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以四川甘孜州农牧经济发展为例
2016-02-19刘慧卿汪小倩陈伟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重庆402460
刘慧卿 汪小倩 陈伟(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重庆 402460)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以四川甘孜州农牧经济发展为例
刘慧卿汪小倩陈伟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重庆402460)
发展特色农业,是提高四川省甘孜州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促进民族地区农业跨越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的农业经济发展甚至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结合甘孜州农牧经济现状,寻求解决农牧经济发展问题的新思路。
农牧经济;发展模式;甘孜州
1 甘孜州农牧经济发展现状
四川省甘孜州农业生物资源丰富,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单一的自给自足到现在结合环境、气候和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优势开展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农牧业生产销售和宣传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甘孜州的农牧业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十二五”的推动和发展,甘孜州的农牧业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甘孜州加大了农业产业布局的调整,特色农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部分特色农产品优势已开始显现,区域优势逐渐凸显,农产品综合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甘孜州农牧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全州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有效促进了民族地区农业稳定发展。
2 发展甘孜州农牧经济发展的优势
2.1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突出
甘孜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洁净,农业生物资源丰富,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土壤与水资源几乎没有受到污染,气候冷凉,降水量稳定,江河源头地区形成众多盆地,是高原上进行农业生产的高产耕作区域,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生态价值。
2.2市场需求大,拥有政策优势和农业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市民回归自然,消费有机、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甘孜州发展特色农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市场机遇。农牧经济作为州内经济发展的重点,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扶持高原特色加工业发展为州内畜牧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导,西部大开发给予政策优势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为州内农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有利于促进农牧经济的大力开发与发展。同时。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农牧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为农牧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和农业技术人才,促进了州内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健全完善。
3 当前甘孜州农牧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弊端
3.1特色农牧业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未能有效发挥其优势地位
由于州内地理位置的劣势,与外界隔绝程度较高,信息通达度极低,就目前州内农牧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出,农牧业经济发展还停留在相对传统的农耕模式和原始的畜牧发展。因此,农业经济发展还停留在相对滞后的生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特色农牧业经济的特色性没有展现出来。
3.2生产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
就近年来的数据统计分析来看,特色农业的种植面积虽然已初具规模,但农业经济的发展规模仍处于相对不足地位。同时,受长期以来典型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模式影响,特色农业发展起步晚,引导力和生产投入不足,导致州内农牧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严重不足,也导致州内农牧经济的发展规模小、农业集中程度低、区域农业作物生产布局分散。
4 发展州内农牧经济的合理化建议
4.1规划先行,统一区域布局,统筹发展
统一规划布局,统筹协调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关系,抓重点,使区域间形成良性的协作关系,促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向最佳适宜区集中。统一规划思路,调整农牧业经济发展结构,坚持生态优先、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特色农业发展,在保障重点的同时做到综合发展。结合州内实际,按照特色农业区域发展的布局,推进生产基地建设,创建生态农牧业示范区和示范项目,从而辐射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大幅度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
4.2加大投入
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形成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以保障农牧经济科学技术的投入,有针对性地开展农牧经济领域关键技术和生产薄弱环节的科研攻关和开发工作,促进州内特色农业发展中的技术攻关。
F327.8
A
1674-7909-(2016)11-92-1
刘慧卿(1993-),女,本科,研究方向: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