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分析
2016-02-20董晓鸽
董晓鸽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172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86例。对照组患者行经宫腔镜引导输卵管疏通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术后并发症及妊娠。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妊娠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效果明显, 能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率,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宫腔镜;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080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造成女性不孕的首要因素, 女性受到各类因素影响使得宫腔出现阻塞, 由此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妊娠。伴随腔镜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对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具有较为明显应用价值[1]。本文选取172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 分析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2月~ 2015年2月172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86例。患者均应用输卵管造影确诊, 排除内分泌异常及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导致的不孕患者[2]。观察组患者年龄23~36岁, 平均年龄(27.5±3.7)岁, 不孕时间1.5~6.0年, 平均不孕时间(3.5±1.2)年;其中原发性不孕10例, 继发性不孕7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37岁, 平均年龄(28.6±4.0)岁, 不孕时间1.6~7.0年, 平均不孕时间(3.3±1.3)年;其中原发性不孕12例, 继发性不孕74例。两组患者年龄、不孕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 先经腹腔镜探查, 确定子宫具体形状、大小与输卵管及卵巢状况, 由此确定最佳治疗方案。随后经宫腔镜引导实施输卵管插管疏通术, 扩张宫颈, 放置宫腔镜, 寻到输卵管开口, 插入医用导管, 通过加压注入混合药液疏通输卵管, 在整个手术操作中均需动作轻柔。对照组患者均应用常规宫腔镜引导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 方法与观察组宫腔镜操作相同。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常规抗感染处理。术后3个月, 经输卵管造影检查观察输卵管是否通畅;随访12个月, 记录患者受孕情况。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输卵管通畅率, 观察术后并发症如阴道出血、腹部疼痛、感染的发生率;对比两组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总妊娠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发生阴道出血、腹部疼痛、感染率与对照组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妊娠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妊娠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经宫腔镜下插管对输卵管梗阻患者进行治疗的优势明显, 经直视操作, 具有较高准确度;经导管加压注液, 可以使得输卵管腔内具有较高压力, 促使粘连分离;导管未受到损伤时可直接疏通梗阻, 具有明显效果[3]。但此方法存在明显局限性。远端梗阻疏通效果低于近端疏通效果, 一般认为与输卵管内治疗液压力梯度下降及导管伸及距离存在相关性, 且远端梗阻疏通后极易发生宫外孕。临床研究显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梗阻部位只是孔状疏通, 并未将梗阻完全打开, 导致伞部捡拾卵子及卵子运送均受到不良影响。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可以有效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腹腔镜在应用中可以对输卵管具体情况进行准确评价, 促使合理治疗方案的确定, 而且按照美蓝液膨胀位置, 可以确定输卵管梗阻处;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经腹腔镜直视, 使得操作更为准确[4]。
在本文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术后妊娠率及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存在明显优势, 应用腹腔镜时可以保持较为理想视角, 使得盆腔内视野具有较高清晰度, 且可进行放大, 可详细观察到输卵管结构及组织关系等, 对于临床治疗具有促进作用, 有效改善预后。经宫腔镜直视操作, 具有较高安全性及可靠性, 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总之, 应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效果明显, 可以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率,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国华, 朱虹, 林爽.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疗效观察.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8(2):163-164.
[2] 巩春梅.宫腹腔镜联合治疗38例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8):25-26.
[3] 李凤玲, 谭慧珍, 何浏铭, 等.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 14(5):937-939.
[4] 赵菊芬, 杨柳风, 李茜, 等.宫腔镜联合检查与标准腹腔镜检查在不孕症中的临床评价.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2):297-298.
[收稿日期:201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