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与方法的创新
2016-02-20王连涛
王连涛
(天津市宝坻区八门城镇人民政府,天津 301823)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与方法的创新
王连涛
(天津市宝坻区八门城镇人民政府,天津 301823)
农业技术推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经费、人员、政策与体系等,基于此,分析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不足,阐述其推广机制与创新方法,旨在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方法
1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不足
1.1 经费不足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主要来自于三方面,分别为农业推广事业费、技术推广项目费及农业推广机构提供的经费,前两部分所占比重偏高,虽然我国财政投入日渐增多,但同期工资水平不断增涨,投入与工资的增幅度差距较大,增加的经费未能满足推广人员的工资需求,影响了推广活动的开展。
1.2 队伍不稳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流动性较大。多次改革与调整后,一些推广人员特别是高素质推广骨干选择其他行业,而现有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意识落后,知识体系陈旧,实践能力偏低,难以满足工作需求,制约了新技术的转化、推广及创新[1]。
1.3 政策欠缺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缺少可靠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支持,因法治欠佳,导致技术外流;为了获取更多利益,频繁出现骗农、坑农等事件;同时,新品种缺少专利保护,致使农业技术创新、应用等人员的合法权益均未能得到合理保护。
1.4 体系落后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民对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管理等均有着急迫的需求,但现行的推广体系过于落后,阻碍了先进技术的有效推广。同时,既有的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不符,具体表现为:推广模式受计划经济影响,技术市场发展不成熟,市场调节与竞争机制匮乏。
2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与创新方法
2.1 转变理念
为了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各部门及人员均要改变理念,树立新的意识指导推广工作。首先,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推广工作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逐渐将推广机构发展为农业综合咨询服务机构。同时,结合各地区农村情况,摸索针对性的推广体制,将公益型活动转变为公益与市场结合型,在管理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推广的经济性与适应性。另外,技术推广形式应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借助不同的推广主体,激发其推广热情。政府应积极构建推广平台,满足不同推广主体的需求,如科技市场、科技推广专员、农业科技园、技术示范场等。
2.2 加大投入
农业技术推广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为了保证相关活动的有序开展,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并综合考虑各因素,如农业产值、农村人口、农业耕地等,为其提供足够的推广经费。另外,投入经费的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其中培训经费、示范经费等所占比重应不断增加。
2.3 建设队伍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借助资格准入制度,保证选聘人员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与良好的职业素养。而且实践中应为工作人员提供学习与交流机会,使其转变理念、创新方法,从而为推广工作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2.4 完善法律
我国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于20世纪末,其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法律保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及农业结构的调整,此项法律的不足日渐显现,为了适应新时期技术推广的需求,相关部门应对其进行及时的修改与调整,使其内容更加具体,主体更加明确,进一步增强其操作性与权威性。
2.5 健全体系
我国农业推广体制应具备多元性与层次性,坚持政府主导,细化各部门的职能。如政府管理部门承担执法职能,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负责专业性工作。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涵盖不同的主体,如企业、组织等,特别是龙头企业,其拥有人才、资金等优势,待其参与推广后,不仅利于企业发展,还可促进农民增收。另外,此类企业应与科研、教育及推广等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2]。
3 结语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受经费、人员、体系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工作开展困难重重。但相信在充足的资金、稳定的队伍、完整的体系、健全的法律的支持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成效将更加显著。
[1]刘恩才,李淑清,于和之.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探讨[J].农业经济,2005(2):29-31.
[2]李立秋.农技推广基层区域站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技推广,2003(4):6-7.
F323.3
A
1674-7909(2016)17-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