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蓝眼病的流行、诊断及防控

2016-02-21苏宏松钟桂海杨文祥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兴化市眼病血凝

苏宏松,钟桂海,杨文祥

(1.江苏省兴化市林湖畜牧兽医站,江苏 兴化 225751;2.江苏省兴化市昌荣畜牧兽医站,江苏 兴化 225734;3.江苏省兴化市畜牧兽医站,江苏 兴化 225700)



猪蓝眼病的流行、诊断及防控

苏宏松1,钟桂海2,杨文祥3

(1.江苏省兴化市林湖畜牧兽医站,江苏 兴化 225751;2.江苏省兴化市昌荣畜牧兽医站,江苏 兴化 225734;3.江苏省兴化市畜牧兽医站,江苏 兴化 225700)

蓝眼病(BED)是由蓝眼病副黏病毒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临床特征表现为仔猪中枢神经紊乱、角膜混浊、发蓝和公、母猪的繁殖障碍。该病主要危害新出生的仔猪和乳猪,对断奶仔猪、育肥猪和成年猪危害较轻。亚临床感染猪是蓝眼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以预防为主。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包涵体检查、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ELISA等。现从病原特点、流行病学、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和防控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猪;蓝眼病;流行;诊断;防控

1 病原

蓝眼病的病原体为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黏病毒属中的蓝眼病副黏病毒(BEP)。病毒粒子与其他副黏病毒相似,呈多形性,一般近似球形,很少呈丝状。病毒粒子大小相差悬殊,从135~148nm到257~360nm。

该病毒对乙醚、氯仿、甲醛、β-丙内酯敏感,在常规浓度下即可使蓝眼病副黏病毒灭活。福尔马林可消除BEP的复制特性和血凝特性。

蓝眼病副黏病毒可在猪肾、猪睾丸、牛甲状腺、牛胚胎、猫肾、仓鼠等单层细胞上生长,并产生细胞病变。细胞病变开始于接种后24~48h,5~7d充分表现。细胞病变包括单个细胞变圆、形成胞质小泡和合胞体,细胞死亡脱落后形成小的蚀斑。

鸡、豚鼠、小鼠、大鼠、仓鼠、兔、马、猪、鸭、猫、犬和人类的各种血型的红细胞,均可用于BEP的血凝试验。这种血凝在37℃条件下,30~60min可自行脱落。

2 流行病学

亚临床感染猪是蓝眼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似乎是通过鼻镜与鼻镜的接触在感染猪与易感猪之间接触传播。还可通过人员、交通工具、飞禽和风进行传播。虽然在睾丸、附睾、前列腺和尿道球腺发现有病毒,但蓝眼病副黏病毒能否通过精液传播还未确定。

猪是已知自然感染蓝眼病副黏病毒,惟一具有临床症状的动物。可以试验感染蓝眼病副黏病毒的鸡、小鼠、大鼠、仓鼠、兔、猫、犬,均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兔、猫可以产生抗体。

猪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可维持终生,然而在易感后代猪和引入易感猪的猪场,该病可以复发。间断有易感后代猪出生的猪场,可周期性地出现病例。

3 症状

蓝眼病可发生于商品猪场的任何地方,但首先出现于产仔房,而且猪表现出中枢神经症状和高死亡率。与此同时,一些断奶仔猪或育肥猪发现有角膜混浊。初次发病一旦好转,不会再有新的病例出现,除非引入新的易感猪。临床症状取决于猪的年龄和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各年龄段的猪发病时临床症状表现都不一样。

2~15日龄的猪最易感[1]。有些仔猪常突然虚脱,出现神经症状,侧卧于地,骤然死亡。但一般情况是先发热,被毛粗乱,弓背,然后逐渐出现运动失调、后肢强直、肌肉痉挛,姿势异常(如犬坐样)。有的仔猪在出现症状前2天会有厌食现象,但有时病猪可行走但无厌食现象。驱逐时,一些患猪常表现异常兴奋、尖叫,走路摇晃。有些仔猪眼睑水肿和流泪,眼睑常被分泌物粘连在一起。约有1%~10%发病仔猪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性角膜混浊。一般仅有角膜混浊,而无其他临床症状的常可自愈。

疾病暴发期间所产仔猪,同一窝内有20%~65%的仔猪会受到感染。受到感染的仔猪发病率为20%~50%,病死率可达90%[2]。从发病起直到死亡可一直持续2~9周。

30日龄以上的猪感染后,一般表现一过性地厌食、发热、打喷嚏。不常见神经症状,若出现神经症状则表现精神不振、运动失调,偶见晃头。30日龄以上的猪感染率仅为1%~4%,且死亡率很低。

母猪感染该病毒后大多无明显的症状,有的出现繁殖障碍,有的出现死产胎或者是木乃伊胎。母猪繁殖障碍可持续2~11个月,一般为4个月。疾病暴发期间,妊娠母猪的返情率增加,产仔率降低,断奶后至交配的间隔延长。小母猪偶尔也发生角膜混浊。

种公猪和其他成年猪一样,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但有时可见到轻微的厌食和角膜混浊。29%~73%的种公猪表现为暂时性或永久性不育,睾丸和附睾发生水肿,异常精子增多,精子活力下降。病情严重的种公猪表现性欲缺乏。

4 病理变化

4.1剖检变化

患猪没有特征性的变化,一般可见尖叶性肺炎,膀胱积尿;脑充血,脑脊液增多;结膜炎、角膜炎、不同程度的角膜混浊;公猪可能会有睾丸炎、水肿等症状。

4.2组织病理学变化

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集中于脑和脊髓,丘脑、中脑和大脑灰质呈非化脓性脑炎变化。只呈散在性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形成血管、神经套;神经元坏死,神经元胞质内出现包涵体。眼睛的病变主要表现为角膜混浊。公猪睾丸生殖上皮变性等。

5 诊断

5.1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脑炎,角膜混浊,公、母猪繁殖障碍及病理变化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若作出确切诊断,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5.2实验室检查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包涵体检查、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ELISA等。病料采集:采集发病仔猪的丘脑、中脑和大脑作触印片或石蜡切片。采集发病仔猪的丘脑、中脑、大脑、脊髓等制作1∶10组织悬液,用于抗原检查。试验方法:①包涵体检查:特征性包涵体可出现于丘脑、中脑和大脑。取丘脑、中脑和大脑作触印片或石蜡切片,以Giemsa染色,显微镜观察。如在神经元胞质内出现包涵体,即可建立诊断,这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②荧光抗体染色:取小脑、大脑,按常规制作触印片或冰冻切片,以荧光抗体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出现特异性荧光者,即可判为阳性。

6 防治措施

国内种猪交换或购入种猪时,必须要明确供方猪场疫情,并确认无此病。对确定所引猪只应进行血清学检查,阴性者方可引入。引入后仍需隔离饲养3~4周,并再次进行血清学检查,确认健康无病者方可混群饲养。

国外用细胞培养和鸡胚增值BEP,已制成油苗或氢氧化铝佐剂苗用于该病的预防,国内尚无商品化疫苗供应。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营养水平,减少应激因素可降低死亡率。同时做好猪场的环境管理,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禁止外来人员和车辆的出入及在场内的流动,以减少发病的不利因素。制定严格的消毒防疫制度,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防止鸟、兽及野鼠侵入猪场,及时清理废弃物和病死猪尸体。

[1] 鲁春霞,王士栋.猪蓝眼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6(06):74.

[2] 刘建,汤德元,李春燕,等.猪蓝眼病研究进展[J].猪业科学,2012(9):94.

2015-11-13

苏宏松(1963-),男,江苏兴化人,大专,兽医师。

S858.28

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4-0083-02

猜你喜欢

兴化市眼病血凝
兴化市为企业复工复产系好“安全带”
兴化市拧紧瓶装液化气生产使用“安全阀”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九 得了眼病,是热敷还是冷敷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八 看眼病,有急也有缓
做月饼
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2种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的评价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