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瘟的病原、临床表现与防控措施

2016-02-21李一经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病鸭鸭群肌肉注射

崔 杨,李一经

(东北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学院,哈尔滨 150030)



鸭瘟的病原、临床表现与防控措施

崔杨,李一经

(东北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学院,哈尔滨 150030)

鸭瘟也叫作鸭病毒性肠炎,还可称为大头瘟,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是鸭、鹅以及多种雁形目的动物容易发生。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对养鸭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本文组要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介绍疫苗免疫和发病后的处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鸭瘟;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疫苗免疫;治疗

1 病原

鸭瘟病毒是疱疹病毒属,只具有1种血清型,病毒粒子为球形,直径大约在80~12nm,具有囊膜,没有血凝性。病鸭的各组织器官中都含有病毒,其中脑、脾脏、泄殖腔、肝脏等组织含有较高水平的病毒,其主要侵害机体官免疫器官,即胸腺、法氏囊、脾脏。另外,在发病的不同阶段,不同组织含有的病毒浓度也存在差异。该病毒对氯仿和乙醚敏感。在37℃条件下,对病毒使用胰脂肪酶、胰凝乳蛋白酶、胰酶进行处理,经过18h才能够使其活力明显减弱或者失活;而使用纤维素酶、溶菌酶、RNA酶、DNA酶进行处理则对病毒没有任何影响。另外,该病毒具有较弱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如在夏季直接照射阳光持续9h就能够使其灭活;在50℃下加热90~120min或者56℃下加热10min,都会影响其感染能力;在80℃温度下加热5min后就会发生凋亡。该病毒对常用的消毒剂都比较敏感,用5%生石灰处理30min也能够使其灭活。但是该病毒对低温和冻干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20~-10℃条件下保存1年依旧具有致病力。

2 流行病学

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携带病毒和患病的水禽,如处于潜伏期的鸭、鹅和野生带毒禽类都能够作为该病的传染源,而病鸭经过治疗痊愈后大约100d依旧处于带毒期,也可作为该病重要的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水平传播,即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运输工具和其他用具等都是传播该病的主要媒介。任何品种、日龄和性别的鸭、鹅都非常容易感染该病,但具有不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家鸭暴发该病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能够达到60%~100%。鸭瘟在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通常在夏、秋季节比较容易发生。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且流行速度较快,往往呈流行性出现。对于初发病地区,通常经过2~6星期就能够使整个鸭群发病,而常发病地区通常需要经过2~3个月左右。

3 临床症状

该病具有2~4d的潜伏期,典型症状是病鸭眼睑发生水肿,并开始流泪。发病开始阶段,病鸭眼部有浆液性分泌物流出,之后有脓性或者黏液性分泌物流出,黏湿眼部周围的羽毛,导致眼睑发生黏连而无法张开。症状严重时,病鸭眼睑明显水肿或者翻出,能够看到眼结膜发生充血或者点状出血,甚至还会形成溃疡,还有一些病鸭头颈部会发生肿胀。病鸭开始时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者停止采食,但增加饮水,两翅下垂,缩颈;两腿发软,虚弱无力,很难正常行走,甚至只能够卧地,即使强行进行驱赶,也只能两翅扑地进行行走,且很快再次蹲伏在地上。病鸭拒绝下水活动,即使对其进行驱赶强迫下水,也会很快再次回到岸上。病鸭鼻腔有稀薄或者黏稠的分泌物流出,很难正常呼吸,发出嘶哑的叫声,部分还会出现咳嗽的症状。病鸭发生下痢,且排出灰白色或者绿色的稀粪。泄殖腔黏膜发生充血、水肿、出血,症状严重时黏膜甚至会外翻,并覆盖有黄绿色的假膜,很难将其剥离。病鸭通常发病2~5d后死亡,病程较慢时会有所延长,可能超过1星期。病程通常持续2~6星期。

4 防控措施

鸭饲养过程中,要适当增加多种维生素,并适时对其采取预防接种。一般雏鸭在5日龄左右进行第一次免疫,25日龄左右进行第二次免疫,产蛋前进行第三次免疫。通常使用安全有效的鸭瘟鸡胚化弱毒活疫苗,大于2月龄的鸭可按照使用说明中规定的用量,通过添加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然后给每只肌肉注射1mL,经过3d就能够产生免疫力,且免疫期能够持续9个月。对于小于2月龄的雏鸭,使用时在腿部肌肉注射0.25mL,免疫期能够持续1个月左右,但是在3月龄需要进行重复注射,每只用量1mL,这样才能够确保其获得稳定的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当地的疫情对鸭瘟弱毒疫苗的接种时间进行适当调整,但要确保在70日龄内必须进行第一次免疫。如果该地区流行发生鸭瘟,商品蛋鸭可在20~30日龄肌肉注射1~1.2倍剂量的疫苗,70~80日龄再肌肉注射1.5倍剂量,如果采取两年饲养,要间隔9个月后再肌肉注射1.5倍剂量,最好能够在强制换羽前10~14天进行疫苗免疫;如果该地区没有流行鸭瘟,可只在60~70日龄肌肉注射1次1.5倍剂量的疫苗即可。

只要发生该病,要立即对整个鸭群进行全面免疫,即采取完全封锁、隔离、彻底消毒和紧急预防接种等有效措施。鸭舍及周围环境要彻底打扫、清洗干净,然后使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确保将病原微生物彻底杀灭,被污染的器具必须进行彻底消毒,且经过1~2个月才能够再次使用。另外,发病鸭群要停止放养,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还要禁止调出或者出售。对于病死鸭要采取无害化处理,即进行深埋或者焚烧等。对于发病的鸭群,如果体温低于42.5℃,可紧急接种鸭瘟疫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016-01-11

崔杨(1984-),女,本科,在读硕士研究生,助理兽医师。

李一经(1960-),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预防兽医学。

S858.32

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4-0094-01

猜你喜欢

病鸭鸭群肌肉注射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浅析鸭传染病的鉴别与治疗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安徽六安地区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并发细菌感染初报》图版
鸭传染性鼻炎的诊治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