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杂视角下的文化身份
——跨文化传播学诠释学派文化身份理论

2016-02-20董海滨

关键词:克特利尔跨文化

董海滨

(西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新闻传播学研究】

复杂视角下的文化身份
——跨文化传播学诠释学派文化身份理论

董海滨

(西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受社会心理学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启发,跨文化传播学将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发展为一个基本理论概念。唐纳尔·卡鲍尔(Donal Carbaugh),玛丽·简·考利尔(Mary Jane Collier)以及麦克尔·海克特(Michael Hecht)是三位研究文化身份的跨文化传播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诠释学派学者(interpretive scholars),其理论主要强调了身份认同过程中传播的中心性,身份演绎中自我和社会环境的动态互动性,以及由多重性、多维度、多变性组成的身份复杂性。总结梳理了这三位主要学者关于文化身份的理论,并进一步反思文化身份的复杂性。

文化身份;跨文化传播学;诠释学派;复杂性

身份(identity)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人对自我的遐想和思辨,如老子《道德经》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孔子《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苏格拉底把自我抽象虚拟为灵魂的意义;柏拉图进而将灵魂整体分成三层:思维(logos)、情绪(thymos)、欲望(eros);亚里士多德强调灵魂乃自我的第一现实性,是自我的一种常规活动;释迦牟尼曾告诉其弟子自我就像夜色中一把不断环绕旋转的火炬,映衬着黑暗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熠熠生辉的光环。

西方近现代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许多学者都很看重自我在人类理智和情感体系中的核心影响,围绕着自我概念发展了很多理论,例如大卫·休谟 (David Hume) 的自我捆束理论(bundle theory of self),尼采强力哲学里的超人概念,弗洛伊德的原欲(libido)说里的本我(id)和自我(ego),西美尔(Georg Simmel)的陌生人(stranger)和边缘人(marginal man)概念,米德 (George Herbert Mead)符号人际互动主义(symbolic interactionism)中的自我等等。身份(identity)是对自我进一步抽象概念化的结果。社会心理学家塔杰菲尔(Henri Tajfel)创建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 or SIT),强调个人身份感中对社会或族群的归属感以及社会分类对身份感形成的影响[1]。

受SIT启发,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一个传播学的学科分支,非常关注身份,特别是文化身份,对人际关系和社会期望的影响。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关注研究对象生活现实和心理世界的诠释学派学者(interpretive scholars) 特别青睐身份这个概念。本文旨在总结梳理跨文化传播研究诠释学派的三位主要学者关于文化身份的理论。

一、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对文化身份的定义

不同文化语境中身份与传播间的关系是跨文化传播学所关注的一个核心议题[2]。一些学者将身份定义为以文化归属感为基础的自我概念[2]。文化归属感一方面指个人认同,另一方面为社会归类,是两方面共同作用形成的[3]。有学者认为身份就是在文化语境中,在传播活动中被表演的自我[4][5][2]。身份认同就是在个人认同(avowal)和社会归类(ascription)的互动中演绎身份的过程[3][5][6],是一个可被培养、管理、商定以及延展的传播心理过程,总是动态和复杂的[6][7][8][9]。这种将身份概念化为一种传播过程的理论构建,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主体在跨文化语境中,通过话语互动演绎文化身份认同,体现群体文化特征和心理状态。

在跨文化传播学范畴里,对身份和身份认同的研究主要以特定文化群体内共有的常识、符号、价值观为身份的本质特征[2]。文化身份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于不同文化的语言代码、符号系统、社会常规等具体文化特性中。通过这些具体文化特性,诠释学者试图描述,在一定历史背景中,社会政治条件下,文化身份之个人认同和社会归类的辩证特征[10][11][12][13][14][15][16]。

二、美国跨文化诠释学派研究文化身份的代表理论家

根据布莱德福·豪尔[3]的观察和总结,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在学科范式(paradigm)上大约可分三类:①社会科学实证研究(social science);②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larship);③诠释学派(interpretive studies)。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主要以量化手段为方法基础,将文化视为独立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s),如民族、国家、地域等社会分类体系,关注不同文化在行为模式上的差异,通过统计调查和心理学实验验证假设性命题(hypothesis)。批判学派深受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影响,强调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以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为主要方法,追求社会公正,为受霸权体系压制的少数族裔发声。诠释学派起源于芝加哥学派的符号互动(symbolic interactionism),以民俗学社会文化观察为主要方法,致力于深入被调查人群社区的主体心理,注重社会文化语境对传播行为的时刻影响。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中,或许由于方法论和学科前提上较少限制,诠释学派的理论建构较为活跃。唐纳尔·卡鲍尔(Donal Carbaugh),玛丽·简·考利尔(Mary Jane Collier)以及麦克尔·海克特(Michael Hecht)是三位研究文化身份的跨文化传播学者,其理论主要强调了身份认同过程中传播的中心性,身份演绎中自我和社会环境的动态互动性,以及身份的多重性、多维度、多变性。因此,诠释学派文化身份理论或许更接近身份的原本复杂性,能在高层理论架构上指导其他两个范式的具体研究,尽管这种多维多变的复杂理论体系本身暂时还缺乏系统性。

上述三位学者文化身份研究都有不同的侧重。卡鲍尔从个体出发研究不同的生理、心理、互动、语境因素对身份的影响;考利尔强调在冲突、不平衡权力架构、跨文化联盟的具体情形中,人们如何通过传播行为管理文化身份;海克特把研究中心放在表现身份的传播沟通行为上。以下对三位学者文化身份理论分别作进一步的总结。

(一)卡鲍尔的身份维度

卡鲍尔[4][17][18]在对具体文化和社会场景的民俗学研究和叙事分析中强调传播、身份、文化间的内在联系[4][17][18][19]。卡鲍尔将身份当作一种在具体文化场景中被表演出来的传播行为,并以此为基本理论框架观察总结在各种美国文化场景表现出的美国式人格构成。在卡鲍尔的概念体系中,身份蕴含于一种使主体在各种社会情景中扮演不同角色的“中间人(agent——社会存在)”观念中。他把这种中间人属性等同于身份的三种维度:个体(individual——作为最小社会单元的生物存在);自我(self——心理存在);人物(person——文化存在)。在个体层面,身份指人思考和行动的生理神经反应。在自我层面,身份是通过社会建构形成的,是在各种社会场景和关系网中发生各种心理活动的结果。在人物层面,身份是在全球化背景中通过各文化互动沟通而形成的,是文化的产物。卡鲍尔[4][17][18]认为各类具体社会场所是发生文化身份认同的舞台,而传播沟通促进身份与相关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

卡鲍尔[18]将身份看作社会文化传播系统的一个维度,一种结果。在不同的语境中,那些生产传递以及那些接受评介传播信息的个体会有不同的定位。因而,卡鲍尔认为研究者应该看重具体的“与生存休戚相关的物质、经济、宗教、政治等条件”。作为人格的自然核心,身份具现于个体差异中,在一定社会语境中,固定于个体的生理存在和心理反应中。因此,他采取一种描述、诠释、对比的方式探究在具体社会情景中有意或自发产生的特别信息文本所蕴含的身份认同的各种模式。总的来说,在卡鲍尔的认识体系里,身份显现于互动性社会话语中。

卡鲍尔对大众场所的民俗学研究将叙事和对话看作能反映身份内涵的文化话语文本,涵盖各种具体场景、传播形式、意义、事件、行为、器械、期限、主题、动机以及价值观等。神奇故事、仪式场合、日常对话,在卡鲍尔的视野中,既能反映具体的生活问题,也能揭示文化身份认同的物质和精神维度。卡鲍尔对美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实地考察确定他审视叙事和文化身份认同之关联的实证基础。卡鲍尔认为研究者可以通过倾听“文化自身讲述”理解文化身份的复杂性。

(二)考利尔的身份复杂性和显性问题

考利尔的文化身份理论[7]旨在揭示人们是如何通过各种形式的话语、互动以及社会结构,在各种不平等的人际语境中管理和演绎文化身份。考利尔认为文化身份在功能、显性、强度以及不同的时空范畴上存在差异。在实地考察跨文化对话的基础上,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考利尔总结出文化身份复杂性的概念。考利尔观察到跨文化对话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是多层面、多因素、受语境限制以及相互关联的。她还认为身份政治和权力关系是研究跨文化身份研究必不可少的方面。不同的政治立场、社会地位和阶级、意识形态、性和性别、种族国家成员身份、宗教及精神归属、机关规范、人际关系以及其他语境因素使对身份标签的使用变得复杂。她还强调并全面阐述了一个关于身份之定位的显性(salience)概念,即一定情景,在一定时空限制中,凸显身份的某一维度或属性。文化身份认同中的立场定位考虑历史和社会的不公对生存在主流文化中的被边缘化的文化群体的决定性影响。考利尔文化身份研究还关注文化联盟和文化冲突调停的议题。

在考利尔的理论体系里,文化不仅是一个在历史中形成的有关符号、意义、规范的传播系统,更是在具体语境化的社会互动中可观察的群体身份的演绎展现。这种考虑动态身份认同的文化概念其内涵更丰富,强调各种语境因素、文化表征以及文化关系的综合作用。考利尔对文化身份认同的定义则强调体现在各种传播形式中的群体意志、定位、价值观,包括存在于公众文本、传媒、艺术、商品的话语信息以及个体对群体行为的理解和群体意志的归属。考利尔在各种跨文化语境中所作的实地考察中明确反思了自己作为一个美国白人女性高级知识分子所具有的身份对自己研究的影响。

考利尔认为文化身份在族群内以及族群间传播互动中形成,具有动态、多样、多重的复杂特性。个体文化身份可能显现于各种国家、种族、民族、阶级、性别/性向、政治、宗教等社会行为中。就个体而言,多种多样的文化身份在不同情境语境中的显现程度(salience)不同,随着时间和互动对象的变化而变化。文化身份动态多样性还表现在其适用面和一般概括性的不同上。自我认同(avowal)和社会归类(ascription)作为文化身份形成的两种过程一般会同时存在,但影响力不同。某种文化身份在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体系内所占的比例或强度取决于具体的传播情境、语境、话题以及传播者与传播对象之间的关系。文化身份在传播中既有内容方面的信息,也有关系方面的信息,两者不尽相同,但密切相关。在以上对文化身份复杂性理论构建基础之上,考利尔进一步通过结合诠释学派和批判学派各自的优势,力图将文化身份研究导向为社会公正服务,揭示表征为父权社会和种族主义的文化压迫的各种恶果。

(三)海克特的身份传播理论(communication theory of identity — CTI)

CTI将身份置于社会互动中,把传播行为视为身份的统一整合方面(Hecht, Warren, Jung, & Krieger, 2005)。海克特[12]为了在一个多重性框架中描述身份的动态特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传播和身份的公理性命题。为描述表现在族群内和族群间传播行为中的美籍非洲裔和美籍墨西哥裔族群文化,海克特和同事展开一系列实证研究,阐明族群间的异同。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将美国符号互动理论传统(symbolic interactionism)[12][20][21]与塔杰菲尔和特纳的社会身份理论——SIT[1][22][23]结合,海克特创建并发展了身份传播理论——CTI。

在CTI理论体系内,身份是传播性的,传播就是身份认同,传播的信息构成并反映身份特征。海克特等确定两条使传播并入身份形成过程的路径。第一条路径,通过社会互动所创造和交换的符号意义,人们感知到身份,因此身份在与自我的关联中形成。信息的产生不仅构成身份认同的知觉基础,而且其本身就是身份的演绎和显现。第二条路径,在与常识体系内的社会分类联系和对抗中,人们形成对身份的社会期望和个人动机。对社会期望和个体动机的感知,不管正确与否,无论荒谬或现实,都会深刻影响一个人的交流方式、修辞策略以及传播的实际效果。

CTI的理论前提还与关于自我的后现代主义观念有关。在海克特看来,身份具有多重性,如个人、演绎、关系、社会层面。身份的这些层面相互关联、相互穿插、相互贯通,形成多重认知框架,体现身份的本质。在个人层面上,身份代表一个人自我概念,即对自我的定义。在演绎层面上,身份在传播中被表演和表达。在关系层面上,身份的关系属性可进一步分为形成构建、认同归属、统一整合(两种或两种以上身份的关系结合可形成新的身份)。社会层面则反映群体成员归属对身份形成的影响。为进一步整合身份的多重性,海克特淡化其间界限,强调这四个层面间的相互交叉和贯通。

以这种四层模式为基础,海克特等[6]还提出18个命题作为CTI的实效前提。针对此研究的既定目标,即构建一个文化身份模式作为网评资料的分析框架,以下我只挑选并讨论其中三个最相关、最明确的命题。

CTI命题之一:“身份是情绪、认知、行为、精神性的”。这个命题表明情绪心理因素在身份感中的重要性。身份认同过程中的情绪性和主观性受个体和社会的感知及行为规范的制约。因此,在管理、商定、演绎个体主观文化身份感时,对社会语境、文化知识、意识形态影响的觉悟至关重要。

CTI命题之一:“身份既蕴含主观的意义,也蕴含社会所赋予的意义”。身份的主观意义主要指一个人的自我概念。身份的社会意义代表社会分类的影响。身份内涵的这两方面一般都是相互融合的,尽管分别对待这两者有助于把握身份的真实意义。也就是说,身份的真实意义既体现于个体视野中,也存在于个体之外的社会环境中。

CTI命题之一:“身份是各种表现于人际对话,在各种文化团体、族群中定义成员资格的符号”。此命题有助于明确此研究所采取的、用于梳理话语文本资料的编码策略(coding strategy)。在大量的文本资料中,通过一种诠释框架,将可反映文化身份的文本梳理归类成一个容易理解的系统,可使我们对身份的多元性有更好的理解。

为检验身份多层间的相互关联,海克特和荣格[5]进一步发展“身份隔阂”(identity gap)的概念,即指身份结构中各层间的差异和矛盾以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四个相互交融的身份层次所形成的矩阵上存在各种身份隔阂。例如,一个人在传播行为中演绎的身份可能与其本人所感知和期望的不同。挫折、沮丧、缺乏安全感有可能就源于各种身份隔阂。

卡鲍尔、考利尔、海克特在当代美国跨文化传播学领域内都被认为是代表性的诠释学派学者[2],同样都以文化身份为研究的基本理论概念,而且都意识到并强调动态多变和结构多重构成文化身份的形态复杂性。这三位诠释学派学者各自的文化身份理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与其他传播学研究范式之间的关系上。卡鲍尔从关注美国普通人普通生活场景进一步转向不同文化对话中体现的文化身份互动,其研究方法一直以民俗学观察(ethnography)和叙事分析(narrative analysis)为主。考利尔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将诠释学派和批判学派结合进一步扩展跨文化传播学关于文化身份的研究。海克特十分明确地将其理论构想导向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与合作者发展并验证了一系列假设性命题,以图进一步丰富他所创立的身份传播理论。

三、结 语

文化身份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中诠释学派的一个核心理论概念。卡鲍尔、考利尔和海克特这三位跨文化传播诠释学派学者就是通过身份和身份认同考察传播和文化间的关系。他们又通过各自独特的理论建构揭示了文化身份复杂性的不同方面。卡鲍尔把身份看作一个具有生物、社会、精神和物质维度的文化和传播中介人。考利尔通过将身份复杂性解构为显性定位议题强调了身份研究的理论复杂性。海克特描述了一个连接身份个体、关系、演绎、社会属性的四层多重结构并以此为据创立CTI 理论体系。在三位学者的视界中,身份的各种属性被整合为一个联系文化和传播的感念体系。

预测文化身份未来研究方向,海克特等[6]认为网上社会互动所形成的虚拟社区或许蕴含更多、更显性、更多元的身份认同实例。网络空间可为人们提供一个方便、独特的交换信息场所。在网上互动环境中,我们能更直接看到更多的人们是如何表演、隐匿、修订、转变他们的身份。由于这样的环境,一般在面对面的传播交流中常被掩饰的身份属性可能变得更加显明。网上匿名环境使信息传播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少受很多限制,从而产生更多、更真实的话语,更如实地反映传播者的实际心态。网上传播还可以超越社会等级和地域限制,而网络内容提供商和信息传播者可以有效引发关于身份政治、意识形态的争论,直接参与各种敏感露骨话题的激烈讨论。海克特等相信运用CTI分析网络信息中的身份话语是对CTI的一种创新性尝试。

上述三位学者虽然强调文化身份复杂性,重视主体政治立场与现实社会权力架构之间所产生的张力对文化身份认同的深刻影响,但他们的具体研究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全球化语境中意识形态对文化身份认同的影响[24][25]。他们的研究对象和场所基本上局限于美国国内以及美国人与其他国家人间的交往。他们的研究动机和终极目标无疑都打上美国主流统治特权阶层的烙印,旨在通过提高美国社会对不同文化的包容而增强美国人的文化自觉,促进美国社会的和谐。这三位学者的研究都没有将普遍存在的社会矛盾和身份政治当作一个首要议题,也没有涵盖因文化身份差异导致的文化战争对全球文化产业结构的深层次影响[26]。这大概与他们本身的族群归属和社会地位,亦即他们自己的文化身份不无关联吧。

[1] TAJFEL H, TURNER J C.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S. Worchel & L. W. Austin (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M]. Chicago: Nelson-Hall, 1986.

[2] MENDOZA S L, HALUALANI R T, DRZEWIECKA J A. Moving the discourse on identit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culture, and resignifications [J].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50(3/4), 312-327., 2002.

[3] HALL B J. Among Cultures: the challenges of communication [M]. 2ndEd., pp. 102. Belmont, CA: Thomson Wadsworth, 2005.

[4] CARBAUGH D. Personhood, positioning, and cultural pragmatics: American dignity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J]. In S. A. Deetz (Ed.), Communication Yearbook, 77, 159-186.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1994.

[5] JUNG E,HECHT M L. Elaborating the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Identity: Identity Gaps and Communication Outcomes [J].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3, 265-283, 2004.

[6] HECHT M L, WARREN J R, JUNG E, et al. The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Identity: Developm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Gudykunst W. B. (Ed.) 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 pp.257-278. Thousands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2005.

[7] COLLIER M J. Theorizing Cultural Identifications: Critical updates and continuing evolution. In Gudykunst W. B. (Ed.) 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 pp.235-256. Thousands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2005.

[8] IMAHORI T T, CUPACH W R. Identity Management Theory: Facework in intercultural relationships. In Gudykunst W. B. (Ed.) 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 (pp.195-210). Thousands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2005.

[9] TING-TOOMEY S. Identity Negotiation Theory: Crossing cultural boundaries. In Gudykunst W. B. (Ed.) 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 (pp.211-233). Thousands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2005.

[10] CARBAUGH D. Toward a perspective o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ntact [J]. Semiotica, 80, 15-35, 1990.

[11] COLLIER M J, THOMAS M. Identity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 interpretive perspective. In Y. Y. Kim, & W. B. Gudykunst (Eds.), Theor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 (pp. 99-120). Newbury Park, CA: Sage, 1988.

[12] HECHT M L. 2002-a research odyssey: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identity [J].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60(1), 76-82, 1993. Retrieved from EBSCOhost.

[13] HECHT M L, RIBEAU S, ALBERTS J K. An Afro-American Perspective on 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 [J].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6, 385-410, 1989.

[14] KATRIEL T. Talking Straight: 'Dugri' Speech in Israeli Sabra Culture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15] PHILIPSEN G. Speaking 'like a man' in Teamsterville: Culture patterns of role enactment in an urban neighborhood [J].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61, 13-22, 1975.

[16] WEIDER D L, PRATT S. On being a recognizable Indian among Indians. In D. Carbaugh (E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ntact [M] (pp.45-64).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1990.

[17] CARBAUGH D. Talking American: Cultural discourse on Donohue [M]. Norwood, NJ: Ablex, 1988.

[18] CARBAUGH D. Situating selves: The communication of social identities in American scenes [M].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19] BROCKMEIER J, CARBAUGH D. Introduction. In J. Brockmeier and D. Carbaugh (Eds.), Narrative and identity: Stories in autobiography, self and culture [M], 1-37.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1.

[20] BLUMER H.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9.

[21] MEAD G H. Mind, Self, and Society [M]. Ed. by Charles W. Morr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4.

[22] TAJFEL H.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behavior [J].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13, 65-93, 1974.

[23] TAJFEL H, TURNER J C.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In W. G. Austin & S. Worchel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M] (pp. 33-47). Monterey, CA: Brooks/Cole, 1979.

[24] DONG Hai-bin. Ideological Complexity Model (ICM): Towards the soul-searching communication [J].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8. (http://www.immi.se/intercultural/nr18/haibin.htm), 2008.

[25] DONG Hai-bin. Identity Discussion: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the ingroup identity differences enacted by one thread of online discussions [J]. China Media Research, 2, 2009.

[26] DENZIN N K. Reading race: Hollywood and the Cinema of Racial Violence [M]. London UK: Sage, 2002.

[责任编辑 赵 琴]

Cultural Ldentific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mplexity:Theories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Interpretive Studi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DONG Hai-bin

(SchoolofJournalism&Communication,NorthwestUniversity,Xi′an710069,China)

Inspired by social identity theory in social psychology,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cholars have embraced and developed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identity into a basic theoretical concept. Donal Carbaugh, Mary Jane Collier, and Michael Hecht are the three prominent interpretiv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cholars, whose theories stress the centrality of identity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the dynamic interactivity between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enactment of identification, and identity complexity of multiplicity, multidimensionality, and fluidit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key assumptions and insights offered by their research and highlights the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their theories for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Cultural identity;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terpretive studies; complexity

2016-01-20

董海滨,男,陕西西安人,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博士,西北大学副教授,曾任教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从事跨文化传播研究。

G206

A

10.16152/j.cnki.xdxbsk.2016-06-021

猜你喜欢

克特利尔跨文化
十三朵玫瑰
“我没错”和“我应该”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我们可是朋友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青蛙赫克特打嗝跳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