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村并居社区治理现状调查分析
——以成都市FT社区为例
2016-02-20何金苗
何金苗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71)
合村并居社区治理现状调查分析
——以成都市FT社区为例
何金苗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71)
本文立足农村社会变迁的背景,以居民为主体,围绕社区治理的几个主要方面,通过实地调查,反映卫星城合村并居社区在变迁过程中以及现在这一时间节点上呈现出来的特征。本文旨在从社区治理的视角解剖麻雀,并进尝试探索村转社区的社区治理机制。
合村并居;村落空间;社区治理
1 调查背景
传统村落是我国社会文化的最基层单元,其空间形态更是对乡情、宗亲等民族情感的诠释,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今社会的城镇化发展往往以城市的扩张和传统乡村的消亡为形式,农村工业化使农民告别了散居林盘的居住方式,集中入住现代化单元楼小区,称为合村并居。居住形态和客观环境的转变,促使作为居民身份的人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思想意识、家庭结构和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发生了诸多变化。
FT社区是四川省成都市郊县某镇上的合村并居社区,该县以食品产业著称,从2012年起扩建的工业园区和食品园区是成都市经济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部分。FT社区位于园区与集镇之间,部分社区居民正是因园区扩建而搬迁至小区。
本文立足于农村社会变迁的背景,围绕社区治理的几个主要方面,通过实地调查,反映村转社区在变迁过程中以及现在这一时间节点上呈现出来的特征。本文旨在从社区治理的视角解剖麻雀,并进尝试探索村转社区的社区治理机制。
2 基本情况和方法
笔者通过村干部介绍,与其共同工作,观察居民的室外生活,参观住宅,通过访谈,了解居民基本状况和需求,寻找有故事经历的人做口述史记录。通过在FT社区进行为期30 d的实地调查了解到,FT村是从2008年地震以后始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当时主要用于安置地震灾民,随后几年工业园区和食品园区扩建、修建空军机场、420地震安置、修建铁路和公路以及政府土地整理等项目的拆迁农民按照时间和批次陆续入住。FT社区的居住范围也从原来的1个小区扩展至现在的4个小区。社区居民来自该镇19个不同的村落,居民居住时间最长的有7 a,最近搬迁入住的一批是2015年上半年,目前已经没有空余安置房,下一批安置房动工修建是2016年年底。
FT村由农村转为社区,居民人数在增加,居民的背景更加复杂,居民的需求和社区治理的需求更多元。变迁的首先是人的生活环境的变迁,其次是人的需求的变迁。变迁过程中的一切特征都会反映在人的身上,人也是基层治理的主体。在社区发展中,社区人口既是社区治理的主体,也为社区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实现资源整合,利用和改造环境的决定性力量[1]。因此,笔者将调查研究的重点放在人的身上。居民最大的特点是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原村的生活习惯或意识。
3 公共空间和人的变迁
村落空间中家是最为典型的私人空间,许多农民的家外面通常有院子,院子的四周都有围墙,在这个相对封闭的院子里,人们可以说些“私密”的话,做些“私密”的事,因而这样的院子也属于私人空间。村落的公共空间一般是指社会内部已存在的一些具有某种公共性且以特定空间相对固定下来的社会关联形式和人际交往结构方式,大体包括2个层面:一是指社会内的人们可以自由进入并进行各种思想交流的公共场所,如中国乡村聚落中的寺庙、祠堂、集市等;二是指社区内普遍存在的一些制度化组织和制度化活动形式,如村落内的企业组织、村民集会、红白喜事活动等[2]。农村还存在着临时性的公共空间,即居民自发形成的短暂的公共活动场所,随活动的结束而失去公共空间的意义,但这种临时性公共空间通常具有相对稳定性,如夏天晚上纳凉,人们习惯于集中在某家院子里几个小石凳周围;每天饭后,居民走出家门到附近的路口闲聊;老年人会在平坦舒适的小树林里打长牌。这是完全无意识的、自发的、以休闲为主的、地点相对固定且参与者不固定的存在于传统农村的临时性公共空间。传统农民转变为社区居民之后,住房由单元楼取代了原来的小院落,公共空间仅保留了集市和红白喜事活动,人们延续了对原有的临时性公共空间的需求,在新的环境里临时性公共空间的意义和作用有所加强。
3.1 小农经济
在传统农村,家家有小院,可以养家禽,附近可以种植维持家庭需要的蔬菜,多余的可以拿到集市去卖,增加额外收入。而在新的社区,较早入住的居民冒着挑战规则的风险,开拓家附近的绿化区种植少量蔬菜和豆类,在自家卫生间养几个家禽,数量和规模远比之前少。
3.2 业余休闲
时间大大多了出来。在新的环境里,他们显得更加轻松,生活更悠闲,他们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除了陪伴家人,便是外出寻找同样生活节奏的人,在随意的地点聊天,聊天的内容不固定,国家大事、社会政策、社区生活、农业等各种话题都有,地点通常是近处的空地,可以坐的地方通常能相对稳定地吸引人们,这些地方通常都在本小区内部,只有个别的人会走到隔壁小区的临时空间去闲聊。另一种业余休闲方式是茶馆打牌,如麻将、长牌,打麻将的中年人偏多,打长牌的老年人偏多。
3.3 人际关系
村落空间格局的变迁并未带来村落空间的整体变迁,居民的潜意识里仍然保留着原有的生活方式,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村转社区里,人们对陌生人的排斥反衬出对于见面相熟的认可,即便不知道名字,因为住在同一小区、在同样的临时性公共空间相识,更容易形成新的邻里关系。在新的社区,人们更加重视和努力经营邻里关系,因为原住村里几十年的邻里关系深入人心,彼此的熟识是通过相对固定的居住环境和时间积累的,不会改变的邻里。而新的环境里,人们开始意识到邻里关系疏松带来的生活和心理风险,人们开始注重构建新的邻里关系,这一点是现代化住宅小区邻里关系淡漠的强烈对比。
3.4 生活需求
生活需求包括2种:一是家庭生活需求,指家庭内部的需求,如情感需求、基本生活条件的需求、经济条件等,在贫困家庭和空巢老人家庭里这种需求表现较为明显,FT社区空巢化很严重,从早到晚很少见到年轻人,访谈发现空巢老人家庭较多,经济上主要依靠老年社保;另一个是社区生活需求,指社区基础设施、社区人际关系、社区服务需求等,这类需求是一般居民通常都能意识到。FT社区内B小区居民普遍反映,绿化需要整理,老年人需要公共卫生间,老年人和儿童需要公共空间,公共空间需要长凳,小区需要展板等。这些基础设施的需求在其他几个小区的反映并不统一。B小区是最新建的小区,基础设施正在完善。居民有公共需求的表达意识,但居民与社区的沟通方式需要改变。
3.5 社会融入
互联网技术使居民在家里可以通过监控看到社区周边交通要塞的人流和车辆,可以关心社区的变化,监控公共安全。智能手机可以上网,关注网络世界,关注社区、镇上甚至是社会上的政策和新闻热点,手机通话费用也不再成为居民的经济负担。尽管如此,传统的小农生活和小农意识深入人心,居民只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物,即便在新的生活环境里,也保持着原有的思想观念、原有的生活方式,这种保持使其生活保持原有的平静,一切新生事物都成为无关事物,在基本生活设施得不到满足时会通过公共话题传播需求,这种需求在群体认同下转化为群体情绪,丝毫不顾及自身对新环境和新规则的无知。
3.6 社区组织
FT社区的组织有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社区党支部,FT村原村队长在原村村民中链接资源、信息沟通、居民纠纷的解决方面的效率极高。但是,FT社区居住的其他村村民因打乱了原有格局,无法通过队长发挥传递和枢纽作用。县级红十字会偶尔来FT社区开展活动,次数不多,效果微弱。居民来源的多元化决定其意识的多元化,因相对趋同的小区生活,与同一社区的相邻小区形成区隔。
3.7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指政府、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的便民服务、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社区有便民服务窗口,主要办理土地、社保和日常事务。FT社区居委会每季度组织一次有居民表演和参与的公共娱乐活动,以表演和派发礼品为主要方式。居委会的主要工作是行政事务和社区日常事务,针对居民的公共活动缺乏连续性和深入度。
2000年以来,FT社区获得了很多荣誉,特别是2010年以后,大多数是社区工作方面的荣誉,众多荣誉的背后是无法回避的关于人的思考。
4 社区治理的社会学思考
社区治理是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协调合作,有效供给社区公共物品,满足社区需求,优化社区秩序的过程与机制。社区组织是缓和村转社区居民情感和基层权力断裂感的重要力量,也是通过整体性、一致性的文化对分散的利益进行整合的最佳主体。社区组织不仅是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还有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应引进社会组织,借助当地经济组织的力量,发挥社区组织优势,链接多方资源,打造社区公共文化,通过文化凝聚社区力量,强化公共权力和公共意识,挖掘社区资源,发展邻里互助,培养社区情感,关注特殊群体的社会融入,通过社区教育培育居民意识,增强基层凝聚力和认同感,促使居民尽快接受且融入新的生活,这才是当下最迫切的工作。
基层政府和社区组织应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各个主体以协商机制,共同致力于建设和谐社区。社区发展其实是人的发展,只有人的发展才能达到真正的社区共同体的发展。本文对于社区治理的论述略显薄弱,今后将继续学习和完善。
[1]于显扬.社区概论[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35.
[2]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演变及其对村庄秩序重构的意义——兼论社会变迁中村庄秩序的生成逻辑[J].天津社会科学,2005(6):61-65.
F327
A
1674-7909(2016)35-91-3
何金苗(1986-),女,硕士,研究方向:城乡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