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外土池养殖大规格南美白对虾高产高效技术

2016-02-19陈正和王忠陈诚

科学种养 2016年1期
关键词:虾池放苗增氧

陈正和 王忠 陈诚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发展较快,养殖模式也多种多样。室外虾池由于受天气影响较大,产出不稳定,管理难度大,制约了养虾综合效益的提高。笔者在指导渔业科技入户示范过程中,总结了室外土池养殖大规格南美白对虾的高产、高效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与配套设施

1. 选址与开池 池塘应选建在靠近优质水源的地方,周边无任何污染源,水质清新,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要求进、排水方便并能分开。池塘宜为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10~30亩,池深1.5~1.8米,堤埂坡度1∶2.5~3,池底平坦,略向排水方向倾斜(比降30厘米),并在池中挖宽2米左右、深50 厘米的中心沟,以方便排污。

2. 建暂养大棚 暂养池用于虾苗二次淡化和暂养,在池塘的一端开挖,一般宽5~7米,长度根据需要而定,开挖面积占池塘总面积5%左右,池深0.7米,暂养池上方用钢管或毛竹做支架搭拱形大棚,上覆盖无滴塑料薄膜,用塑料绳固定。

3. 设置出水管 暂养池和大塘用直径为160毫米的PVC软管装于出水口池底,并用40目筛绢网(后期用窗纱网)制作防逃笼,使池水能通过管道顺利排出且防止虾苗逃逸。

4. 配备增氧设施 采用微孔管底部增氧和增氧机水面增氧相结合,微孔增氧系统的罗茨鼓风机按功率0.3千瓦/亩配置,主管道与支管道安装有控制阀门,微孔纳米管管径1 厘米,曝气圆盘直径30 厘米,四周离堤岸6米处设一排曝气盘,盘间距4~5米,在虾池四角各配置水车式增氧机1台,功率为1.5千瓦。

二、虾苗放养前的准备

1. 虾池清整消毒 冬季放干池水,铲除表层淤泥,进行晒塘冻土。4月上旬,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溶化后全池均匀撒洒,隔数日进水没过池底,每亩再用浸泡好的茶籽饼50千克全池泼洒,2~3天后放掉消毒水,暴晒3~5天。

2. 培养基础饵料 暂养池放苗前5~10天用80目筛绢过滤进水至50 厘米深,加粗盐或卤水调节池水盐度为2‰~3‰,加入小球藻活体浓缩液,每亩施用尿素0.5千克肥水,施用1千克氯化钾补充钾离子,培养基础饵料生物,确保放苗前水色调节至黄绿色或青绿色,透明度为30~40 厘米,放苗前3天泼洒EM菌液5千克/亩,为幼虾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虾苗选购暂养与放养

1. 虾苗选择 购苗时应选择体质健壮,体表干净,肠胃饱满,反应灵敏,逆水性强,附肢完整,大小均匀,适合本地养殖的一代或二代虾苗,规格0.8厘米/尾以上,要求必须是经检测不带有特定病毒(WSSV、TSV、IHHNV等),弧菌数量不超标,并淡化5~7天至盐度2‰~3‰,通过试苗观察24小时存活率达98%以上即可购进放养。

2. 虾苗放养 选择晴天上午或傍晚放苗,水温调至20℃以上,下塘时育苗池与虾池水温差小于2℃,放苗前2~3小时暂养池施用维生素C等抗应激剂缓解对虾应激反应,放苗后第二天即可设置饵料台,便于掌握虾苗数量、计算投饵量和观察采食情况。放养量按大塘计算,每亩6万~8万尾。

3. 投喂管理 虾苗放养后2~3天开始投喂,初期以投喂丰年虫粉和0号对虾专用配合饲料为主,前一周投喂丰年虫粉,以后逐步增加配合饲料比重至丰年虫粉不投,每天投喂4~5次,每次每万尾虾苗投5~10克,日递增量20%,早、晚占日投喂量的70%,中午和凌晨占30%,以2小时吃完为宜,饲料中交替添加适量的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定期添加维生素、免疫多糖等,增强幼虾体质,改善其抗应激能力。经过15~20天的暂养,当虾苗平均规格达3厘米以上时,先将温棚暂养池上薄膜部分掀起至全掀开,以逐步降低水温,侍水温一致后即将暂养池挖开缺口,让虾苗逐渐进入全塘饲养。

四、大塘饲养关键期的管理

1. 高温期管理 高温期是南美白对虾生长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台风和暴雨的多发季节,此时水质容易污染,极易缺氧浮头,更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在高温期间应通过适时加水,使池塘达到最高水位,以调节水温和降低重金属、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危害。饲料投喂要求优质新鲜、适口,并及时清除残饵,减少污染。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换水,保持溶氧充足。使用药物时要错开施用消毒剂和有益微生物的时间,掌握施用消毒剂2~3天后再施用有益微生物活菌。注入虾池的新水最好进行沉淀、消毒和过滤处理,特别要防止有毒的外源水(如附近农田施用农药后因暴雨流入养虾进水河道)和污染物进入虾池。

2. 蜕壳期管理 每次蜕壳前,除投喂配合饲料外,最好增喂一些新鲜的螺、蚬、蚌肉等动物性饵料,同时泼洒1次生石灰水。蜕壳期间,需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换水、加水,尽量保持安静。虾大量蜕壳时,减少30%的饲料投喂量。

3. 应激期管理 应激因素主要有气候变化、水质及底质恶化、刺激性消毒剂、营养失衡、捕捞时机械损伤及惊吓等,因此,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天气预报,针对情况加以防范,强降雨等恶劣天气要提前泼洒防应激药物,坚持水质测定和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改善底质。

4. 捕捞期管理 南美白对虾在起捕上市前要停食1天左右,要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的中午捕虾。可选用地笼张捕、大眼网捕大留小等方法。由于南美白对虾虾壳较薄,分批捕捞时,部分未达规格的小虾在从网眼中跑出时极易受伤,若池塘水肥、透明度低、底质较差,易感染疾病,引起死亡。因此,捕捞结束后要立即加注新水,缓开增氧机,防止打伤部分在水面巡游的虾,注水后第二天可用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药物消毒。在捕虾后可连续投喂3~4天药饵,可用大蒜素、中药制剂等拌饵投喂。捕虾前,特别要注意药物的休药期。

五、水质调控与病害防治

1. 水质管理 ①适当补水和施肥,保持水质有一定的肥度,调节水中藻类组成,使绿藻或硅藻成为优势种群,并形成一定的数量。②每7~10天测量1次溶氧、氨氮、亚硝酸盐、pH值等指标,如某一指标不合格,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③虾苗放养30天后,每10~15天用微生物制剂1次,解除池中有害物质;养殖60天后须注重改良底质,如使用底质改良剂、开动增氧机增氧等。④不宜大量频繁换水,做到不大排大灌,防止虾苗应激反应,尤其是发病或将要发病期间,要保持水质相对稳定。

2. 藻相调节 水色清淡时应追施尿素、氯化钾、藻类生长素等肥水,注意氮、磷、钾比例平衡;水色过浓时适当换水,使用吸附剂、净水剂、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恶化时先使用适量消毒剂杀藻,并将死藻漂浮物人工捞出,然后使用生物底改、沸石粉、增氧颗粒、解毒剂等进行改底和解毒。整个养殖期间,每15~20天施用1次芽孢杆菌直到养殖结束,每次施用10小时后撒施增氧剂颗粒,交替使用不同有益菌如EM菌、光合细菌、乳酸菌等,适时泼洒葡萄糖,维持有益菌群优势,监控有害菌数量。

3. 病害防治 加强养殖环节管理,防止应激、免疫能力下降和病原侵入,预防和减少病害的发生。一旦发现虾异常,应立即停喂饵料2~3天,进行换水、培水、增氧,使用碘制剂或二氧化氯消毒水体,24小时内补充乳酸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消除环境污染因子,使用安全抗菌药物(大蒜素等)及中药制剂或抗病毒药物拌饵投喂,连用5~7天。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便仓镇通明路59号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邮编:224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虾池放苗增氧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
机械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亩虾池,一年赚80万!造造成功,这个养虾人震惊了业界
秸秆燃气增氧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诗意的劳作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南美白对虾池塘放苗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方法
富士特GS40高速增氧变频耕水机
土池封闭式养虾技术
青虾池高效利用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