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滑会计盈余数据:管理者迷惑利益相关人的假象还是价值信息反映的实质

2016-02-20刘嫦齐文弟赵姗姗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审计质量

刘嫦 齐文弟 赵姗姗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平滑会计盈余数据:管理者迷惑利益相关人的假象还是价值信息反映的实质

刘嫦齐文弟赵姗姗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摘要:本文立足于盈余平滑的信息属性和机会主义属性,运用2004—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配比程度与盈余平滑属性之间关系给出了较为全面的经验证据。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合理地会计专业判断使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间配比具有信息平滑效应,而管理者滥用会计判断则使得配比程度与机会主义属性盈余平滑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对配比的信息属性平滑效应进行扩展研究,以公司内部治理指数与审计质量代表公司监督约束机制,检验两者如何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配比的信息平滑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作为健全管理者会计专业判断的基石,能够增强配比的信息平滑效应,而管理者考虑到高质量审计事务所基于审计风险要求收入与成本费用非对称性确认的偏好,会计专业判断的公允性会有失偏颇,从而降低配比的信息平滑效应。

关键词:收入成本费用配比;盈余平滑属性;审计质量;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一、引言

权责发生制下盈余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性原则——会计配比原则由来已久。其中,Paton和Littleton (1940)[1]把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的配比视为会计的“主要关注问题”和“根本问题”。美国早期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其11号公告中将配比原则作为所得税会计的指导原则, 在概念性和实际操作层面承认配比原则的重要性。我国会计界泰斗葛家澍(2003)[2]认为,只有收入与相关成本费用实现因果配比和期间配比,会计信息才能正确反映企业在该期间的经营成果,为使用者提供正确、可靠的信息。国外部分学者采取实证研究已经证实,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有效匹配有助于降低盈余波动性,保持企业业绩的稳定(Dichev和Tang,2008)[3]。然而盈余平滑作为权责发生制下的产物,也可能是管理者出于机会主义动机对盈余进行“管理”的结果。因此对盈余平滑存有疑惑的是平滑的盈余数据究竟是管理者迷惑利益相关人的假象还是具有信息含量的实质?

从国内研究来看,会计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执行程度作为管理者是否真实传达公司潜在经济业绩的真实意愿的反映,是否对盈余平滑产生信息效应和机会主义效应,目前尚未得到我国学者的有效关注。进一步来看,会计专业判断作为权责发生制会计的核心,内生于配比过程的不确定性,具有增量信息作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会对管理者会计行为产生影响,而有效的审计作为公司重要外部约束机制,与企业会计核算原则的联系甚为紧密。那么,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是否能够影响配比原则与盈余平滑信息属性*本文把盈余平滑区分为具有潜在竞争性的信息属性与机会主义属性从而更好地理解盈余平滑的本质特征。信息属性盈余平滑定义为通过公司真实活动实现,可以被企业内在基本因素解释,并且作为管理者私人信念传递企业未来业绩信息的一种有效的形式。机会主义属性盈余平滑定义为管理者出于机会主义动机通过自由裁量活动操纵盈余从而影响报告行为。盈余平滑的两种对立属性存在质和量上的差别。对于质而言,信息属性比机会主义属性较好缓解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问题,能够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含量,而在量上可以为投资者传递更多有效信息。之间关系,两种约束机制是否存在差别,目前亦未见相关研究。本文将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回答,以期为我国收入费用配比程度与盈余平滑领域研究提供增量价值。

二、文献综述

尽管会计配比原则由来已久,但是,早期学术界大多关注配比原则自身的有用性(Dechow, 1994)[4],对于配比与盈余平滑相关研究只是冰山一角。其中,Subramanyam (1996)[5]较早检验了会计应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及其组成部分与会计盈余的关系。研究表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应计总额显著负相关,为此,Subramanyam将二者的负相关关系归因于企业的盈余平滑行为及其会计权责发生制的配比原则。Lane和Willet (1999)[6]、Gibbins和Willet (1997)[7]等首次提出,收入与成本费用适当的匹配(proper matching)能够对会计盈余产生平滑作用,但是他并没有进行验证。Su(2005)[8]则首次通过利用统计活动成本理论(SACT)*统计活动成本理论(SACT)是会计计量上精确的数学理论,基于物理上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来生成收入与费用。SACT会计数字通过潜在的概率性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和成本这样的活动生成,因此,会计数字具有概率分布并被解释为随机变量而不是固定值,形成了本文模拟会计数字的基础。Su(2005) 使用统计活动成本理论的技术来发展自己的思想,并依靠计算机模拟其实证结果。技术分析了配比原则的盈余平滑效应,研究表明公司盈利时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配比能够实现盈余的平滑效应,但是当公司亏损时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配比并不能实现盈余的平滑效应。Dichev和Tang (2008)[3]则进一步研究了美国1 000家最大的公司在过去40年间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程度对盈余波动性、持续性、可逆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司盈余波动性的增加完全是由于配比不佳(poor matching)导致的。Dichev和Tang(2009)[9]则进一步论证了盈余波动性来源于经济冲击和盈余确认的会计方法,其中收入与成本费用匹配不佳会增加盈余波动性进而影响盈余可预测性。相对于国外研究而言,国内相关研究则更少。其中,张路等(2014)[10]首次对我国1995—2011年上市公司的收入和成本费用配比程度变化趋势、原因及经济后果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发现公司成本费用结构及会计制度改革共同影响配比程度,并且配比程度的降低使盈余中的噪音成分增加,进而引起盈余质量的下降。

现有大量文献对盈余平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平滑的盈余掺杂了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造成噪音的增加,降低了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李青原,2009)[11],不能真实反映公司潜在的经济业绩。也有较少学者研究发现盈余平滑可以传递公司价值相关信息。例如,Goel和Thakor(2003)[12]发现平滑的会计盈余减少了知情交易者的信息优势,可以保护原本处于信息劣势的投资者,从而增加了流动性。学者通过大量对北美公司的研究发现盈余平滑有助于提升市场价值、导致较高的市盈率(Francis等,2004)[13]。以上实证结果结论不一致主要原因在于未能区分盈余平滑的信息和机会主义属性。代表性文献Lang和Maffett(2012)[14]认为盈余平滑存在被内在基本因素解释部分和过度(excess)部分,因此通过区分盈余平滑“正常”和“异常”成分,并把不同成分的盈余平滑作为透明度的衡量,研究发现正常成分的盈余平滑增加公司透明度,并享有较高的资产流动性和较低的估值和资本成本,而异常成分盈余平滑则具有相反作用。文中进一步提供证据证明盈余平滑异常成分与管理盈余的动机(集中所有权,账务与税务处理之间的一致性)正相关,与盈余管理阻碍(高质量审计师,强大的投资者保护,国际会计标准,分析师跟随数量)负相关。Dou等(2013)[15]对来自39个国家和按照六级北美行业系统(NAICS)分类的370个行业的国际样本公司从供应商角度考察了法律保护制度(契约效率执行)和专用性投资对盈余平滑的影响,研究发现,法律制度保护越弱、专用性关系投资的行业水平越高则企业越倾向于报告平滑盈余,进一步把盈余平滑分解成“信息”和“扭曲”成分,发现法律制度和专用性关系的交互作用解释了盈余平滑的信息作用而与扭曲盈余平滑无关。我国学者陈小林和林昕(2011)[16]借鉴Dou等方法把盈余平滑划分为决策有用性属性和传递企业价值相关信息属性,发现审计师对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出具非标意见概率较大。

三、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收入与成本费用的配比体现了受托责任观,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利益目标函数不一致可能引发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和外部投资者逆向选择问题,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使所有者需要建立有效契约来了解、监督管理者的履行责任,降低代理成本。会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契约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为企业契约提供信息,而且在监督契约执行过程和评估执行效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此情况下财务报告是利益相关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中会计系统重要的产出——盈余则是利益相关者最关心的对象,权责发生制又在会计系统中占据“心脏”位置。因此配比原则作为权责发生制下的基础性原则,对我国盈余的确认与计量有重要的影响。我国会计界泰斗葛家澍(2003)[2]认为,只有收入与相关成本费用实现因果配比和期间配比,会计信息才能正确反映企业在该期间的经营成果,为使用者提供正确、可靠的信息。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之间的同期相关性作为公司潜在经营业绩的映射,其匹配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盈余的波动性进而影响盈余特性之一——盈余的平滑质量。

由于收入、成本费用在确认与计量的过程中存在会计估计与职业判断等主观不确定性因素,收入及成本费用配比过程需以会计专业判断为基本程序(王跃堂、赵子夜,2003)[17]。Beaver (2002)进一步指出,盈余平滑作为权责发生制会计下的产物,会计判断则是权责发生制会计的核心。而配比质量和盈余平滑受管理者主观行为的制约。由此看来,管理者会计判断作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性因素,在配比程度与盈余平滑间关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管理者做出允当的会计专业判断可以提高配比程度,有助于减少未来盈余不确定性,降低盈余波动性,引导投资者对未来盈余预期变得更加准确和一致,从而增进盈余平滑的信息特性。可见,会计专业判断增加了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交流价值。因此管理者为了追求企业长期价值会自觉提高配比程度。随着我国会计监管的强化,尤其是滥用会计配比原则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低下行为的惩罚力度的加强,企业更为谨慎地采用配比原则。张路等(2014)[10]研究表明,尽管2007年我国取消了配比原则,但是2007年后上市公司的配比程度有所上升。

我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不健全、投资者法律保护薄弱等经济转轨国家之共性特征,加之我国管理者特有的薪酬制度及管理者与股东之间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一系列内部冲突等外界条件给予管理者在控制自由裁定项目方面有很大的自主处理空间,而收入及成本费用间配比过程蕴含着管理者的主观倾向。在客观情况无法满足的情况下,管理者考虑到自身利益或外部投资者的投资偏好,更偏向于盈余“平稳”状态,可能会造成管理者为了满足平滑盈余动机滥用会计判断行为从而损害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配比质量,分散当期成本费用远离当期收入。主要表现在成本费用更多被预支或者造成当期成本费用负荷性要求,以后引发追赶效应,例如低估必要的折旧费映射到以后的资产减值。另一方面配比程度的提高有助于信息属性盈余平滑效应实现,存在较少信息不对称(Lang和Maffett,2011),此时管理者进行机会主义属性盈余平滑可能性会减少。此假设也反映了盈余平滑本质的两种属性具有异质性。

综上,会计专业判断内生于配比过程的不确定性,具有增量信息作用。管理者对会计判断是否运用得当使得盈余平滑表现为配比原则下由公司内在特征驱动的结果,也可能是管理者出于机会主义动机对盈余进行“管理”的结果。若管理层通过合理的会计专业判断提高了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的配比程度,有利于减少盈余波动,为公司提供平稳的报告盈余,增加盈余的前瞻性信息含量,反映了盈余平滑的信息属性。然而会计判断也可能为管理者机会主义提供可乘之机,管理者通过主观性滥用会计专业判断损害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之间的配比质量达到盈余平滑目的。由此提出本文前两个假设。

H1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之间的配比具有信息属性盈余平滑效应。

H2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之间配比程度与机会主义属性盈余平滑负相关。

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制度安排下,上市公司利益关系人与管理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利益目标函数不一致,管理层基于自身信息优势可能存在以获取私人收益为目的的机会主义行为,促使利益关系人对第三方审计的需求。审计作为会计专业判断的重要外部监督机制,其目标是为客户提供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使其真实公正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缓解外部投资者信息不对称,降低代理成本,优化配比的信息平滑效应的“居住环境”。审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审计过程中通过接触和审查企业收入及相关成本费用的原始凭证、账簿和记录来鉴证收入及其相关成本费用的存在性及是否异常匹配。高质量审计作为配比信息平滑效应的“催化剂”,不仅可以优化配比的信息平滑效应的“居住环境”,督促管理者在运用配比原则的过程中遵守会计准则、正确运用专业判断,还对收入及相关成本费用的确认与计量过程进行“过滤”,从而提高配比的真实性和精确度,进而增强配比的信息属性盈余平滑效应。

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引发管理者在进行专业判断时提前确认收入及递延费用等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增加经营风险。高质量审计师拥有更多资源,面临更大的法律和声誉风险(Fan和Wong,2005)[18],因此审计作用的发挥以审计风险控制为前提。审计师出于审计风险考虑,在评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编制及财务处理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时,要求管理者对收入的确认比成本费用更加严谨,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大大增加,更倾向于更稳健的财务报告(DeFond和Subramanyam,1998)[19]。会计稳健性可被视为收入与成本费用匹配不佳的表现形式,即成本费用比与之相关的收入确认更加及时意味着将本应在当期确认的成本费用计入了前期,造成当期的收入与成本费用错配导致配比质量下降。本质上,稳健性原则与配比原则都是旨在提高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的质量,因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采用不同的标准,当公司由高质量事务所审计时两项原则的处理方法可能会背离。因此当上市公司编制的会计信息由高质量的独立审计师审计时,管理者考虑到高质量审计事务所基于审计风险要求收入与成本费用非对称性确认的偏好,会计专业判断的公允性会有失偏颇,从而降低配比的信息平滑效应。为此本文提出第三个假设。

H3审计质量与配比的信息平滑效应关系不确定。

H3a其他条件一定,高质量审计增强配比的信息属性盈余平滑效应。

H3b其他条件一定,高质量审计降低配比的信息属性盈余平滑效应。

配比产生信息平滑效应需要管理者进行合理的会计专业判断,而会计专业判断支撑环境的构筑从大的方面讲属于上市公司治理生态。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通过制度安排明确的股东、董事会和管理者等利益关系人之间的权力、责任、利益分配和制衡关系(杨家亲、许燕,2003)[20]。配比的信息平滑效应的“居住环境”——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以建立有效契约为前提,契约的确立又以会计数据为基础,因此,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往往会影响管理者会计行为。不健全的内部治理结构会削弱权利上的制衡机制,使管理当局的会计专业判断不可避免受到干预,进而影响配比的信息平滑效应。完善的内部治理作为会计判断的内部约束机制,能够遏制会计专业判断的滥用行为,减少管理者机会主义,有效监督和激励管理者做出合理的会计判断。因此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作为约束管理者专业判断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健全专业判断执行机制的基石。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完善与否对会计专业判断的执行效果产生重大影响。会计专业判断内生于配比过程的不确定性,允当的专业判断对配比的信息平滑效应具有增量作用。由此可以看出,良好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有助于管理者行使公允的会计专业判断,进而增强配比的信息平滑效应。据此,本文提出第四个假设。

H4其他条件一定,内部公司治理水平越高,配比与信息属性盈余平滑之间效应越强。

四、研究设计

(一)主要变量衡量

1. 盈余平滑信息属性FUND_SMTHC和机会主义属性DIS_SMTHC

大多数文献采用单一指标来衡量盈余平滑,而没有通过分离盈余平滑属性从而认识到盈余平滑的本质特征。本文借鉴Lang和Maffett(2012)[14],其基本思想是盈余相对于现金流的平滑度显然是影响企业经营环境基本面(fundamental)的自然函数。因此通过回归盈余平滑的基本决定因素得到盈余平滑属性。采用如下模型。

SMTH=α1SIZEt+α2LEVt+α3BMt+α4STD_SALESt+α5%LOSSt+α6OPCYCLEt+α7SGt+α8OPLEVt+α9AVECFOt+ΣINDt+ΣYEARt+εt

模型1

SMTH衡量方法为营业利润标准差除以经营活动现金流标准差,其中营业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经资产标准化,并且标准差采用滚动时间间隔5年的数据。SMTH乘以-1则值越大代表平滑程度越高。等式右边变量依次为:SIZE代表公司规模,对资产取对数;LEV是总债务除以总资产,代表融资选择差异;BM是账面价值与权益市值的比值,反映无形资产和预期盈余增长的程度;STD_SALES为销售的标准差,代表公司潜在经营环境的波动性;%LOSS是公司在过去三到五年间公司遭受损失年份比例,代表损失观察值应计性质的差异;OPCYCLE是对应收账款与存货天数之和取对数,代表公司营业周期;SG是过去三到五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代表增长机会;OPLEV是净财产,经总资产标准化的工厂和设备,代表资本强度;AVECFO是过去五年间经总资产标准化的平均经营活动现金流,代表公司一般盈利水平。由于应计性质可能对行业存在依赖,控制行业虚拟变量,还有年度虚拟变量,控制可能会影响盈余的宏观经济周期。此模型进行回归得到预测值为盈余平滑的信息属性FUND_SMTHC,回归残差的绝对值为盈余平滑的机会主义属性DIS_SMTHC。

2. 配比程度Match

目前,关于配比程度的衡量方法只有两种。一种是Dichev和Tang(2008)[3]对于配比程度的衡量方法,当期收入与上期、本期、下一期成本费用之间的线性回归,以当期收入与当期成本费用的系数θ2来衡量配比程度。θ2越大,说明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同期相关性越大,配比程度越高,会计核算准确性越高;反之亦然。模型为

Revi,t=θ0+θ1Expi,t-1+θ2Expi,t+θ3Expi,t+1

另一种是Basu (2003)[21]认为配比程度应该用收入与费用的相关系数来评价。配比本质上是收入与费用单个排列的过程,理论上独立于费用规模,使单变量的费用与收入的相互关系成为最合适的度量标准(Subramanyam,1996)[5]。借鉴Sivakumar和Waymire(2003)[22]的研究用近五年收入与成本费用的相关系数来衡量配比程度。本文采用第二种衡量方法,以收入与成本费用相关系数来衡量公司层面配比程度。

Match=correl(Revi,t,Expi,t)

3. 审计质量Audit

主流文献认为事务所规模越大,其担保效应与声誉激励共同抑制事务所的作弊动机,因此可以作为高质量审计的替代(DeAngelo,1981)[23]。2001年安然事件的发生增加了“国际四大”提高审计质量的需求。而我国2001年对事务所脱钩改制、推动事务所合并等措施完善了独立审计制度,并且审计市场集中度逐年有所提高,加之证监会对事务所违规处罚等使得国内审计市场逐渐被市场认可。因此本文分别选择“国际四大”和“国内十大”来代替高质量审计。

4. 内部公司治理指数ICG

本文从股权结构、管理层特征、董事会、监事会等四个层面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衡量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指数。具体治理变量为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平方)、股权制衡(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量的平方)、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频率、独立监事比例、监事会议频率、股东大会次数、高管报酬(薪酬取对数)、高管持股、实际控制人性质、债务融资。

(二)研究模型

本文利用以下模型来验证假设,回归模型如下

FUND_SMTHC=β0+β1Match+ΣβiControl+μ

模型2

DIS_SMTHC=β0+β1Match+ΣβiControl+μ

模型3

FUND_SMTHC=β0+β1Match+β2Aduit+β3Aduit*Match+ΣβiControl+μ

模型4

FUND_SMTHC=γ0+γ1Match+γ2ICG+γ3ICG*Match+ΣγiControl+ε

模型5

相关变量定义见表1。

(三)样本选择*配比程度与盈余平滑度的衡量需要连续5年的数据,避免了IPO公司对研究结果的可能影响,并使得样本实际研究期间为2004—2013年度。

本文以2000—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初选样本,在此基础上剔除金融保险业公司、ST、PT公司、资产负债率大于100%的公司以及数据缺失的公司。其中,行业控制根据2001年证监会分类标准(制造业进行二级分类,其他行业按一级分类),并对存在极端值的变量进行1%和99%分位数的缩尾处理。除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数据来自同花顺数据库,其他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使用Stata 12.0进行数据处理。

五、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上市公司信息属性盈余平滑(FUND_SMTHC)的平均值与中位数分别为-0.890和-0.824,而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3.060和0.779,说明公司信息属性盈余平滑程度各有差异。上市公司机会主义属性盈余平滑(DIS_SMTHC)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001和18.660,差别较大。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程度(Match)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900和0.984,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963和1.000,表明上市公司中可能存在错配问题,本应该计入本期的收入或成本费用计入了前期或后期。审计质量(Audit4)均值为0.080,说明选择“国际四大”的公司占总样本公司8%,更多公司选择了非“国际四大”。审计质量(Audit10)均值为0.442,说明国内事务所市场份额高达44.2%。公司内部治理指数(ICG)标准差较大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公司治理水平差异较大。资产负债率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007和0.997,说明样本公司融资差异较大。分析师跟踪数量均值为18.350,说明平均每家公司的分析师跟踪人数大约18人。值得一提的是,机构投资者持股(INS)均值为0.169,低于美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均值0.369(Koh,2007),而INS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和0.787,说明我国机构投资者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还是存在较大差异。

注:***表示1%显著性水平,**表示5%显著性水平,*表示10%显著性水平。

表3报告了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从表中可以看出,收入与相关成本费用之间配比程度与信息属性盈余平滑显著正相关,初步说明配比程度越高,越会对盈余产生信息平滑特性,但仍需进一步结合实证检验。ANALYST、LEV与FUND_SMTHC显著正相关,表明当样本公司受到分析师的关注度越高、债务融资水平高,越能够增加盈余平滑信息效应。而DIS_SMTHC与FUND_SMTHC显著负相关,初步表明对于分离盈余平滑两种对立属性的模型设计是有效的。尽管影响模型大多数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比较显著,通过对上述模型进行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发现其值都小于临界值5,因此模型中的相关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二)回归结果分析

注:***1%显著性水平,**5%显著性水平,*10%显著性水平。

表4列(1)和(2)分别报告了配比程度对盈余平滑信息属性和机会主义属性的回归结果。从回归(1)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配比程度与信息属性盈余平滑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体现了管理者合理的会计专业判断有助于配比减少未来盈余不确定性,降低盈余波动性,从而增加盈余平滑信息效应,符合假设1预期。从回归(2)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配比程度与机会主义属性盈余平滑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表明会计判断也可能为管理者机会主义提供可乘之机,管理者通过主观性滥用会计专业判断损害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之间的配比质量达到盈余平滑目的,假设2得到验证。

从控制变量来看,债务融资(LEV)、分析师跟踪数量(ANALYST)分别与信息属性盈余平滑(FUND_SMTHC)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与机会主义属性盈余平滑(DIS_SMTHC)在1%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表明债务融资和分析师跟踪作为机会主义属性盈余平滑的“阻碍”,会增加盈余平滑信息成分。具体而言,债务融资能够有效发挥对管理者监督约束的治理效应,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增加了盈余平滑信息属性。对于分析师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信息中介,跟踪人数越多,公司受到关注度越高,越有助于企业平滑信息透明化。信息属性盈余平滑(FUND_SMTHC)与机会主义属性盈余平滑(DIS_SMTHC)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进一步证明盈余平滑的机会主义属性与信息属性存在对立关系。机构投资者持股(INS)与信息属性盈余平滑(FUND_SMTHC)在1%水平上系数显著为负,符合Badrinath等(1989)提出的“安全保证说”,管理者可能为了迎合机构投资者关注所投资股票的谨慎性和安全性的“偏好”而减少平滑信息成分。

注:***1%显著性水平,**5%显著性水平,*10%显著性水平。

表5报告了以“国际四大”和“国内十大”为代表的审计质量、配比程度与信息属性盈余平滑的回归结果,并进一步进行分组检验。回归(1)和(4)中交叉项Match*Audit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进一步结合分组检验,说明高质量审计师基于审计风险特殊目的在评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编制及财务处理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时,要求管理者对收入的确认比成本费用更加严谨,更倾向于更稳健的财务报告,管理者考虑到高质量审计事务所基于审计风险要求收入与成本费用非对称性确认的偏好,会计专业判断的公允性会有失偏颇,从而降低配比的信息平滑效应,证实了假设3b中的高质量审计降低配比的信息属性盈余平滑效应。

表6报告了公司内部治理水平、配比程度与信息属性盈余平滑的回归结果,并以公司内部治理指数均值为标准将样本分为低水平公司治理和高水平公司治理两组,进行分组检验。回归(1)中交叉项Match*ICG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再结合分组检验(2)(3),表明内部公司治理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管理者行使公允的会计专业判断,进而增强配比的信息平滑效应,假设4得到验证。

注:***1%显著性水平,**5%显著性水平,*10%显著性水平。

(三)稳健性检验

夏立军(2003)解析我国财务报表时指出,我国利润表中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之间的项目代表了公司附属的和非持续性的业务活动,相当于美国上市公司的“线下项目”。而我国上市公司操纵线下项目的行为时有发生。由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前文结论的可靠性,我们将线下项目纳入本文研究作进一步稳健性检验。依次对上文假设进行分别论证,发现主要结果与前述结论基本一致。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2004—2013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通过分离盈余平滑的信息属性和机会主义属性,从会计核算原则视角实证考察了我国收入成本费用配比程度与盈余平滑信息属性和机会主义属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管理者会计专业判断使配比具有信息属性盈余平滑效应,而管理者滥用会计判断则使得配比程度与机会主义属性盈余平滑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结合公司治理机制研究证实,高质量审计师基于审计风险对会计稳健性的偏好使管理者会计专业判断的公允性会有失偏颇,反而降低了配比的信息平滑效应。而良好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作为健全管理者会计专业判断的基石,能够增强配比的信息平滑效应。

本文将盈余平滑本质分离为两种对立属性——信息属性和机会主义属性,从而解决了一直存有疑惑的问题:平滑的盈余数据究竟是管理者迷惑利益相关人的假象还是具有信息含量的实质,有助于全面了解盈余平滑的本质特征,可以更准确地定位配比程度与盈余平滑在会计盈余信息质量中所扮演的角色。

会计专业判断支撑环境的构筑从大的方面讲属于上市公司治理生态,因此应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为配比的信息平滑效应提供环境。

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出于各期会计盈余的稳定性考虑,即使我国会计制度取消配比原则的明文规定,企业也应自觉采取配比原则。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本文对投资者分析判断上市公司的盈余平滑质量提供了一条路径——关注收入成本费用间的配比质量,进而引导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由于我国倾向于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的模式提高了配比程度,反而为投资者解读公司的配比质量减少了难度和成本。

从监管者角度来看,应更多关注那些由低质量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促使配比原则得到合理运用以便盈余平滑发挥信息作用,更好地向投资者传递价值相关信息。

从准则制定者角度来看,管理者进行会计专业判断的自由裁量权是我国会计准则所给予的,因此给准则制定者的建议是缩小管理者实施机会主义的自由空间,制定更加谨慎和实用的准则。

局限:计算配比程度与盈余平滑变量的时间序列跨度较大,期间各种会计规范的变更及经济环境处于变化之中,这些客观因素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未来研究方向:配比程度可以清楚地解释当期收入与下一期费用之间关系的变化,因此可以继续研究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之间的配比是否影响盈余预测、盈余持续性等盈余品质。

参考文献

[1]Paton W A, Littleton A C. An Introduction to Cor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J].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1940, 16(1):75-81

[2]葛家澍.财务会计的本质、特点及其边界[J].会计研究, 2003,(3):3-7.

[3]Dichev I, Tang V Matching and the Changing 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Earnings over the Last 40 Year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8, 83(6):1425-1460.

[4]Dechow P. Accounting Earnings and Cash Flows as Measures of Firm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Accounting Accrual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4,18(1): 3-42.

[5]Subramanyam K R. The Pricing of Discretionary Accrual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6, 22(1):249-281.

[6]Lane J, Willett R. Optimal Smoothing of Accounting Earnings[J]. IMA Journal of Management Mathematics, 1999, 10(1):1-14.

[7]Gibbins M, Willett R. New Light on Accrual, Aggregation, and Allocation, Using an Axiomatic Analysis of Accounting Numbers’Fundamental and Statistical Character[J]. Abacus, 1997, 33(2): 137-167.

[8]Su S Y. To Match or not To Match[J]. 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 2005,37(1):1-21.

[9]Dichev I, Tang W V. Earnings Volatility and Earnings Predictability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9, 47(2):160-181.

[10]张路,姜国华,岳衡.中国上市公司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性研究[J]. 会计研究, 2014(1):5-12.

[11]李青原.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资本配置效率——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南开管理评论, 2009(2):115-124.

[12]Goel A Thakor A. Why Do Firms Smooth Earnings?[J].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2003, 76(1):151-192.

[13]Francis J, LaFond R, Olsson P M, et al. Costs of Equity and Earnings Attribute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4, 79(4):967-1010.

[14]Lang M, Lins K, Mafett M. Transparency, Liquidity, and Valuation: 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When Transparency Matters Most[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2, 50(3): 729-774.

[15]Dou Y, Thomas W B. Relationship-Specificity, Contract Enforceability, and Income Smoothing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3,88(5): 1629-1656.

[16]陈小林,林昕. 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属性与审计意见——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会计研究, 2011(6):77-85.

[17]王跃堂,赵子夜. 会计专业判断:基于盈余信息治理的思考[J]. 会计研究, 2003(7):20-23.

[18]Fan J W. Do External Auditors Perform a Corporate Governance Role in Emerging Market?[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5,43(1):35-72.

[19]DeFond L M, Subramanyam R K. Auditor Changes and Discretionary Accrual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8,25(1):35-67.

[20]杨家亲,许燕. 会计职业判断研究.[J]. 会计研究, 2003(10):43-46.

[21]Basu S. Discussion of Enforceable Accounting Rules and Income Measurement by Early 20th Century Railroads[J].Journal of AccountingResearch,2003, 41(2):433-444.

[22]Sivakumar K, Waymire G. Enforceable Accounting Rules and Income Measurement by Early 20th Century Railroads[J]. Journal of AccountingResearch, 2003,41:397-432.

[23]DeAngelo L. 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1b, 3(3):183-199.

责任编辑杨萍

Smoothed Accounting Earnings Data: the Illusion of Confusing Stakeholder by Managers or the Essence of Value Information Reflection?

LIU Chang, QI Wen-di, ZHAO Shan-shan

(Academ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3, China)

Key words:matching between revenues and expenses; the attributes of earnings smoothing; audit quality;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Abstract:This paper provides more comprehensive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 of matching and the attributes of earnings smoothing using the data of China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4—2013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ttributes and opportunism attributes of earnings smooth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managers’ reasonabl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judgement helps matching between revenues and expenses to increase the earnings smoothing information effect, while managers’ abusing accounting judgments leads to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atching and opportunism attribute of earnings smoothing. Further, we do a research about extending the earnings smoothing information effect. We use Internal Governance Index and Audit Quality to represent firms’ supervision and restraint mechanism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both on earnings smoothing information effect of matching in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firms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as the cornerstone of strengthen managers’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judgement, enhances earnings smoothing information effect of matching, but managers take into account that high quality auditors for audit risk have a preference of asymmetry confirmation between revenues and expenses and their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judgement has a bias, thus weakening the earnings smoothing information effect of matching.

收稿日期:2015-12-2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XJJA79000211)。

作者简介:刘嫦,女,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司治理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教授,管理学(会计)博士,主要从事公司治理与会计理论研究;齐文弟,男,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赵姗姗,女,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4.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007(2017)07-0047-12

猜你喜欢

审计质量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现状及对策研究
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研究述评
基于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探讨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审计质量导向下的上市公司审计收费规范研究
审计服务收费放开,审计市场绩效将何去何从?
独立审计、债务融资成本和信号传递
我国审计收费对审计质量影响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