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2016-02-19龚晓英

知识窗·教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立体化蜗牛语文课程

龚晓英

摘要:小学语文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与空间,实现语文课程的多元化和立体化;才能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语文,积累语文素材,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练就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颗善于思考的心;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灵气和活力,实现语文学科的自我超越。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活化

小小的教室如何承载这广博的语文资源,三尺讲台又如何能传播如此丰富的语文知识?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才能实现语文课程的多元化和立体化。

一、走出课堂,回归生活,培养兴趣

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是语言文字的教学,但是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忽视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忽视了语文知识与自然、生活的联系,把语文禁锢在教室之内。其实,小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神秘的大自然和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探索欲,教师可以借此,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回归生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如一周前,通过学习《蜗牛慢条斯理的生活》,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蜗牛的生活习性。于是,笔者让学生到花坛中寻找蜗牛、观察蜗牛,亲身体验、感悟蜗牛的“慢条斯理”。尽管双脚沾满了泥土,可是学生们脸上荡漾着灿烂的笑容。这种情境交融的教学场景,不正是叶圣陶老先生提倡的“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吗?

走出课堂学习语文,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内心深处学习语文的动机,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语文,从而自觉地学习、运用语文。

二、走进生活,实现语文课程的多元化、立体化

1.走进生活,丰富语文教学资源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把教材当作学生获取一切知识的宝库。其实,这是一种教学误区,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用好、用活教材,走出“跳出教材教语文,走出课堂学语文”的教学之路,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扩大视野、增进积累、激活思考、发展能力。

如在教学《石榴又红了》时,笔者并没有先具体讲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而是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围绕“石榴”来组织文章,再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搜集和积累作文素材,以具体事物为线索,自己写一篇作文。看到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生活资源,笔者感到非常欣慰。

2.走进生活,拓宽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生活,如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社区、工厂、农村、山川和海洋等。人类活动延伸到哪儿,哪儿就有语文学习的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是相等的。

课堂40分钟并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仅有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学习语文的时间延伸到生活的任何时间。如看电视时,学生可以学习汉字、练习造句;旅途中,学生可以积累作文素材等。

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教师不但能丰富教学资源,还能拓宽语文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实现语文课程的多元化和立体化。

三、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识字、学习阅读、学习作文。走进生活学习语文的方法有很多,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收集街头的错别字,展开调查等。

《囚歌》这首诗歌反映了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念,由于历史久远,学生很难充分理解诗歌的含义。在教学前,笔者让学生先采访革命军人,请老爷爷讲一讲新中国成立前的故事,然后自己上网搜集有关叶挺将军的资料。由于学生已经从生活中收集了大量革命者的相关资料,所以在讲解时,学生学得非常轻松,即使含义深刻的词语,笔者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也能完全理解其蕴意。

小学语文教学只有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与空间,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的多元化和立体化;小学语文教学只有走出课堂、走向生活,才能充满灵气、充满活力,焕发出新课程改革的青春活力,实现语文学科的自我超越。endprint

猜你喜欢

立体化蜗牛语文课程
中国管理模式研究的五项原则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蜗牛说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小蜗牛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图书选题的立体化经营思路
蜗牛(共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