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多饮、多尿3年余,骨痛3个月
2016-02-20夏鹏陈适曹欣欣李剑
夏鹏,陈适,曹欣欣,李剑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1内科2内分泌科3血液内科,北京100730
·协和内科大查房·
口干、多饮、多尿3年余,骨痛3个月
夏鹏1,陈适2,曹欣欣3,李剑3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1内科2内分泌科3血液内科,北京100730
Erdheim-Chester病;中枢性尿崩症;多发骨质破坏;多动脉受累
病例摘要
患者男,60岁,因“口干、多饮、多尿3年余,骨痛3个月”于2014年1月22日入住北京协和医院。
现病史
患者于2010年7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每20分钟需饮水1次,每次约200 ml,喜冷饮,伴尿量增多(每日>6 L),夜尿5~6次/d。于当地医院查尿比重1.005~1.008,血钠149.5 mmol/L,余大致正常;行禁水-加压试验后诊为“中枢性尿崩症”,予醋酸去氨加压素(弥凝)0.1 mg每8小时1次口服,口干症状减轻,尿量较前减少。2010年10月于本院查鞍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示垂体后叶短T1信号显示不清,垂体柄略粗(3.5 mm),符合中枢性尿崩症表现。2013年11月患者出现骨骼疼痛,以双下肢明显,无红肿、皮温升高,伴胫骨中段隆起,有压痛,活动后加重,同时出现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8℃左右,伴食欲下降、乏力、体重减轻(近1年体重下降约10 kg)。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0.9×109/L,中性粒细胞70.2%,血红蛋白124.6 g/L,血小板443×109/L;血生化大致正常;尿常规示比重1.010,尿蛋白、尿潜血、尿白细胞、尿糖均正常;便潜血(-);血沉74 mm/h,铁蛋白409.8 ng/ml(30~400 ng/ml);肿瘤标志物检测示CA724 12.8 U/ml(0~8.2 U/ml),甲胎蛋白、CA199、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未见异常;免疫球蛋白、补体、甲状腺功能均正常;睾酮1.66 nmol/L (5.41~30.4 nmol/L),泌乳素10.62 nmol/L(0.18~ 0.82 nmol/L),血清皮质醇206.1 nmol/L(171~536 nmol/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04 pmol/L。右胫X线示右胫骨中段低密度区;双侧胫骨CT示双侧胫骨髓腔密度不均,皮质下多发囊性变,局部骨质破坏。鞍区MRI示垂体后叶显示不清,垂体柄增粗,增强扫描内强化不均匀;与2010年MRI比较,垂体柄较前明显增粗(6.4 mm)。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示扫描范围内多发骨质密度异常及破坏区,氟脱氧葡萄糖摄取增高,考虑骨髓瘤?转移瘤?右胫骨病变处活检(右胫骨穿刺)病理见小条状增生的纤维组织中大量含脂质组织细胞及散在淋巴、浆细胞浸润,局部见少许退变坏死组织及可疑上皮组织。2014年1月以“多饮、多尿、骨痛、发热原因待查”收入本院。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欠佳,排便如常,夜尿3~4次/d,体重近1年下降约10 kg。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患者近3个月出现血压升高。吸烟1包/d×20余年,已戒烟10余年;偶饮酒。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
体温36.8℃,呼吸18次/min,心率90次/min,血压155/9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重指数24.4 kg/m2,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异常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各可触及1个骨性包块,大小约4 cm×2 cm,质硬,压痛(+),局部皮肤水肿。
诊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
常规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9.27×109/L,中性粒细胞72.2%,血红蛋白139 g/L,血小板308×109/L;血涂片示红细胞轻度大小不等,白细胞形态正常,血小板数量及形态大致正常。血生化示血钠144 mmol/L,血钾4.4 mmol/L,血清白蛋白32 g/L,血肌酐68 μmol/L,尿素4.92 mmol/L;总胆固醇5.7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7 mmol/L;凝血(-)。尿常规示比重1.015,白细胞、蛋白、潜血(-);便常规(-)。肿瘤标志物(-);蛋白电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
内分泌功能测定:血清渗透压308 mmol/L,尿渗透压403 mmol/L;甲状旁腺素20.4 ng/L,甲状腺功能正常。性激素检测示泌乳素0.74 nmol/L,睾酮0.739 nmol/L,促甲状腺激素5.4 mU/L,黄体生成素4.94 U/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82 pmol/L。血总皮质醇292.28 nmol/L。
超声心动图:升主动脉及主动脉根部增宽,老年性主动脉瓣退行性变,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室松弛功能减低,左室射血分数74%。
影像学检查:胸部CT示纵隔多发小淋巴结;约T11椎体内点状致密影,骨岛可能;左肾上腺增粗。甲状腺超声(-);腹部超声示双肾盂分离(右肾盂分离0.9 cm,左肾盂分离1.4 cm)。骨扫描示颅骨放射性摄取轻度增高,右第6前肋部位见条状放射增高区;双侧锁骨、左骶髂关节、四肢长骨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以干骺端为著,右胫骨中上段见环形放射性增高区,不能除外组织细胞增多症所致。胸部大动脉MRI示主动脉弓远段及降主动脉全程血管壁明显增厚伴强化;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受累,管腔重度狭窄。CT尿路造影及腹盆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示左侧肾上腺毛糙增粗;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管壁毛糙增厚,腹腔干近段中度狭窄,肠系膜上动脉近段重度狭窄,左肾动脉主干均匀轻度变窄,主肾动脉过早分支,管腔中度狭窄。双侧肾窦内可见边界毛糙的软组织密度影,包绕双侧肾盂肾盏,右肾前唇强化延迟减低。心脏MRI示主动脉弓远段及降主动脉管壁明显增厚伴强化;二尖瓣前瓣增厚,其相连腱索增粗,二尖瓣少量返流;余心脏磁共振平扫+灌注扫描+延迟强化未见明显异常。
病理学报告:右胫骨穿刺标本加做免疫组化,小条状增生的纤维组织中见大量含脂质组织细胞及散在淋巴、浆细胞浸润,局部见少许退变坏死组织,考虑为Erdheim-Chester病(Erdheim-Chester disease,ECD);免疫组化CD68(++),CD1a(-),S100(+/-),CEA(局灶+/-),AE1/AE3(-);活检组织BRAF/ V600E基因检测阳性。
2014年2月18日转入血液科病房,予干扰素α 300万U每周3次治疗,2月25日血液科专业组查房建议将干扰素剂量上调至600万U每周3次治疗。
大查房时情况(2014年4月2日)
患者一般状况尚可,骨痛略减轻,使用干扰素当天有发热,对症治疗可好转,用药期间无明显发热及其他不适。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无特殊,双下肢骨结节较前略缩小。
讨论
放射科王志伟医师
本患者主要影像学检查和异常表现是:(1)鞍区MRI提示垂体后叶短T1信号显示不清,垂体柄增粗,这常见于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对于病因诊断并无特异性提示。(2)下肢X线片、CT平扫可见右胫骨中段低密度区,双侧胫骨髓腔密度不均,皮质下多发囊性变,局部骨质破坏,常见于感染性病变或代谢性骨病。(3)胸部大血管MRI见患者主动脉弓远段及降主动脉全程血管壁明显增厚伴强化,为较为典型的主动脉周围炎表现,与ECD相对特征性的主动脉壁增厚(coated aorta)相符合。(4)CT尿路造影+腹盆CTA示患者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管壁毛糙增厚,依然呈现主动脉周围炎表现;较为突出的是腹主动脉各分支起始处受包绕,腹腔干近段中度狭窄,肠系膜上动脉近段重度狭窄;肾窦内可见边界毛糙的软组织密度影,包绕双侧肾盂肾盏,与本病肾周组织毛糙(hairy kidney)表现相符;此外患者可有腹膜后纤维化表现。(5)心脏MRI示患者主动脉弓远段及降主动脉管壁明显增厚伴强化,符合主动脉周围炎表现;心脏本身可见二尖瓣前瓣增厚,相连腱索增粗,二尖瓣少量返流;余未见明显异常。
内分泌科陈适医师
本患者为中老年男性,慢性病程,最初因“口干、多饮、多尿”等表现就诊于内分泌科。患者每日尿量超过6 L,考虑多尿诊断明确,无高血糖、高钙等渗透性利尿因素,且尿比重不高,故考虑多尿为尿中水增多,即尿崩症。经过禁水试验,患者在血渗透压升高时尿比重降低,故尿崩症诊断明确。尿崩症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前者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所致,后者则是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不足所致,本患者经过加压素试验,予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后尿量减少、尿比重升高,故考虑中枢性尿崩症诊断明确。导致中枢性尿崩症的可能原因包括鞍区肿瘤、感染、创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组织细胞增生症属较少见的原因。但结合患者其他并发症状:(1)骨质破坏:近3个月进行性加重的骨痛,查体可触及双下肢包块,质硬,压痛(+),PET/CT提示全身多发骨质破坏,以四肢骨骼累及为主,骨显像提示下肢长骨干骺端放射性浓聚;(2)全身炎症病变:临床上有发热、消瘦等慢性炎症表现,入院后炎症指标亦升高;(3)血管病变:胸部、腹部等多处影像学检查均提示有动脉周围炎和血管狭窄表现。诊断应考虑类似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等疾病,鉴别诊断包括血液系统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等,因此获取病理资料较为关键。外院右胫骨病灶穿刺活检病理提示为大量含脂质的组织细胞浸润,本院进一步完善免疫组化染色后可见CD68(++),CD1a (-),S100(+/-),CEA(局灶+/-),结合临床考虑ECD诊断相对明确,最终确诊。
血液内科曹欣欣医师
ECD于1930年被Jakob Erdheim和William Chester首次描述,是一种罕见的非LCH,旧称“脂质肉芽肿”,病理基础是富有脂质的组织细胞浸润各器官,常呈现多系统受累。截至目前,全球报道约500例,病因不明。ECD多见于50~70岁(7~84岁),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机制不详,目前已知是一群CD68 (+)、CD1a(-)、S-100(-/+)非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在全身各器官浸润所致,在这些患者中也发现多种因子,如干扰素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升高,近年来比较突出的发现是约50%的患者存在BRAF/V600E突变。ECD的临床表现如下:
一般症状包括发热、乏力、盗汗、体重下降、发育迟缓;这些症状并不特异,但或许可用于评价病情活动程度。
系统受累症状根据受累概率高低依次为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肾脏和腹膜后器官以及皮肤。(1)骨骼系统:约96%患者受累,下肢骨常见(股骨、胫骨、腓骨),典型表现为长骨近骨骺区域对称性硬化性骨病,也可表现为溶骨性改变、骨膜炎;通常伴随其他系统病变。(2)中枢神经系统:约45%~51%患者受累(为29%死因);中枢性尿崩症发生率最高,是本病早期表现,其他症状包括突眼、小脑性共济失调、全垂体功能减低、视乳头水肿等,影像学可呈现垂体柄结节、眶后肿物、脑实质脱髓鞘样改变(T2高信号、T1低信号)。(3)心脏:约75%患者受累,是本病预后不良的首要因素(为60%死因),主要为心包浸润、心肌肥厚、心房肿物,临床上可表现为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瓣膜病、血栓、心包填塞等,心电图可有短PR、传导阻滞、病理性Q波、ST-T异常等非特异性改变,心脏MRI、冠状动脉CTA和心脏超声可呈现心包增厚、心肌浸润、瓣膜反流等改变。(4)大血管:通常表现为血管周、主动脉旁浸润,受累血管包括头臂干、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冠状动脉、肺动脉干、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等,往往以血管狭窄为主要表现,静脉受累少见;CTA可呈现较为典型的主动脉壁增厚改变。(5)呼吸系统:约43%患者受累,主要症状包括干咳、呼吸困难、紫绀等,肺部CT可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实变、小囊性变、间质改变、胸膜增厚等;相对特异的特点为淋巴管分布;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找到特异的组织细胞是诊断肺部受累的主要依据。(6)腹膜后空间/肾脏:约68%患者受累,主要为腹膜后空间浸润,影响临近器官(泌尿系统、肾上腺);腹部CT可见肾周组织毛糙表现。(7)实验室检查:不具有特异性,可有血沉、高敏C反应蛋白、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可有受累脏器功能不全表现,如肾功能异常、内分泌功能异常等。(8)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X光片可表现为长骨近骨骺区域对称性骨硬化;骨显像呈现长骨远端99mTc对称性异常浓聚。(9)病理:本病诊断主要依赖病理,光镜下可见非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嗜酸、脂质)、黄色肉芽肿、淋巴细胞聚集、纤维细胞增生等;免疫组化示CD68(+)、CD1a(-)、S-100(-/弱+);电镜下无伯贝克(Birbeck)颗粒。
目前,唯一被证明有效的ECD干预措施为长期使用干扰素治疗,具体为干扰素α 300~900万U,每周3次或聚乙二醇干扰素2α 135~200 μg/周;近年来也有使用B-Raf抑制剂vermurafenib,即BRAF/V600E单抗治疗ECD的报道;其他治疗方法,如糖皮质激素等效果不确切。ECD的预后,由于病例数有限,数据仅供参考,1年生存率为96%,5年生存率为68%。结合本患者看,临床上有内分泌系统、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肾脏受累,影像学表现相对典型,胫骨穿刺病理符合ECD诊断。对于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干扰素治疗,骨骼病变和一般情况似有改善,但腹腔内肠系膜血管狭窄是否能逆转并未见明确资料报道,尽管目前患者无餐后腹痛等表现,但是否有指证预防性置入血管支架需要请血管外科同道进行会诊。
血管外科陈跃鑫医师
本病属于罕见病,本科诊治经验较为有限。肠系膜血管病变外科干预指征,主要包括动脉瘤形成、肠缺血症状和内科治疗不能缓解的腹痛症状。本患者腹部影像学提示存在肠系膜动脉狭窄,但临床上并无症状。目前已开始接受干扰素治疗,可考虑随诊观察3~6个月后重新评估腹部血管影像学,结合当时的临床表现决定是否外科干预肠系膜血管病变。
病理科钟定荣医师
ECD的病理诊断并不困难,主要因此病罕见,无论临床医师还是病理科医师对本病均缺乏足够的认识。ECD的典型病理表现为大量含脂质的组织细胞及散在淋巴、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表现为CD14、CD68、CD163、factor XIIIA和fascin阳性,S-100多为阴性或弱阳性,CD-1α和朗格汉斯细胞产生的特异性凝集素(Langerin)染色阴性,其中以CD68强阳性、CD-1α阴性较为关键;主要鉴别诊断是LCH,LCH通常CD-1α染色阳性。此外,ECD约半数患者存在BRAF/V600E基因突变,本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
核医学科刘轶敏医师
本病骨显像检查提示骨和扁骨受累明显,溶骨性病变和成骨性病变均可出现。本患者主要为四肢长骨示踪剂对称性明显增高,颅骨也有轻度摄取增加。主要鉴别诊断包括LCH和其他代谢性骨病:LCH相对于本病而言,多发性病变较多,溶骨性病变比例较高;代谢性骨病则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病多见,骨骼对示踪剂的摄取可增加,软组织对比增加,可表现为黑颅征、领带征,与本病表现有一定区别。
心内科朱燕林医师
本患者心脏相关检查主要包括胸部大动脉MRI和心脏超声、心脏MRI。基于上述检查,患者动脉硬化证据不多,心脏超声示心脏功能尚可;心脏MRI则提示轻度瓣膜返流,均一性瓣膜增厚。目前,患者心脏临床相关症状不突出,心包若出现浸润可有心脏舒张功能受损;心肌若出现浸润应与其他浸润性心肌病表现相对一致,心电图、心脏超声均会有相应改变,建议每3个月监测1次心脏超声。对于上述病变,心内科并无特殊干预,治疗基础病更为重要。若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必要时可考虑使用器械辅助治疗。对于目前的瓣膜病变,还是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血液内科李剑医师
本次大查房向大家呈现了1例罕见病例,希望能拓展临床医师的诊断思路。对于本病的靶器官损害,是否干预应根据原发病治疗决定,本科将继续采用目前治疗,密切随访患者变化。
转归
患者出院后继续干扰素600万U每周3次治疗,一般情况逐渐好转,下肢骨痛减轻,结节减小,无餐后腹痛表现,注射干扰素当日有低热,退热药物治疗可缓解。出院6个月后随访,患者无发热,骨痛好转,复查PET/CT提示全身骨骼及大血管病变代谢活性较前明显下降,主动脉CTA提示血管狭窄略有好转。
最终诊断:Erdheim-Chester病,垂体柄占位,中枢性尿崩症,多骨质破坏,多动脉受累(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髂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双侧肾窦),心脏受累不除外。
曹欣欣电话:010-69155027,E-mail:caoxinxin@126.com
R593.9
A
1674-9081(2016)01-0057-04
10.3969/j.issn.1674-9081.2016.01.012
20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