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6-02-19凡利青

乡村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市民化问题

凡利青

(兰考县农技推广站,河南 兰考 475300)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凡利青

(兰考县农技推广站,河南兰考475300)

[摘要]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因此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而推进新型城镇化,必然涉及农村人口市民化。基于此,分析目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问题,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方向。

[关键词]农村人口;市民化;问题

在2016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而推进新型城镇化,就不得不提农村人口市民化。目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现行城乡政策的差异性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户籍城乡二元体制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瓶颈。一方面,城镇落户渠道不畅,落户门槛高、限制严,将租房人员、企业聘用人员和自主创业人员排除在外,长期生活在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绝大多数只是按城镇常住人口进行统计。另一方面,因未实施居住证制度,受户籍限制,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公共服务方面难以享受和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农业转移人口缺乏长期在城镇生活的信心,相当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力在城镇,家属在农村;生活在城镇,根基在农村,大多数务工人员多年后又回流到农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和现行土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强,相当一部分转移人口不愿意放弃土地转为城镇人口。同时,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民除了享受附着在承包土地上的各种补贴政策外,还将获得基于承包地、宅基地更多的收益权能,加上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改革政策调整在拓宽农民收入渠道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农民不愿市民化的心理预期。特别是城镇郊区和城乡结合部的一些农民,巨额征地补偿和良好的集体经济收益,使一些农民更愿意持有农村户口在城市生活,共享城市与农村的双重优惠待遇。城镇住房政策的非农性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一道难关。

2 城乡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影响农业人口市民化进程

教育方面,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教育专项资金投入,特别是免除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各项收费,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财政转移资金投入长期以来倾斜农村、弱化城镇的导向,与农村学生逐年减少、城镇学生日益增多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城镇校舍“爆棚”、大班额和农村学校“空壳化”、运行艰难等问题并存,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农民子女变市民后,不再享受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寄宿学生生活补助等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积极性。医疗卫生方面,随着农业人口加速转移,本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承担的绝大多数医疗服务逐渐由市、县两级医疗机构承担,造成乡村医疗机构“门可罗雀”,县级以上医院“人满为患”。

3 社区建设管理难以适应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需要

3.1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社区基本划归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不等同于村委会建制,也不属于行政、事业管理范畴,社区工作人员未纳入编制管理,工资待遇低,一些社区存在无阵地、无设备、无经费的“三无”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3.2服务职能缺失

社区职能定位不清,重管理轻服务,大部分从事的是相关部门延伸出来的工作职能,加之社工人员队伍素质参次不齐,提供专业服务力量薄弱,难以满足服务对象特别新增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部分养老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服务内容和功能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3.3社会救助核定困难

目前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定机制还不健全,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多样性、收入的隐蔽性和不稳定性,家庭收入情况难以核定,社会救助范围还存在盲区。同时,农业转移人口受户籍限制,不能申请城市低保,他们市民化积极性并不高。

4 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滞后加大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后统筹管理的难度

农业转移人口管理涉及公安、人口、教育、卫生、人社和住建等多个部门。近年来,相关职能部门先后建立起了各自的信息管理系统,但信息资源在部门与部门、行业与行业之间的横向共享、流通还不畅通,一些公用信息如流动人口规模、转移人口数量、在校学生规模等数据资源难以共享,基于人口的各类统计工作口径差距大,加大了新增城镇人口有效管理和服务的难度。

5 农业转移人口素质低影响其市民化进程

农村转移人口素质相对较低,绝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主要从事建筑施工、装卸搬运等以体力为主的劳动,收入低且工作不稳定。特别是在经济转型升级大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城农民大多专业技能差,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企业用工难和农业转移人员就业难的双重矛盾并存。尽管目前多个部门都有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任务,但存在培训资源不集中、培训项目分散、技能培训质量不高等问题。同时,农民大都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加上季节性农忙影响,对集中脱产培训不积极,组织培训的难度较大。

6 城镇产业基础薄弱,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有限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相关产业的带动,尤其是以工业化发展为基础的产品供给和岗位供给,以及与此配套发展的服务业,为转移人口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总之,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提出一系列现实问题后如何解决,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最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6)02-39-2

猜你喜欢

市民化问题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留农”现象反思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市民化与个人劳动收入:外部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