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鸡饲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2016-02-20程凯刘书生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饮水器周龄肉鸡

文│程凯 刘书生(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肉鸡饲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文│程凯 刘书生(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丹凤县是陕西省商洛市肉鸡养殖第一县,因肉鸡的饲养周期短、成本低、投入少、效益好,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是,大部分养殖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温度、湿度、饮水、光照、饲料、防疫管理及环境卫生等问题,成为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一、主要问题

1.空舍消毒不严格。鸡舍废物打扫不彻底、冲洗不干净,更有甚者根本不冲洗。禽舍消毒时甲醛用量不足、密封性差等,导致消毒效果不佳。

2.温度控制不到位。温度是影响鸡群健康的重要因素。部分养殖场为节省供热成本,在不该脱温时脱温,难以达到肉鸡对温度的需求。忽冷忽热、温差过大是造成鸡群感冒的直接诱因,同时造成拉稀、采食量下降等一系列病症。鸡群在防疫、断喙时要求温度比平时高1~2度,但部分养殖户却人为将温度降下来,不仅造成鸡群拉稀(黄色粪便),而且造成免疫失败。个别鸡舍保温性能差,温度难以控制,天气变化时,忽视温度调节。

3.扩群分群不及时。冬、春季节扩群不及时,造成鸡群密度增加,舍内空气污浊,料水不足,影响鸡只采食量,引起呼吸道和肠道疾病,严重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

4.饮水质量无保障。饮水管道长期不清洗消毒;饮水器中落入饲料,饲料发酵腐败污染水质,鸡只饮用变质水引起肠道疾病;个别养殖户在育雏4~5天后就将小饮水器换成大饮水器,导致鸡只饮水不足;饮水器故障造成饮水器没有水;饮水器漏水,造成鸡舍湿度过高,引发球虫病;鸡舍温度太高,出现个别鸡只洗澡现象。

5.光照控制不合理。光照过强引起鸡群啄羽、啄肛现象;活动量太大,能量消耗;光源设置不均,影响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6.采食质量无保障。在雏鸡阶段,个别养殖户采用铺设塑料纸撒料喂养,饲料用量不够或饲喂时间太短,导致部分鸡只吃不上料;饲料保存在高温环境中,维生素氧化,品质下降;个别养殖户不按技术要求储存饲料,导致肉鸡采食霉变或被污染饲料。

7.环境卫生脏乱差。鸡粪乱倒乱放,大量病菌经空气、虫媒等传播,引起鸡群发病,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生产区内或无消毒设施,或形同虚设,人员进出成为疾病传播的罪魁祸首;未能定期带鸡消毒;鸡粪不及时清理,鸡舍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浓度大,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威胁机体健康。

8.防疫免疫效果差。疫苗来源非正规渠道,质量无保障;未按保存要求规范操作,尤其是在农村,无停电应对措施,容易造成疫苗失效;免疫时,稀释好的疫苗未在1~2小时内用完,不能保证每羽鸡获得足够的免疫剂量;饮水免疫水量不足或太多,饮水器不干净,免疫前后三天连续使用消毒剂和抗病毒药,影响免疫效果。

二、整改建议

1.严把温度关。温度是养鸡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雏鸡的饮食、活动和休息,造成卵黄吸收不良、抗病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死亡。具体办法是看鸡施温,在最适宜温度时,能看见有5%左右的鸡张口呼吸,鸡只在鸡舍内分布均匀。

控温的原则是前期高,后期低;弱雏高,强雏低;小群高,大群低;阴雨天高,晴天低;夜间高,白天低。温度的变化,应根据日龄增长与气温变化逐步平稳进行,绝不可忽高忽低变化无常。不同日龄对栏舍温度的要求如下:1~3日龄,34~35℃;4~7日龄,32~33℃;8~14日龄,30~31℃;15~21日龄,28~29℃;22~28日龄,26~27℃;28天以后不低于24℃。严寒冬季,可适当提高舍内温度1~2℃。

2.严把湿度关。1~7日龄,鸡舍相对湿度要求在65%左右,7日后随着鸡的饮水量和排粪量增加,相对湿度一般要求在60%左右。高温高湿环境下,雏鸡体内热量难以散发,导致雏鸡食欲下降、抵抗力下降、生长缓慢;高温低湿易引起雏鸡腹内蛋白吸收不良,绒毛干枯发脆,脚趾干瘪脱水,受寒气侵袭引发呼吸道疾病。

3.严把密度关。网上平养时,1~2周龄,40羽/平方米;3~4周龄,30羽/平方米;5~6周龄,25羽/平方米;7周龄至上市,20羽/平方米。立体笼养时,1~2周龄,60羽/平方米;3~4周龄,40羽/平方米;5~6周龄,30羽/平方米;7周龄至上市,25羽/平方米。适宜的相对密度,保证鸡只有充足的采食、饮水和休息,降低应激反应,确保鸡群健康。

4.严把通风关。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尽量加大通风量。通风有助于释放鸡舍内的有毒有害气体。现代化鸡舍一般采用自动环控设施,风速控制在0.5米/秒时,能确保鸡舍内氨气浓度在10毫克/立方米、硫化氢浓度在2毫克/立方米和二氧化碳浓度在1500毫克/立方米以内。在冬季通风时,一般选择在外界温度较高时进行,且保证舍内温度要比平常略高1~2℃。

5.严把防疫关。

(1)做好空舍消毒。对耐腐蚀的墙壁、地面,用2%~3%火碱或10%石灰水进行消毒,对鸡架、饮水设施(饮水器、饮水管道)等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最后将所有养鸡设备放入鸡舍内进行密闭熏蒸消毒24~48小时。具体操作是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14克、甲醛28毫升,瓷器盛装,多点设置,舍温升到20度以上,湿度达到70%以上,熏蒸消毒。

(2)做好带鸡消毒。每1~3天用0.2%~0.4%的过氧乙酸带鸡消毒1次,最好选择在每日温度最高的晌午进行,10日龄前的雏鸡要用温水带鸡消毒。

(3)做好疫病预防。7日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2倍量点眼免疫;9日龄,鸡痘疫苗(推荐每年在5~10月份)2倍量刺中免疫;12日龄,早8点开始全群停水,停水2小时以后用传染性法氏囊疫苗2倍量饮水;16日龄,禽流感疫苗(H5N1亚型)颈部皮下注射0.3毫升/羽;21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疫苗2倍量饮水;28日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2倍量饮水。免疫前后3天时间不要带鸡消毒、饮水消毒,不要用抗病毒药物。

(4)做好人员消毒。严禁外来人员随意出入养殖场。场区工作人员及检查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运用消毒药、紫外线等全面消毒,穿戴工作服有序进入,不得高声喧哗,随意乱窜。

6.严把饮水关。一般进鸡后3~5天,给鸡饮用凉开水(26℃左右)。饮水器应该摆放均匀,适时调节饮水器高度,7日龄内使饮水器边缘与鸡背同高,7日龄以上饮水器底部与鸡背同高。饮水器必须每天清洗一次。为便于发现鸡群的问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每天记录鸡群饮水量。

7.严把光照关。光照强度是影响鸡群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照太强是鸡只猝死和腹水症多发的主要诱因,光照太弱又易影响鸡的采食量和生长。一般按照前期强、后期弱的光照原则,建议1~3日龄为18瓦/平方米;4~14日龄3瓦/平方米;15天至出栏1瓦/平方米。光照实行0~3日龄,24小时光照;4日龄后,23小时光照。全封闭鸡舍实行0~3日龄,24小时光照,以后实行1小时黑暗与2小时光照间隔进行。

8.严把喂料关。少添勤添是增加采食量最主要的方式。添料次数按照 30天以后每天喂2次,20~30天每天喂3次,10~20天每天喂4次,1~10天由每天8次逐渐降到4次。料桶数量要充足,料盘按50~80羽/个设置,每次加料为容量的1/3,即可减少饲料浪费,又可避免饲料变质。

9.严把无害化关。死鸡和粪污是疾病传播的源头,老鼠、狗、猫、苍蝇、蚊子、飞鸟和野生动物是传播媒介。目前,处置死鸡最简单的方法是深埋,如一次存栏10000羽的肉鸡场,修建一个直径为1.85米的圆形化尸池,加盖密封即可。鸡粪的处理方法是修建1个100平方米且具有防渗、防漏、防雨设施的贮粪棚,具备堆积发酵、晾晒、干粪收集功能即可。

点评:肉鸡养殖无捷径可走,养殖场只有在思想上重视,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范落实每一个细节,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饮水器周龄肉鸡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不同饮水器在哺乳母猪上的使用效果对比
肉鸡腹水咋防治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论创意速冷热水器设计与研究
育雏用具和设备早准备
褐壳蛋鸡
保障猪场供水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