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期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和运行机制研究

2016-02-19张国兴

乡村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农田水利水利

张国兴

(河南兴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周口 466001)

当期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和运行机制研究

张国兴

(河南兴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周口466001)

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能够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农民收入。就目前来看,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运行机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农田水利设施重要作用的发挥。基于此,简要分析当前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和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和运行机制的建议,旨在加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农田水利设施;投入;运行机制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逐渐加快,集约化运作是今后农业经营的主要发展模式,这就对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农田水利设施还不能够充分满足农业集约化发展的需要,其投入和运行机制还有待改善。基于此,简要探索当前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和运行机制。

1 当前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和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农业集约化发展是农业未来重要的经营发展模式,但当前的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和运行机制还不能够满足农业集约化经营和发展的需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传统机制被打破,水利设施投入面临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农田水利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积极推行市场化,农田水利收费改革首当其冲,水利设施的产权和使用权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通过拍卖、承包等方式进行变更,这就导致水利设施使用效率下降,与最初的改革目的背道而驰[1]。

税费改革之前,农民自发组织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义务投入,政府的资金支持则大部分集中在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使用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存在一定的弊端,乡村集体可能会借此机会进行敛财,农民负担可能会加重。税费改革之后,国家取消了农民的义务工和积累工,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基本由“农民用水协会”等自发性组织进行筹集,但这些组织与农村实际没有协调好,筹资效果不好,而义务工和积累工的取消每年损失了大量的农田水利投入,这就形成了一种“此消彼不长”的局面,原有的投入机制取消掉,而新的投入机制没有发挥良好的效果,使得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捉襟见肘,从而影响到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2]。

1.2农民自治组织的局限性

税费改革后,农村基于农田水利设施投入而形成了自治性组织“农户用水协会”。事实上还有一种农民自治性组织,即“一事一议”,这是一种水设施投入资金的筹集方法,不向农民固定收取,而采取“一事一议”的形式,每人不超过15元,但这种筹资方式在实践的过程中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一事一议”以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大会的形式来议事,但农村有许多人外出打工,出席会议的人数达不到会议标准,村民由此抵制会议结果。

以“农户用水协会”来说,这是国家建立的一种脱离乡村组织之外的非行政性农田水利组织,体现的是一种自愿性,不强迫组织成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共财政投入的缺口,增加了组织资源[3]。但当前这一组织的运行还存在一定问题,许多农村地区缺乏凝聚力,组织内部成员的流动性较大,群众缺乏向心力和道德感,这就不能够充分发挥“农户用水协会”的重要作用,使得许多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仍然捉襟见肘。

2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和运行机制的建议

当前我国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和运行机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积极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和运行机制,以此来保证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

2.1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创新支持手段

第一,政府应加大对水利设施的财政支持力度。水利设施是公共品,其关系到农村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投入,扩大对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的扶持范围,地方政府应当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将财政资金向水利设施倾斜。

第二,政府应采取开放化的策略,促进社会中的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向农田水利工程投入,对于投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企业或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提升社会资源向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源来缓解当前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所面临的困境[4]。

第三,政府应当积极整合农田水利建设的支农资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支农资金的整合,以水利总体规划为基础,将水利设施投入资金集中起来,“把钱用到刀刃上”,确保水利建设支农资金能够落实到水利建设上,加强统筹规划,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2.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乡村组织

2.2.1加强乡镇体制改革。乡镇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转变对乡镇的管理手段和职能,实现乡镇管理效率的增加,对于农田水利设施领域来说,应当以政府的组织和领导为基础,强化政府职能,以此来实现改革效果。政府应当积极明确转移的资金如何使用,如何应用到水利设施建设中,这就需要加强对乡镇组织的改革,提升乡镇组织的管理能力,以此来保证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有效落实。

2.2.2加大对自主性农民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农民专业合作化是当前我国农村在发展过程中经常提及到的热点问题和热点话语,对于农田水利设施来说,“农业用水协会”和“一事一议”这两种农民合作组织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许多实质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当加大对自主性农民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积极规范合作组织,以此来充分发挥合作组织的重要作用[5]。对于水利设施领域的农民合作组织来说,首先,政府应当积极发挥引导和支持的功能,在工作上指导合作组织的运作,在资金上积极给予支持;其次,企业应当培养并引导有领导才能的人才进入到农民合作组织中,充分发挥农田水利设施方面农民合作组织对水利建设的重要作用。

2.2.3创新土地制度。农田水利设施与土地资源息息相关,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土地往往呈现出“平均分配,人多地少”的局面,这就使得大片的土地碎化,土地分散严重,增加了农户之间在水利设施利用上的合作难度,这就制约了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率。因此,国家应当创新土地制度,加强对土地的整合和流转,以此来提升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

3 结语

农田水利设施关系到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和运行机制的有效性是提升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要条件。通过简要分析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和运行机制的主要问题,并从财政支持、制度建设两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几条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和运行机制的建议,旨在规范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和运行,提升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以此来提升农村经济水平。

[1]吕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制:基于政府层级差异[J].改革,2012(3):59-65.

[2]俞雅乖.“一主多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2(6):55-60,111.

[3]王广深,陈浩磊.国内农村水利投融资制度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11(10):153-156.

[4]杜威漩.农田水利问题研究综述:组织、制度与供给[J].水利发展研究,2011(12):6-11.

[5]刘敏.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社区实践及其困境——基于产权社会学的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15(4):78-86,112.

F323.2

A

1674-7909(2016)08-59-2

张国兴(1981-),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农田水利水利
基于知识的智能指挥决策运行机制及其支撑技术研究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