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讯
2016-02-21
时讯
农业部全面启动小反刍兽疫消灭行动
为切实做好小反刍兽疫消灭工作,有效保障养羊业稳定健康发展,根据《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要求,日前,农业部印发了《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全面启动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行动,力争到2020年全国消灭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该病是OIE法定报告动物疫病,也是全球计划根除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国家中长期规划明确将其列入13种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计划》明确提出,各地畜牧兽医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加快实施分区域、分阶段的防治策略,以区域化管理为抓手,全面推动小反刍兽疫消灭工作。一是加强日常防疫管理。指导养羊场(户)、活羊交易市场和屠宰场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定期做好清洗消毒工作,提高生物安全水平。二是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指导免疫地区的养羊场(户)做好羊群免疫工作,对新生羔羊和新补栏羊及时补免,并做好免疫记录,免疫抗体合格率应达到70%以上。三是加强监测预警。根据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切实做好小反刍兽疫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四是加强活羊调运监管。加大活羊调运监管力度,严禁活羊由高风险区向低风险区调运。五是强化应急管理。要严格按照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和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健全应急机制,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六是加强境外疫情防范。加强边境地区防控,建立边境免疫隔离带,切实落实边境巡查、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强化多部门联防联控,形成防控合力,有效防范疫情跨境传播风险。七是加强宣传培训。加强对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小反刍兽疫诊断和防控能力。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广泛宣传小反刍兽疫防控科普知识,增强相关从业人员的防疫意识。八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与FAO、O IE等有关国际组织务实合作,加强双边和多边联防联控,强化信息沟通与交流,共同推进实现全球消灭小反刍兽疫战略目标。九是切实做好评估验收。要按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管理办法》和无小反刍兽疫区标准要求,细化实化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小反刍兽疫无疫区建设。根据工作进展,分阶段、分区域开展评估验收工作。(来自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农业部部署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工作
为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和巨大潜力,有力支撑和服务农业现代化,按照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精神,农业部近日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工作。
《意见》强调,要按照“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加快建设、整合共享”要求,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数据整合共享和有序开放,充分发挥大数据的预测功能,深化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为政府部门管理决策和各类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更加完善的数据服务,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农业农村数据历史长、数量大、类型多,随着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与农业产业全面深度融合,正成为现代农业新型资源要素。与此同时,农业农村数据长期存在底数不清、核心数据缺失、数据质量不高、共享开放不足、开发利用不够等问题,亟待解决。《意见》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应用驱动,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先易后难、逐步推进,上下联动、社会众筹”原则,立足我国国情和现实需要,利用5~10年时间,努力实现农业数据的有序共享开放,初步完成农业数据化改造。
《意见》明确了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五大基础性工作和十一个重点领域,即夯实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数据共享开放、发挥各类数据的功能、完善农业数据标准体系、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等五大基础;突出支撑农业生产智能化、实施农业资源环境精准监测、开展农业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强化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实现农作物种业全产业链信息查询可追溯、强化农产品产销信息监测预警数据支持、服务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数据资源共享、满足农户生产经营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农业管理高效透明等11个重点领域。
为确保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扎实推进、取得实效,《意见》对实施进度作出安排,同时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切实落实责任、推进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投入和发展机制、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健全规章制度,形成覆盖全面、业务协同、上下互通、众筹共享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格局。(来自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我国第一部《中国品牌农业年鉴》正式出版
由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第一部品牌农业类年鉴——《中国品牌农业年鉴》(创刊卷)于近日正式出版。该年鉴分为特载、权威发布、地区巡礼、展览展示、品牌促进、法律法规与规范性文件、理论探讨、区域公用品牌(选登)、品牌主体(选登)、统计资料、大事记等16部分内容,全面、翔实地记载了我国品牌农业发展历史,总结了成绩和经验,充分展示了我国品牌农业的丰硕成果,全书近100万字。
12月30日,在《中国品牌农业年鉴》首发座谈会上,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中国品牌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主任朱保成指出,随着“四化”同步、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农业领域掀起了品牌化热潮,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的农业品牌产品,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的一大亮点。该年鉴的编撰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转变”和大力培育食品品牌、加强品牌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系统全面记载我国在品牌农业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理论创新、经验总结、成果展示,宣传、引导和推动我国品牌农业建设发展。该年鉴具有决策咨询、信息交流和史料积累的重要作用,将为政府部门在品牌农业建设中发挥推动作用、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协会发挥桥梁作用提供参考。(摘自中国农业信息网)
2015年版《中国兽药典》定稿会在京召开
12月14~15日,第五届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听取了第五届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2015年版《中国兽药典》草案。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会议并讲话。
于康震指出,2015年版《中国兽药典》编制工作成绩显著。兽药典是兽药标准体系的核心,也是一个国家兽药科技、产业发展和兽药监管水平的综合体现。2015年版兽药典的编制工作,从2011年12月份全面启动到目前基本完成修订,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的精心组织,各省级兽药监察所以及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全体委员脚踏实地,认真调研、积极工作。2015年版《中国兽药典》倾注了第五届兽药典委员会各位委员的大量心血,凝聚了广大专家学者的共同智慧,更加符合目前兽药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需要,更具兽药标准的前瞻性和导向性。
于康震强调,兽药标准是兽药监管的重要技术基础,兽药标准制修订工作是法律设定具有强制力的政府行为,从事兽药标准工作的专家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工作,不断提高兽药标准工作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规范性。一要把好标准遴选、内容表述和国际标准的引用“三道关”。二要及时总结编制工作经验,不断改进标准管理工作。三要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兽药标准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四要按照“早筹划、早安排、早动手”的原则和“有所借鉴、有所完善、有所提高、有所突破”的要求,提前谋划2020年版《中国兽药典》编制工作。
2015年版《中国兽药典兽药典》由一、二、三部组成,各部自成体系,均由凡例、正文品种和附录组成,共收载正文品种1640个,附录284个。与2010年版《中国兽药典》相比,收载品种明显增加,标准体例更加完善,标准内容更加切合临床使用和监管的需要,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安全性更有保障,规范性引导更加突出。本次会议标志着2015年版《中国兽药典》编制工作已圆满完成。(摘自中国兽药信息网)
研究认为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可能引发人流感流行
12月29日,据新华网消息,由中国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欧亚类禽H 1N 1猪流感病毒已获得感染人的能力,是引起下次人流感大流行可能性最大的病毒,应予以高度重视。
猪是流感病毒的重要宿主。猪群中主要流行两种H 1N 1流感病毒,分别为经典H 1N 1猪流感病毒和类禽H 1N 1猪流感病毒。经典H 1N 1猪流感病毒1918年进入猪群,通过长期进化重组,于2009年在北美进入人群并引发全球人流感大流行,被称为甲型H 1N 1流感。类禽H 1N 1流感病毒1979年在欧洲由禽类传入猪群,随后在欧洲和亚洲很多国家的猪群中流行,在欧洲和中国都有人感染发病的报告,其中在中国有一个死亡病例。
陈化兰研究团队28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2010年以来,他们对猪流感进行了系统监测,从3.6万多头猪中分离出228株流感病毒,其中139株是类禽H 1N 1猪流感病毒,说明类禽H 1N 1猪流感病毒在中国的猪群中广泛存在。
陈化兰等人对这些病毒进行系统的遗传学和生物学研究发现,类禽H 1N 1猪流感病毒在遗传学上形成多样性,所有病毒都已获得感染人的能力,大多数病毒具备了在人群中高效传播的能力,而目前使用的人流感疫苗和人群现有免疫力不能针对这些病毒为人体提供足够保护。
从动物实验结果看,类禽H 1N 1猪流感病毒的致病力与2009年引发甲型H 1N 1流感的病毒类似。
陈化兰说,通过对动物中的主要流感病毒H 1N 1、H 3N 2、H 5N 1、H 7N 9、H 9N 2及类禽H 1N 1猪流感病毒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比较,他们认为,“类禽H 1N 1猪流感病毒是引起下次人流感大流行可能性最大的病毒,应予以高度重视”。
过去100年里,动物流感病毒直接或间接先后导致全球4次人流感大流行,分别是1918年的H 1N 1大流感、1957年的H 2N 2大流感、1968年的H 3N 2大流感和2009年的H 1N 1甲流。(摘自新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