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昌市加强饲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6-02-20谭泽文李莲朱德江熊雄程慧湖北省宜昌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中国畜牧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宜昌市饲草草场

文│谭泽文 李莲 朱德江 熊雄 程慧(湖北省宜昌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宜昌市加强饲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文│谭泽文 李莲 朱德江 熊雄 程慧(湖北省宜昌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为推动湖北省宜昌市草食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宜昌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对宜昌市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农作物秸秆、酒糟、豆棉菜粕、废弃蔬菜等各类饲草资源的总量现状、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供相关部门和从业者参考。

一、饲草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饲草资源总量。宜昌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土地自然条件好。适宜草食家畜采食的牧草种类50多种,饲草料资源丰富。一是天然草地面积大,全市天然草地总面积1125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919万亩。二是秸秆资源丰富,根据2013年农作物产量折算,全市农作物秸秆总产量约248.5万吨。三是撂荒地也有一定面积,全市耕地中撂荒地约14万亩,占耕地面积3%左右。四是冬闲田面积较大,2013年全市可发展牧草种植的冬闲田面积约86万亩。五是其他饲料资源用量较大,酒糟、豆棉菜粕等饲料资源常年总产量90万吨以上。白菜、卷心菜、白萝卜等蔬菜年废弃量50多万吨。

2.草地分布情况。一是区域分布。宜昌市可利用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夷陵9个县(市、区),其中夷陵区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194.6万亩、长阳县163.3万亩、五峰县94.7万亩、兴山县90.6万亩、远安县90.5万亩、当阳市83.2万亩、宜都市76.5万亩、秭归县74.3万亩、枝江市42.7万亩。

二是草地分类。宜昌市天然草地主要分为热性草丛草场、热性灌丛草场、疏林草场、农林间隙地迹地4种类型,其中热性草丛草场可利用面积118.6万亩、热性灌丛草场可利用面积121.8万亩、疏林草场可利用面积91.8万亩、农林间隙地迹地可利用面积587万亩。

三是规模草场分布。宜昌市有1000亩以上规模天然草场636片、总面积420万亩,其中面积1000~10000亩草场521片、总面积184万亩;1万~5万亩草场110片、总面积202万亩;5万~10万亩草场5片、总面积34万亩。面积较大的天然草场有:长阳县火烧坪草场,可利用面积7.62万亩;横跨夷陵区和远安县的百里荒草场及其附近红岩、廖家坪、天峰草场,可利用面积7万亩;长阳县对舞溪草场,可利用面积6万亩;五峰县石柱山、长乐坪、南岭草场,可利用面积4.87万亩;宜都市红光草场,可利用面积4.49万亩;长阳县扇子坝草场,可利用面积4.46万亩;兴山县黑岛山草场,可利用面积3.1万亩;夷陵区殷家坪草场,可利用面积2.79万亩;夷陵区田家坪草场,可利用面积2.77万亩。

3.饲草开发利用情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宜昌市在人工草地建设、天然草地改良、秸秆利用等方面不断推进,饲草料综合利用水平逐年提高,目前综合利用率约20%。

一是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初具规模。2013年宜昌市人工草地面积37.1万亩、改良草地面积34.4万亩,年生产鲜草190万吨,草地资源利用率接近10%。

二是秸秆资源利用略有增加。2013年宜昌市累计利用

水稻、玉米秆、红薯藤、花生秆等农作物秸秆约49.7万吨,秸秆资源利用率约20%。

三是撂荒地种草及退耕还草面积增大。宜昌市市利用撂荒地种草约1万亩,退耕还草面积约1万亩。

四是冬闲田种草逐步扩大。2013年宜昌市利用冬闲田种草7.3万亩,生产优质鲜草约18万吨,冬闲田利用率占8%。

五是其他饲料资源利用量开始增加。酒糟、豆棉菜粕等资源作为饲料利用量约9万吨,利用率约10%。白菜、卷心菜、白萝卜、叶菜等蔬菜废弃部分利用量约10万吨,利用率20%。

二、饲草资源开发利用形势

1.牧草种植技术日趋成熟。湖北省及宜昌市积极开展牧草引种和种植试验,已经研究出适合南方气候、地理条件的优质牧草种类,探索出适合高山、半高山和低山地区的牧草混播组合种植技术。近年来,随着牛羊产业快速发展,宜昌市大多数规模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普遍掌握了黑麦草、紫花苜蓿、高丹草、红三叶、白三叶、墨西哥玉米等优质牧草种植技术,广泛应用“三贮一化”(青贮、黄贮、微贮、氨化)等秸秆处理技术。国内已经发展了一批专业秸秆加工企业,进行秸秆饲料工业化生产,生产总量不断增加。

2.饲草需求量不断增大。随着牛羊规模化养殖不断扩大,舍饲、半舍饲养殖技术广泛推广,饲草需求量日益增大,现在仅利用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生产的牧草已不能满足牛羊养殖实际需求。为确保牛羊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后期饲草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将越来越大。

3.饲草开发空间巨大。一是天然草地开发空间大。到2020年,宜昌市可利用的天然草地面积开发利用率可提高到50%,可建设人工草地100万亩、改良草地350万亩,鲜草产量可达1030万吨,载畜量达103万个黄牛单位。

二是农作物秸秆利用有提升空间。到2020年,宜昌市秸秆产量可达250万吨,秸秆养畜利用率可达到50%(目前发达国家为65%以上),用于养畜的秸秆将达125万吨,载畜量达62.5万个黄牛单位。

三是撂荒地开发利用和退耕还草潜力大。到2020年,宜昌市撂荒地和退耕还草资源开发度可达80%,种草、还草面积可达到16万亩,鲜草产量可达48万吨,载畜量达4.5万个黄牛单位。

四是冬闲田种草潜力大。到2020年,宜昌市冬闲田种草利用率可提高到60%,冬闲田种草面积可达50万亩,鲜草产量125万吨,载畜量达12.5万个黄牛单位。

五是酒糟、豆棉菜粕等其他资源利用空间大。到2020年,预计酒糟和豆棉菜粕产量可达150万吨以上,利用率可提高到30%,利用量可达到45万吨,载畜量达22.5万个黄牛单位。

六是废弃蔬菜可变废为宝。到2020年,废弃蔬菜利用率可提高到60%,利用量达到30万吨,载畜量达3万个黄牛单位。

综上所述,到2020年全市牛羊总载畜量可达到208万个黄牛单位,比2013年增加155万个黄牛单位。

三、饲草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提高饲草生产利用水平。一是推广饲草利用技术。充分利用人工草地、改良草地、撂荒地、冬闲田发展优质高产牧草种植,强化草地管理,提高牧草产量和品质。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酒糟、豆棉菜粕、废弃蔬菜等资源,科学配置精料补充料,建立青、精、粗合理搭配、互为补充的饲草料供应体系。

二是优化饲草种植结构。推广“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实施退耕还草、粮草轮作、果草间作、林草间作、冬闲田种草和秸秆过腹还田,实现农牧良性循环。

三是发展饲料加工业。鼓励龙头企业收购牧草和秸秆,运用“三贮一化”等技术对饲草料进行初加工和深加工,拓展饲料来源。扶持建设一批优质牧草、秸秆加工企业。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饲料配制技术等研究,积极发展牛羊专用饲料加工。

2.加强饲草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建设。一是草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在宜都、当阳、兴山、秭归、长阳、夷陵等县(市、区)建设优质高产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原种田1000亩,牧草良种田3万亩,年产优质牧草种子50万千克,为宜昌市草地建设提供优质可靠种源。

二是人工草地改良草地项目建设。大力开展天然草地改良与人工草地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市人工草地面积达到100万亩、改良草地面积达到350万亩。

三是牧草秸秆饲料加工项目建设。在牛羊主产区建设年产50万吨牧草秸秆饲料加工生产线2个,加工利用黑麦草、紫花苜蓿、青贮玉米、花生秆、大豆秆、小麦秆、稻草等优质牧草和各种农作物秸秆,生产草捆、草粉、颗粒牧草、秸秆草块等优质牧草秸秆饲料。加强储草棚库、青贮氨化窖池等草产品贮藏设施和牧草刈割、田间干燥打包、草捆压制存贮等草产品加工设施设备建设。确保到2020年,全市饲草利用率达到80%;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50%,废弃蔬菜利用率达到30%。

四是酒糟蛋白饲料加工项目建设。以湖北稻花香、湖北枝江酒业等白酒、啤酒企业丰富的酒糟为原料,依托酒糟综合利用加工技术,新建年产能达20万吨酒糟蛋白饲料(DDGS)生产线2条,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到2020年,酒糟、豆棉菜籽粕利用率达到30%。

五是牛羊专用饲料生产项目建设。依托本市饲料加工企业或通过招商引资,在枝江、长阳、宜昌高新区等主产区建设年产能达30万吨牛羊专用饲料生产厂2个,满足全市对牛羊全价配合饲料的需求。到2020年,工业饲料占牛羊饲草料比重达到30%。

猜你喜欢

宜昌市饲草草场
祁连草场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天然草场退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探究
新草场有多远
奶牛饲喂青贮饲草的比较试验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