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奶牛生产瘫痪的病因分析与防治

2016-02-21杨东生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病因分析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杨东生

(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七星泡农场畜牧科,黑龙江 黑河 161435)



浅述奶牛生产瘫痪的病因分析与防治

杨东生

(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七星泡农场畜牧科,黑龙江 黑河 161435)

摘要:生产瘫痪是奶牛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日粮中钙、磷比例失调引起。摄入钙、蛋白质较高的高产奶牛,其甲状腺调节功能减弱,也可引起发病。本文通过对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养殖户和技术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奶牛;生产瘫痪;病因分析;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或低钙血症,是奶牛分娩前后易发的严重代谢性疾病。该病发生无季节性,一旦患病将大大降低奶牛生产性能,缩短奶牛的生产年限,而且还会增加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对奶牛健康造成巨大危害,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健康发展。

1发病原因

低血钙:处于干奶期的母牛,甲状腺功能水平降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大大减少,影响动用母牛骨钙的能力,母牛血钙浓度急剧下降;母牛妊娠末期,胎儿生长迅速,个体不断增大,占据腹腔大部分空间,导致胃肠等消化器官受到挤压,胃肠正常消化功能受到影响,肠道吸收钙的数量显著减少;母牛分娩前期大脑皮质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后期大脑皮层转为抑制状态,引起脑部暂时性缺血,甲状旁腺的功能受到影响,激素分泌量降低,引起体内钙水平失衡。另外,镁在钙代谢途径中具有调节作用,低血镁时机体从骨骼中动员钙的能力降低,从而可能诱发生产瘫痪[1]。

脑皮质缺氧: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生不仅仅是简单的血钙降低,很可能是脑皮质缺氧所致[2]。奶牛分娩前,腹压增大,乳房肿胀,静脉血回流受到影响。分娩后,胎儿排出,腹压下降,腹腔器官被动充血,导致头部血液量减少,血压下降,引起中枢神经暂时性贫血、缺氧并出现机能障碍。同时致使大脑皮层发生延滞性抑制,影响对血钙的调节。

2临床症状

典型症状:病程初期,奶牛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反刍消失,排粪排尿行为停止,产乳量明显下降,精神沉郁,四肢无力,后肢交替负重站立,不喜走动,随病程发展奶牛卧地不起,四肢屈于躯干下,头弯向胸的一侧,即使人为将头拉直,但松手后又呈向胸部弯曲的姿势。病程后期奶牛意识消失,瞳孔发散,角膜干燥并浑浊,心跳加快,呼吸深而慢,后肢、骨盆、头部及咽等部位发生麻痹,体温35~36℃甚至更低。病牛死前多处于昏迷状态,少数病例死前会出现痉挛性挣扎。

非典型症状:多在分娩前后发生,该型症状除瘫痪外,可见头颈姿势不自然,伏卧时由头部至鬐甲呈轻度“S”状弯曲;病牛体温正常或稍低,精神极度沉郁,食欲废绝,各种反射有所减弱,病牛行动困难,步态摇摆,勉强站立。

3治疗方法

钙制剂疗法:病牛及早静注5%氯化钙溶液300~400mL或10%葡萄糖酸钙300~500mL。葡萄糖酸钙溶液可以采用腹腔注射或者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时应采取多点注入,每点注入50mL,注射8~12h后,病牛若没有好转可重复注射。如果病牛伴有严重的低磷酸盐血症时,可以静注15%磷酸二氢钠200~300mL。血镁含量低时,可用25%硫酸镁溶液50~100mL静脉或皮下注射。使用钙制剂时,注射要缓慢,特别是氯化钙刺激性较大,更应注意。心脏功能不良的患牛,可采用小剂量多次静脉注射的方法。钙制剂疗法一般不超过3次,如3次均不见效,则说明钙制剂疗法没有作用,继续注射会引起副作用。

乳房送风法:钙制剂疗法效果较差的可采用乳房送风法,疗效优于钙剂。先将病牛的乳房、乳头进行消毒,再将乳房内乳汁挤净,让其呈侧卧,用乳房送风器的导管缓慢插入乳管内,将空气连续打入乳房内,4个乳区均打满至乳房皮肤皱襞胀平为止。然后用纱布将乳头轻轻扎紧,防止空气逸出,经过1h后,将纱布条解除。如果症状缓解,说明此法有效,可在6h后重复进行1次。采用此法治疗时,一定要控制送风量,打入空气不够则没有效果,打入空气过量会使腺泡破裂,发生皮下气肿[3],引起泌乳量下降。

对症疗法:由生产瘫痪继发的其他疾病,需进行有效的对症治疗。如严重臌气,必须穿刺瘤胃放气;胃肠功能不正常,可用健胃药;中毒和心衰可用500mL 25%葡萄糖溶液、1500mL复方生理盐水、10mL 20%安钠咖混合静脉注射。

4预防措施

产前2周给母牛饲喂低钙高磷饲料,干奶期母牛每日钙摄入量在60g以下,调整饲料结构比例,增加精料量,减少豆科植物干草和豆饼的饲喂量。分娩前将钙摄入量提高到每日125g以上,分娩后应立即注射钙制剂。母牛分娩后不应立即挤奶,可在产犊后3~4h进行初次挤奶,但不能挤净,此后逐渐增加挤奶量。产前3~5d至分娩后3 d内,静脉注射20% 葡萄糖酸钙、25%葡萄糖液各500 mL, 每日1次。

参考文献:

[1] 郭二兵, 刘国信. 奶牛生产瘫痪的综合防治[J].中国乳业, 2011, (03): 34-36.

[2] 陈北亨,王建辰.兽医产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562-569.

[3] 刘长松. 奶牛疾病诊疗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5-48.

收稿日期:2016-04-05 修回日期:2016-04-08

作者简介:杨东生(1978-), 男,山东肥城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家畜的疾病治疗和疫病预防。

doi:10.19369/j.cnki.2095-9737.2016.07.097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7-0104-01

猜你喜欢

病因分析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神经内科100例头晕患者影响因素研究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