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组易混淆葡萄病虫害的症状辨识

2016-02-19刘甲启刘青利

西北园艺(果树) 2016年4期
关键词:黄化感病溃疡病

杨 峰 杨 桦 刘甲启 刘青利

几组易混淆葡萄病虫害的症状辨识

杨 峰 杨 桦 刘甲启 刘青利

葡萄园病虫种类多,有些病虫害(药害、肥害)表现症状高度相似,导致果农因辨识不清而盲目用药、过量用药,不但防治效果差,而且还可能造成果实农残超标、环境污染等安全隐患。以下,我们针对葡萄园中易混淆的病虫害,分组介绍各自的典型症状表现和防治方法,供果农参考。

1 幼果期“黑痘病”“盲椿象害状”“药害”

在幼果直径5~7 mm时,“黑痘病”“盲椿象害状”及 “药害”在葡萄果面上的症状表现相似——均为黑色小斑点,极易误认误防。

1)黑痘病。斑点在果面随机分布,除黑色外,也有红褐色或黑褐色斑点。斑点大小有差异,后期病斑常龟裂,严重时连成片。可喷施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进行防治。

2)盲椿象害状。斑点在果面随机分布,小且稍有突起,后期木栓化。可喷施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或噻虫嗪+氯氟氰菊酯防治,注意树上树下同时喷药。

3)药害。斑点在果面分布较为均匀,但大小相对不均,后期形成枯斑。植株不同方向、不同部位轻重不同。

2 果穗上“溃疡病”“霜霉病”“白腐病”“水罐子病”

发生在果穗上的溃疡病、霜霉病、白腐病、水罐子病在发病的某一阶段症状相似,但也有一定区别。

1)溃疡病。发生在膨果期。发病部位一般在果穗和当年枝条上。随机分布。感病果穗或可落粒,病粒腐烂慢,表面无明显附着物。溃疡病多发园要注意控制产量、合理肥水管理,初发期可喷施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等预防。

2)霜霉病。主要发生在幼果及穗轴幼嫩时。发病部位一般在幼果、穗轴及叶片上,并在叶片上出现霜霉症状。随机分布。感病果穗不落粒,病果不腐烂,表面覆盖白色霉层。在喷施霜霉病防治药剂后,白色霉层会消失,常会与溃疡病混淆。在霜霉病发病初期,可喷精甲霜·锰锌+双炔酰胺、烯酰吗啉等防治。

3)白腐病。较溃疡病、霜霉病发生晚,多在大风大雨、雹灾后发生。发病部位是果穗。果穗由下层向上层发展。感病果穗或可落粒,病粒腐烂快,表面产生灰白色小颗粒。应注意在风雨冰雹后及时喷苯甲·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等提早预防。

4)水罐子病。生理性病害。一般发生在果穗转色后;发病部位在果穗上。先在果穗穗尖,接着在副穗上出现症状。感病果粒果肉变软,皮肉极易分离,病果易脱落。生产中应注意减少化肥,特别是氮肥的施入量,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提倡使用微生物肥料。

3 根腐病、水淹、缺铁等引起的黄化

1)根腐引起黄化。整个植株叶片均发黄,新老叶片颜色差异不大。根部腐烂、发朽。多发生于化肥施用过量,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施肥离根太近等施肥不当的果园。可根据具体发生原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对已发病园,选晴朗天气,在9∶00—10∶00将根挖开,清除腐烂根,晾晒至17∶00,灌入咯菌腈+S诱抗素等药剂,促使根系恢复。

2)水淹引起黄化。一般出现在开花前后。先期长出的叶片颜色基本正常,随抽梢量增加,新生叶片颜色连续不断变淡发黄,随叶片生长逐渐恢复正常。根系生长缓慢,难发新根。主要原因是上一年度秋季连阴多雨,葡萄园长时间积水。往往整片发生。应注意秋季雨后及时排水。发生症状时不要盲目大量追肥,可根部灌施S诱抗素,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等,促进早发新根。

3)缺铁引起黄化。新生叶片叶脉间先失绿,后整个叶片变为淡黄色或白色,田间点片随机发生。防治方法是叶面喷施硫酸亚铁或含铁量高的液体肥料,严重的园结合滴灌或用施肥枪等进行根部灌施。

杨峰,杨桦,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邮编710003(西安);刘甲启,刘青利,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种子管理站。

2016-05-23

猜你喜欢

黄化感病溃疡病
冬季溃疡病高发 防治须加强
土壤pH和主要养分含量与山核桃干腐病的相关性研究
黄化安全性保障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5个欧亚种葡萄品种感染霜霉病后4种酶活性的变化
猕猴桃溃疡病致病根源及防控对策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
浅析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
湘西自治州猕猴桃溃疡病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探讨
葡萄白粉病与几种酶活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