水平,疫苗免疫、药物保健,养殖人员待遇和责任心等等因素均可影响免疫效果如疫苗免疫失败,即疫苗免疫后,仍然检测不到抗体,群体或个体仍有发病情况。
1 猪体自身因素造成的免疫失败
1.1 免疫抑制性疾病猪的免疫抑制病能减少机体的免疫细胞,破坏免疫系统。疫苗免疫后不能有效刺激猪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因子。即使抗体产生,因滴度低、持续期短而起不到免疫保护的作用。近几年,由于各种免疫抑制疾病持续感染和循环感染,我国猪群,尤其是种猪群的免疫抑制问题变得更为突出。
1.2 母源抗体的影响仔猪吃上初乳后能立即得到母源抗体,母源抗体可抑制条件性病原菌,提高仔猪抗病能力,但同时也会对免疫疫苗产生干扰。如果仔猪母源抗体效价高时,接种弱毒疫苗会中和部分弱毒,接种灭活疫苗会加速抗原的清除,对仔猪产生主动免疫造成影响。伪狂犬病、口蹄疫等的不同毒株制备的商品化疫苗首免效果会受到母源抗体的影响;而疫苗毒株的佐剂、免疫原性、抗原含量、免疫途径、免疫时间、免疫剂量等因素都可对母源中和抗体的滴度和持续期产生影响。避免母源抗体干扰,疫苗接种要在母源抗体下降到一定水平时进行,这样做还可缩短母源抗体和疫苗免疫的间隔期。
1.3 疾病导致猪体亚健康状态如果在猪只患有其他疾病或处于潜伏感染时免疫疫苗,会出现免疫后立即发病或短期内发病的情况,导致免疫失败。有报道显示,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潜伏期约3周以上表现典型临床症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成年猪一般潜伏期为5~8d或者更长,康复猪向环境排毒期长达1月个以上甚至更长。此外,圆环病毒2型在淋巴细胞内的复制呈明显加速趋势是由于猪被感染蓝耳病病毒,同时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易感性也呈增长趋势。寄生虫感染、疲劳应激反应、疾病综合征会造成猪抗病能力及免疫应答能力出现下降态势。以上种种可发展成免疫抑制,最终走向免疫失败。
(2)脂肪与免疫的关系研究中发现,亚油酸所合成的花生四烯酸在细胞免疫系统中起信号的作用,可通过饲喂低剂量的亚油酸使猪产生更快、更强、更持久的免疫反应,而当亚油酸缺乏或摄入量高时,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3)维生素与免疫的关系当日粮VA不足或过量都会导致猪对大肠杆菌的感染性增加,同时免疫反应受到抑制。VE缺乏可引起猪免疫的抑制,在日粮中长期添加VE(150mg/kg)同样也可造成体液免疫抑制,VC可增加机体抗应激能力。
(4)矿物质与免疫的关系必要的微量元素铁(Fe)、锌(Zn)、锰(Mn)、铜(Cu)、镁(Mg)、硒(Se)缺乏时免疫器官发生萎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降低。例如: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高剂量ZnO(1500~3000mg/kg)可明显提高猪的抗病能力,另外硒(Se)可提高猪对大肠杆菌的抗体反应,增加淋巴细胞对植物血凝素细胞化反应,在母猪怀孕100d注射亚硒酸钠VE注射液可提高产后仔猪血清IgG浓度。
2 疫苗因素造成的免疫失败
2.1 疫苗质量达不到规定效价有的猪场使用的疫苗在质量上存在抗原含量低,毒株免疫原性差、或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疫苗厂家生产和质检条件不过关,冻干苗失真空、佐剂质量差、破乳分层,不同批次质量差异大;甚至购买疫苗来源不明,假冒伪劣等,接种这些疫苗后,会使免疫效果大打折扣,或者根本起不到免疫效果而导致免疫失败。
2.2 疫苗运输、保存不当灭活疫苗的保存温度一般在2~8℃,而活疫苗要保存在-15℃以下,所有疫苗的保存都应在恒温环境中,反复冻融会破坏抗原性,影响免疫后的抗体效价。运输方面,活疫苗应用冷藏车运送,灭活苗运输冬天要防冻,夏天要防光照。尽量采取最快的交通方式运输,同时也要避免运输过程中剧烈震荡挤压导致包装瓶破损的情况。
3 免疫程序不当造成免疫失败
3.1 首免时间选择不当首免时间的选择在疫苗免疫程序设定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免时间选择过早,猪的免疫器官发育尚未成熟,且可能被较高母源抗体干扰,影响免疫效果;首免时间的选择过晚,会现免疫空白期,易发生传染病。因而确定首免时间需要结合抗体的监测水平。
3.2 未结合猪场实际情况制定免疫方案要结合本场猪群的种类、年龄及饲养水平,而非盲目参考或抄袭其他猪场。猪场未出现的疾病不得随意用疫苗预防。根据当地流行疫病趋势和自身猪场实际现状来限定疫苗防疫次数、疫苗种类及剂量。当然,疫苗免疫剂量超范围或疫苗毒株毒力仍有残留均可出现免疫失败,甚至增加继发细菌感染现象。
每当牧儿去放羊,草儿做完了家务,就对母亲说:“妈,我割猪草去了。”她背了篮子,往牧儿放羊的地方走去。牧儿放羊,草儿低头割猪草。渐渐地牧儿看书入迷了,草儿也割了几篮子猪草,倒在草丛间。她已靠近了牧儿,就冲牧儿道:
3.3 未按疫苗特点接种不同的疫苗产生抗体的免疫期不同,有的疫苗须在配种前免疫(如猪瘟、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等),也有的须在产前接种的(如伪狂犬病、圆环病毒2型、大肠杆菌病、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弱毒苗等),不严格按免疫程序和操作接种疫苗将影响免疫效果。此外不同疫苗同时接种,或以相同途径接种,会在体内会相互干扰,影响彼此复制和免疫应答。如:单独注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和猪瘟活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高于同时注射两种疫苗的抗体水平。
3.4 未按时进行多次免疫要使机体获得长期而持久的免疫力,众多疫苗不能单靠一次单独免疫。大部分疫苗免疫机体后,出现初次应答,诱导和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达不到充分程度,必须第二次接种同种抗原以促使抗体达到理想程度。第二次应答效果可达到初次应答的100~1000倍,而且时间的维持程度较长。第二次接种还需思考上一次免疫接种产生抗体的半衰期,接种时间过早可能被抗体中和,而过晚把刺激二次免疫应答的最佳时机错过,出现免疫空窗期。
3.5 未开展免疫效果监测免疫接种效果不能只依据实践经验来评价,还要与实验室的监测相匹配,接种免疫后要与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取得联系,及时采血进行抗体监测,评价免疫效果,并定期监测猪群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细小病毒等血清抗体,依据猪群群体免疫力和野毒感染状况,制定免疫程序。一旦发现猪抗体水平不合格,要即刻实施补免补防。
4 人为因素造成的免疫失败
4.1 疫苗选择不当毒力是跟随毒株的种类不同而发生变化,源于疫苗毒株或血清型的不同性。毒力较强的毒株若在首免就被选用,疾病也会在接种后被引发,达不到免疫保护的效果;疫苗毒株的选择应配合当地的流行毒株血清型,疫苗免疫效果不好或者免疫失败会因选用的疫苗毒株与当地流行株血清型不属于同一类型而形成。
4.2 免疫接种操作不当滴鼻免疫过程中,药液未能进入鼻内,或药液吸收前放手,免疫结果均可能为失败。如果选择肌肉注射免疫,注射未进入到疫苗所要求的部位,免疫注射角度把握不当,注射到脂肪层、肩胛骨等。或疫苗液体注射到皮下脂肪层不能吸收而产生脓包,造成免疫应答迟钝或失效。此外,注射剂量的准确性受免疫疫苗注射器和针头质量、进针角度等方面的影响。因而,不能及时更换针头的免疫注射,会污染整瓶疫苗或引起疾病传播。免疫时还应注意操作次序及标记,防止漏防或重防的情况发生。
4.3 免疫途径不正确疫苗接种途径和方法随着其种类的变化而不同。猪免疫接种的途径含滴鼻、口服、肌肉注射、后海穴注射等。接种方法一旦错误,非但产生不了坚强抗体,还呈现出副反应最终致使猪死亡。如有的疫苗需要后海穴注射,如果为图省事而改为肌肉注射,会影响免疫效果。有的副伤寒活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后肌肉注射会导致猪过敏反应而死亡。
4.4 疫苗稀释液选择不当稀释液的使用根据疫苗种类的变化而有对应的要求,为达到免疫效果,必须严格遵照说明书稀释。细菌性活疫苗稀释一般用浓度为20%的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猪瘟弱毒活苗、蓝耳病弱毒活疫苗稀释则一定要使用专门稀释液或无菌生理盐水。漂白粉存在于自来水中、井水酸碱度为碱性,使用后会发生疫苗免疫失败。
4.5 免疫剂量过大或不足接种剂量有其特有的规定,防止过大或过小。过大剂量接种,引起机体严重应激反应,导致出现免疫疲劳或耐受的情况,还可能伴随副反应的产生。操作不标准会引起免疫剂量不足。免疫效果同样被接种部位和剂量不准确,打“飞针”,饮水分布不均,滴鼻点眼不准确影响。
5 药物对免疫的影响
5.1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链霉素使用剂量过大对淋巴细胞转化具有抑制作用,抑制仔猪体内抗体的形成。正是使用了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的关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转化会被抑制。猪饲料中长期添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会削弱其免疫抗体。
5.2 四环素类抗生素免疫原的性能呈明显下降趋势是由接种猪肺疫(多杀性巴氏杆菌)活菌苗与四环素类药物或喹诺酮类药物同时使用引起。土霉素的靶细胞是T淋巴细胞,所以养猪业要拒绝土霉素等抗生素长期使用。
5.3 糖皮质类激素地塞米松的使用会造成猪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产生相应减少,达到免疫抑制效果明显的结果。然而,糖皮质类激素临床上被大量使用是源于其消炎作用良好,后果可能导致经常出现免疫抑制而又不易发觉。
5.4 痢特灵、卡那霉素和磺胺类药物会抑制机体B淋巴细胞的增值,同时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6 霉菌对免疫的影响
霉菌的主要来源是饲料被霉菌污染后,由霉菌所产生的有毒成分或由受污染的病原微生物所产生等。
6.1 黄曲霉毒素不仅可明显减少猪血清蛋白(尤其IgG、IgA),使猪脾脏萎缩,抑制机体免疫力,还可引起猪对沙门氏菌的敏感性增加且死亡率升高,此外,黄曲霉毒素垂直传递可对后代仔猪造成免疫抑制。
6.2 单纯孢霉烯族毒素可引起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减少。
6.3 镉铅汞砷等重金属微量元素可使机体病毒和细菌的易感性增加,抑制抗体的产生,镉不仅能抑制抗原对B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减少特异性抗体产生,且能直接抑制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
7 环境因素引起的免疫失败
7.1 猪群密度过大通风条件差、湿度过大,猪舍内灰尘颗粒,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应激(寒冷、高热、拥挤、混群、运输、噪声、断奶、限饲、约束等)频繁、使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影响免疫效果的案例比比皆是。
7.2 环境污染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数量猛增、规模不断扩大,饲养形式大多数属于高密度开放式饲养,包括密集式专业养殖村或养殖小区等。有些猪场缺乏有效且合理的防疫措施,外加不严格的消毒体系,随处乱丢弃死猪,致使猪场环境不达标,长期处于受污染状态。最终造成猪只即便免疫程度良好,也会轻易受到病毒感染,免疫失败。若干新建猪场在经营几年后,也会降低其防疫意识,不注重其环境卫生,加剧其环境受污染的程度,导致免疫失败。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