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瘟现状及防控对策

2016-02-21李秀眉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头份猪群猪瘟

李秀眉

(周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 周至 710400)



防疫与检疫科学

猪瘟现状及防控对策

李秀眉

(周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 周至 710400)

猪瘟是危害养猪事业发展的重大疫病,多年来经过预防,大规模的典型性猪瘟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但点状及非典型性猪瘟及温和型猪瘟仍存在。通过对我县部分养猪场(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主要从猪瘟的流行现状、传播途径、表现的症状和病理变化以及发病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阻断传染源、常规免疫接种、采用超前免疫、做好免疫监测等综合防控策略供参考。

猪瘟;传染源;超前免疫;免疫监测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以高热、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猪瘟一年四季都能发生,但以冬春发病较多,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近期我们抽取养殖量较大的2个乡镇的散养户共50户,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场户11个,其中500头以上的场3个,规模场育肥猪4 928头,仔猪2 190头;散养户育肥猪958头,通过座谈、走访和现场查看养殖档案等方式对近几年来我县猪瘟的发生及防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县近年来未发生典型性猪瘟疫情流行,但我们认为典型性猪瘟点状发生及非典型性猪瘟及温和型猪瘟等仍有可能存在,我们在防控上不可掉以轻心。通过调查了解、和养殖户座谈,综合分析,我们认为近几年来猪瘟的发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猪瘟流行现状

1.1流行趋于散发

自实行强制免疫来,大规模暴发流行得到控制,这与免疫密度高强度大密切相关,大规模免疫使接种猪群均有一定的免疫保护率,但在缺乏有效运输情况下,仔猪的频繁交易和流动,也导致了流行范围更广,目前散发流行已成为主要的流行形式,且流行规模较小,影响程度较轻,季节性不明显。

1.2发病幼龄化

发病群多在90日龄以下,特别是2?10日龄的哺乳仔猪和断奶至60日龄的保育猪发病最多见,而成年猪发病较少,且症状不明显。

1.3非典型病例增多

近几年来,猪瘟在流行过程中毒力发生变化,弱毒力的猪瘟病毒进入猪体内导致了非典型或温和型猪瘟的出现,发病猪症状显著减轻,发病率、病死率比较低,且多呈散发或局部地区少数养猪场发生,流行速度缓慢,大多数病理变化不明显,这种类型的感染往往猪只外观健康易引起温和型猪瘟流行。

1.4带毒母猪综合征现象出现

妊娠母猪感染低毒力或中等毒力后引起潜伏感染时,通过胎盘屏障垂直传播给胎儿,导致出现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或弱仔,弱仔在出生后无论是吃初乳还是进行疫苗免疫体内的病毒均无法消除,且仔猪易发病死亡或免疫失败。仔猪体内的病毒长期存在并不断向外界排毒,造成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在规模场反复交替出现,导致猪瘟在场内恶性循环,这种带毒现象是导致猪瘟长期持续存在和散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1.5免疫失败现象比较突出

目前猪瘟实行强制免疫,大部分散养猪及规模场均进行了猪瘟疫苗免疫,但猪群的免疫应答效果较差,加之养殖户对此情况的重视不够,导致免疫后猪仍发病的现象时有发生,据近几年抗体监测情况看,每年都有个别养殖场户不达标,免疫失败的现象确实存在,且有些情况较为严重。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持续性感染、母源抗体干扰、混合感染、免疫程序不规范、注射剂量不足及疫苗质量差等。

2 传播途径

2.1自然传播

自然条件下猪瘟的感染途径是通过口腔、鼻腔、眼结膜、生殖道黏膜和皮肤檫伤等水平传播感染,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多数病例是以上述一种或几种途径传播的,但胎盘垂直传播和持续感染带毒猪与易感猪的直接接触是当前该病传播的主要方式。

2.2引种传播

猪群引进外表健康的带毒猪是猪瘟在一个场或地区暴发与流行最常见的原因,感染可能起源于繁殖场或猪在集合场所和运输中。

2.3机械传播

机械媒介助长了猪瘟病毒在房舍之间的传播,因此买主、场主、兽医、和其他人员及其装备具有巨大危险性。饲养、阉割、授精防疫和兽医人员等都可能通过带毒公猪精液、污染的器械、药品、用具等传播病毒。另外病毒可通过宠物、老鼠、鸟类、昆虫机械性传播;空气传播也被证实可能是封闭性猪群、高密度饲养和猪场间距小的地区传播的一种方式。

2.4妊娠传播

妊娠母猪自然感染低毒力或中等毒力株时,可以通过胎盘传至胎儿,致使母猪流产、产木乃伊胎儿、死胎或弱仔,弱仔在出生后相继发病死亡或耐过成为带毒猪。妊娠带毒母猪的持续亚临床感染导致仔猪胎盘感染,而胎盘感染幸存者一方面成为亚临床感染的带毒猪,持续排毒污染环境感染新的种猪,造成新的胎盘感染,同时水平传播感染其它易感猪产生大量的发病猪和持续感染猪,另一方面若胎盘感染的幸存仔猪被选育为妊娠母猪则自动形成新的感染母猪,又会造成母猪繁殖障碍,产生新的带毒仔猪,如此下去循环往复祸害无穷,这也就是猪瘟不稳定反复发生和造成临床上种种怪现象的基本原因。

3 表现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急性型目前临床不多见,多见于感染猪瘟强度初次发生猪瘟的猪场和流行初期,急性发病死亡,症状典型病理变化明显,大多数表现在发热,各种组织表面针尖状出血点或出血斑,淋巴结肿胀,切面呈大理石样,肾脏表面有充血和出血点。而亚急性型、慢性型、持续感染型以及混合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实质器官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4 发病原因分析

4.1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

猪场中存在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特别是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直接或间接损害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抑制免疫力,造成免疫失败,并使猪对各种急发感染病易感,也可以恶化猪本身的慢性传染性疾。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大量超标也是造成免疫抑制不可忽视的因素。

4.2猪群中一些种猪隐性带毒

带毒种猪是猪瘟持续发生的祸根。带毒种猪可使仔猪在胚胎期或出生前就感染猪瘟病毒,成为持续感染者,长期带毒和排毒。

4.3疫苗问题

疫苗本身的质量原因、疫苗种类的使用问题,以及疫苗运输、保存不当造成效价降低等,可导致猪群免疫失败。

4.4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问题

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剂量不准确等,造成免疫效果不可靠,也易引起猪瘟的发生。

4.5免疫时不合理用药

在免疫前后,使用抗病毒药及大剂量的抗菌药,可对疫苗造成直接破坏而影响免疫效果。

4.6其他原因

猪瘟病毒毒株变异、猪群营养不良、气候变化、不良的饲养管理方式,使用的注射器械消毒不严造成带毒感染,畜主防疫意识淡薄,不愿接受免疫,病死猪的处理不符合要求等因素,也是造成猪瘟发病的原因。

5 防控策略

现代猪瘟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系统、科学、先进、配套和适用的标准化综合防控技术,更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完整、周密的猪瘟防制计划和配套的监督管理制度,并狠抓落实,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真正实现防控猪瘟的目标,猪瘟防控单从技术上讲,它必须从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动物、生态环境等多个环节着手,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

5.1阻断传染源

把好引种关,防止将带毒猪以及持续感染病猪引入猪场,通过严格检疫和淘汰带毒猪,建立健康不带毒的繁育种猪群。猪群一旦发生并确诊为猪瘟感染,应迅速对猪群进行检查,隔离和扑杀病猪,并对其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全场进行紧急消毒处理,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消毒,禁止场内物品、用具的混用和人员的随意流动,并加强定期消毒措施的落实和检查,同时对全场(受威胁)猪进行2~4头份猪瘟苗的紧急接种,随后可根据需要执行定期检疫淘汰带毒猪的净化措施。

5.2常规免疫接种

猪瘟的免疫接种是当前防制猪瘟的主要手段,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猪瘟疫苗是公认安全有效没有残毒的疫苗,正确应用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仔猪一般于20日龄和60日龄各接种一次,种猪在配种前免疫一次,在污染严重的猪场中可采用超前免疫,但是猪瘟疫苗对先天性感染的带毒仔猪和持续感染带毒猪无明显保护作用,同时母源抗体也严重干扰疫苗免疫效果。

5.3采用超前免疫

对疫情严重的猪场,只有采取乳猪超前免疫才能够控制猪瘟流行。大型猪场要根据猪场免疫抗体监测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5.3.1免疫时间和次数初产母猪配种前免疫一次,4~6头份/头,经产母猪断奶前免疫一次,4~6头份/头,公猪每年两次。

5.3.2X曾发生过疫情场所的免疫程序在已发生猪瘟的猪场,乳猪要超免,即出生后先注射猪瘟疫苗2~3头份/头,2 h后吃初乳,50~60日龄二免或根据抗体监测决定二免时间。初免可定在20日龄,剂量3头份/头,二免45~50日龄,剂量4头份/头。

5.3.3未发生过疫情场所的免疫程序在未发生猪瘟的猪场,仔猪初免可定在断奶时,剂量为3头份/头,50?60日龄二免,剂量4头份/头,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三免。

5.4做好免疫监测

多年来,应用猪瘟疫苗预防和控制猪瘟已取得较大的成果,猪瘟大面积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猪瘟仍然是威胁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虽然现在猪瘟流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都已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所有发病猪群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免疫猪群发病,即免疫失败或免疫不保护,其原因虽多种多样,但关键是猪群对猪瘟的抵抗力不强,即猪瘟免疫抗体水平不高,不能完全保护猪群免受猪瘟强毒感染,因此抗体监测在预防和控制猪瘟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规模猪场应建立定期免疫监测制度,指导合理科学免疫,避免因疫苗质量(运输和保存不当,疫苗效价偏低)和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疾病干扰导致免疫失败,另外发病场也可用抗体监测来指导猪瘟的紧急免疫,并检查免疫效果,以免盲目重复接种。

[1]仇华吉,李赞,贾洪林,等.猪瘟研究近况(上)[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4(12):54-55.

[2]易延彬,张清洁,杜松献.当前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J].河南畜牧兽医,2007,28(5):17-18.

[3]丘惠深.猪瘟的持续性感染根源在于带毒母猪[J].养猪,2004(3):29-30.

[4]林太明.猪瘟超前免疫要点[J].南方养猪,2007(3):22-25.

Situation and Prevention Strategy for Swine Fever

LI Xiu-mei

(Animal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Center,ZhouzhiShaanxi710400China)

Swine fever is the major disease that is harmful to the pig industry development. After years of prevention, large-scale classical swine fever epidemic has been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ut there are still spotty and atypical swine fever and mild classical swine fever. Through an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n some farms (households) in Zhouzhi County, and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situation, the route of transmission, the symptom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the causes. Then, som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such as blocking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routine immunization, advanced immunization, doing a good job of immune monitoring, were also put forward for reference.

Swine fever; infectious source; advance immunization; immune monitoring

1004-6704(2016)04-0131-03

2016-06-11

李秀眉(1979-),女,陕西周至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和监测等工作。

S851.33

C

猜你喜欢

头份猪群猪瘟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秋季要注射疫苗防猪患乙脑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非洲猪瘟来袭,这些问题一定要知道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猪群平稳度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