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型新型城镇化模式及其进展中的乡村文化传承研究
——以江西省宜春市为例
2016-02-19张舟毓于苏雅阮强家
张舟毓 于苏雅 阮强家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就地型新型城镇化模式及其进展中的乡村文化传承研究
——以江西省宜春市为例
张舟毓 于苏雅 阮强家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我国的城市化在逐步发展中,各个时期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而在城镇化进展中存在着对乡村文化保护的问题。基于此,以江西省宜春市为例,采取问卷、走访和实地调研的方法,探索其就地型新型城镇化的特色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乡村文化传承保护问题。
就地型城镇化;乡村文化;宜春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经历了起步发展、曲折徘徊、快速发展3个阶段。十八大后我国秉承的是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作为必然的结果和应该的前导,理论研究领域也存在着多元化的流派和多角度的观点,自费孝通提出“小城镇、大问题”[1]开始,国内学者对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城市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其发展的动力机制、积极效应和存在问题做了深入剖析,逐步凝练出“自下而上的城镇化”等理论观点[2]。江西省宜春市也参照这种模式推进着城镇化,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保护问题得不到重视。就地型城镇化固然低成本、效率高、速度快,但其存在的一些弊端也不容忽视。
1 宜春市就地型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
1.1 宜春模式
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3]。农村的就地改造是指农民在世代居住的乡村完成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城镇化、现代化的转型。宜春等市区的城镇化是一种典型的家门口就近城镇化。2013年6月,宜春市选择19个示范镇试点镇村联动,将其周边1 km左右范围内的96个村庄纳入联动范围。通过大力推进镇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集镇的城镇功能,强化经济发展基础,以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实现城镇化。“以集镇为核心、辐射周边卫星村的发展模式,是宜春市对新型城镇化的一项新探索,较符合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能有效避免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病’‘农村空心化’等问题。”
1.2 宜春模式的优点
从经济角度看,就地型新型城镇化的成本低。城镇化进程中就地改造,将节省一大部分的造价。在建设过程中,政府还可能会以隐性补贴或集体福利的方式馈赠给村集体和村民。
从环保角度看,就地型城镇化将会产生更少的污染。若集体拆迁搬移重建,则将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与宅基地之外的村域空间发生直接关系,不影响原有的地形地貌。相反,还会因“就地上楼”优化的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和村域整体的合理规划而避免各类生活性污染的产生蔓延。
从克服和消除农村病看,城市病和农村病与人口流向有很大关系,即经由巨量农村人口流出与流入的激发,流出地的农村不断“空心化”乃至最终形成了农村不断凋敝的病态现象;流入地的城市则在巨量人口的冲击下,难以承载、不堪重负,乃至产生出令城市几近崩溃的城市病。就地型新型城镇化将原有的农村人口依然安置在改造地,很好地控制了人流量,不至于使城市越来越拥挤。
1.3 宜春模式的缺陷
宜春市的新型城镇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农民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影响着农民对事物的看法,是农民文化转型的外源性困境[4]。如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村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转变之后逐渐开始淡化一些风俗。城镇化使得大量土地被征用,用于工业生产等活动,会带来农民的一波进城打工风潮和生产供给系列问题。医疗保障、养老、农民子女的上学教育问题都要予以考虑。
2 城镇化模式中乡村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当各地城镇化如火如荼的进行,农村人口不断往城市迁移或者是进行就地城镇化、建设新农村时,原本留存于乡间的传统文化渐渐被人们淡化、忽视并遗忘。在宜春市进行走访调研时发现,经历了城镇化的人们已经很少在特定的节日开展一些传统活动。
例如,过年乡村的小孩用稻草做龙头挨家挨户讨彩头,村中同姓人家去自己姓氏的祠堂烧香添香火。再如,剪纸贴花、当地的歌曲戏剧等都在渐渐地被人们所淡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及快节奏的生活中,由于年轻人有接受新文化迅速的先天优势,使他们在前辈面前对当代文化具有更多的话语权、更能把握潮流,因此,他们逐渐成为乡村新文化潮流的主宰[5]。人们逐渐地舍弃这些传统,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快节奏、快餐式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3 对未来城镇化和乡村文化传承的建议
新型城镇化是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是人口集聚、“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非农就业人员较高水平的劳动技能是推进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基本保障[6]。政府要在推行就地型新型城镇化时考虑到农民的就业安置、教育、医疗等问题。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城镇建成区人口密度,制定完善好相应的法规制度,确保城镇化居民的礼仪。从传统、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角度,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小城镇,预测未来的发展,按照未来的需要进行规划,使小城镇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乡村文化问题上,政府要着重将乡村文化纳入建设总体目标中,统筹规划。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将其纳入“文化强国”建设中,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完善经费投入体系,积极探索乡村文化繁荣机制;因地制宜组织文化活动,积极抢救发展民间文化。乡村不应成为文化建设的空白点,各乡各村的基层组织应努力提倡精神文明,将一些有重要传承意义的乡村文化延续下去。
[1]费孝通.费孝通全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2]朱宇.中国的就地城镇化:理论与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付仰岗.江西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5(5):38-39.
[4]王小丽,李瑞杰.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文化转型的困境与化阻机制[J].农村经济,2013(9):114-117.
[5]丁永祥.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9(11):212-214.
[6]焦晓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困境、重点与对策探析——“城市病”治理的另一种思路[J].城市发展研究,2015(1):108-115.
F299.21
A
1674-7909(2016)2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