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滴管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发展现状
2016-02-19王凯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河南郑州450000
王凯(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河南 郑州 450000)
我国滴管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发展现状
王凯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河南郑州450000)
实践证明,滴灌技术能大幅度节省农业用水,增加作物产量,提高水产比,充分利用耕地,节省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农田和食品的污染源。基于此,针对我国滴管水肥一体化技术展开讨论。
滴灌技术;水肥一体化;农业
1 发展现状
1.1滴灌发明
20世纪50年代末,以色列水利工程师西姆查·布拉斯父子首次提出了滴水灌溉的设想,并研制发明了滴灌装置,使以色列农业灌溉发生了根本性的革命。
1.2试验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展了滴灌技术试验研究,农业部组织启动了滴灌技术协作示范行动,在西北干旱地区推广了一定面积。
1.3灌溉成效
从不同地区开展不同作物上的试验研究,一般节水30%~60%;一般增产25%~100%。自我国引进以色列成套滴灌设备,与地膜植棉、玉米、马铃薯等技术相结合,发明了膜下滴灌;同时开展了滴灌器材的国产化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田间一次性设施投资降低到进口设备的1/4,为大田作物应用滴灌技术奠定了基础。
从“九五”末以来,基于国家“863”“攻关”“支撑”“公益性行业专项”及地方等科技项目的支持,围绕滴灌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展研究,取得了一批相关成果,支撑了我国滴灌水肥一体化的发展。
1.4滴灌设备
“十二五”前主要产品主要有单翼迷宫式滴灌带、压力补偿灌水器、内镶式滴灌和小管径滴灌带、高抗堵塞灌水器及作物专用滴灌管(带)等。
1.4.1水质净化装置。包括筛网过滤器、叠片过滤器、砂石过滤器、水沙分离器、LZ型自动清洗立式过滤器和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等。
1.4.2自动反冲洗过滤控制器。可监测16路压力、流量信号,根据实际具体需要选择若干过滤单元组成过滤系统,实时控制过滤和自清洗流程;同时,具备远程控制、检测和报告自身工作状态的功能。
1.4.3无线电磁阀控制器。采用315M信道进行通信,具有功耗低、响应快等特点,非常适合大面积农田、公园绿地灌溉需要,无线电磁阀使用9 V碱性电池供电,更换方便。
1.4.4灌溉控制发射基站。可以控制48个阀门,支持48个轮灌组,具有轮灌、独立灌溉等方式,能够进行多种方式的定时灌溉、自动灌溉,具有电磁阀控制发射模块、WiFi通信模块等,可以多台设备构建灌溉控制局域网,实现对灌溉区域的覆盖。
1.5其他配备
1.5.1注肥设备。包括压差式、敞口式、自动式(控制多种养分)等。
1.5.2田间作业机械。包括铺管铺膜播种一体机、地膜回收机、滴灌带回收机等作业机具。
1.5.3滴灌专用肥。研制出适于多种作物随水施肥的无机、有机无机、生物有机系列滴灌专用肥。
1.5.4管网配置。支管+辅管→大支管→长短管。
1.5.5首部配置。固定→移动压力配置,高压→微压→自压;控制系统,手动→自动。
1.6灌溉制度
研究提出在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盐碱相对严重的区域,将传统的“少量多餐”的“高频灌溉”模式调整为“控总量、减灌次、增灌量”的“量次兼顾”的滴灌制度。
1.7施肥制度
研究总结出在不同降水量、不同土壤和不同作物采用不同的施肥方式,原则上提倡“有机肥基施、无机肥随水施、全期配方施”的滴灌施肥制度,研究制定了19种作物的灌溉施肥制度和方案。
1.8配套技术
水、肥、药、气一体化,矮、密、早、膜的高光效栽培,深松+冬灌、竖井+暗排的水盐调控。
1.9技术模式
滴灌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根据不同地区因灌溉水源、供电状况、地理条件及作物种类等的不同,形成了多种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其是当前河南、内蒙、甘肃、吉林、辽宁和新疆等省区采取的主要模式。系统由首部、干管、支管和毛管四部分组成。根据毛管、支管铺设的位置,分为地表式滴灌、膜下滴灌和地下滴灌3种。
1.10滴灌方式
1.10.1固定滴灌。其灌溉效果好、省工省力、操作方便,一次性投资月500~800元/667 m2,年运行费用120元/667 m2左右。适宜条田规整、规模较大、水源及电网配套的地区推广。
1.10.2移动滴灌。系统主要由移动式首部和支、毛管三部分组成。首部设有自吸式组合过滤装置,拖拉机牵引和传动,一台首部可供多块地共用,田间管网固定不动。其特点:不设地埋管,一次性投资约为固定式滴灌的50%;运行成本比固定式滴灌低30%;田间配置和使用方便,适宜分散的小地块、电网不配套的地区推广应用。
1.10.3自压滴灌。田间设施及灌溉技术与固定式相同,区别在于灌溉时不需动力加压,依托地形自然坡降形成的高差,满足滴灌所需压力。其特点:自压滴灌无需能耗,运行费用低于加压滴灌的20%;有高位水源或有承压水的地区,或地面自然坡降≥15‰的地区适合发展。
1.10.4自动化滴灌。系统由计算机控制中心、自动气象站、自动定量施肥器、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自动模拟大田土壤蒸发仪、自动监测土壤水分张力计和远程终端控制器(CRTU)、液力阀或电磁阀等组成。通过自动监测土壤水分状况,结合气候、土质等条件,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灌溉,比人工控制节水5%~10%,是滴灌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1.10.5低压微水头。系统由支管和毛管两部分组成;利用灌溉渠道与田块的水位差和地面自然坡降实现自流灌溉。要求地面坡度在1‰~5‰,水头压力30~40 cm。其特点:投资少,一次性田间设施投入约120元/667 m2,年运行成本80元/667 m2;滴孔大,抗堵塞性好;灌溉效果低于加压滴灌。宜于在电网不配套、同一地块内种多种作物、投资能力有限等条件下应用。
1.11滴灌的优点
微喷带技术属微灌范畴。在我国华南、华北季节性缺水的补充灌溉区,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该技术田间灌溉系统主要由干管、支管和微喷带组成。一次性投入略低于滴灌。其特点:运行成本低(约50~70元/季),等水量灌溉速度快,抗堵塞性好,但灌溉及节水效果次于滴灌。其适宜于密植作物和牧草灌溉。
目前我国大田作物滴灌面积约达0.067亿hm2,涉及19种作物。劳动生产率和灌溉保证率明显提高,有利高产优质,降低劳动强度,水产比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机械作业层次减少,土地利用率提高,抑制杂草生长,提高经济效益,技术经济效应等,更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劳动生产率和灌溉保证率提高。一般提高两三倍,灌溉面积增加1.5倍左右,灌溉保证率提高15%以上。二是水产比提高。滴灌技术节水40%以上,增产25%以上,水产比明显提高。滴灌棉花水产比达到1.0∶1.5,即1 m3产1.5 kg籽棉,比常规灌溉提高1.4倍。三是土地利用率提高。滴灌系统采用管道输水,田间不需修斗、农、毛渠及田埂,节约了土地,土地利用率提高5%~7%。四是肥料利用率提高。采用滴灌随水施肥,氮肥当季利用率提高40%以上,磷肥当季利用率提高24%以上。五是减少机械作业层次。实施滴灌种植,减少了开沟修毛渠、中耕、化控、打药等机耕作业环节和次数,农机作业量节省15%左右。六是抑制杂草生长。滴灌水通过过滤器进入管道传输到田间,杜绝了渠道输水过程中草种的传播,同时因滴灌属局部灌溉,作物行间始终比较干燥,有效抑制了杂草种子的萌发和生长。七是社会效益突出。灌溉面积增大,农民收入增长,带动了塑料、化工、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八是标志性创新。随水施肥,即肥料随着水走;水肥一体化,水肥融为一体;滴灌与地膜覆盖结合,有效地减少了水肥损失;一次性滴灌带的开发,较好地解决了水质差、易堵塞的问题;轮灌方式的改变,将传统的附管轮灌方式改为大支管轮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九是技术及产品创新。滴灌专用肥的开发,性价比优于国外同类产品;自动化控制的突破,用电动阀替代传统电磁阀,提高了稳定性、减少了水头损失;田间作业机械的研制,铺管、铺膜及管膜回收机械的开发,提高了工效,促进了技术推广;滴灌制度的突破,在盐碱区实施“控总量、减次数、增灌量”的滴灌制度,有效地控制了耕层盐分的集聚;施肥技术的革新,在干旱区实施“有机肥基施、无机肥随水施、全期配方施”的滴灌施肥方式,减少了肥料损失、提高了利用率。
2 滴灌水肥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工程规划设计欠规范
绝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将滴灌工程纳入农田水利工程;滴灌系统设计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水源水质、作物及栽培耕作方式结合不够紧密,田间设计和系统配置不尽合理。
2.2水肥一体化不到位
注重田间工程设施多,与农艺技术结合考虑少;灌溉、施肥制度属地化研究不够,水肥一体化技术不到位;滴灌的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3设备及产品不配套、成本高
滴灌器材标准不完善,生产不规范,质量不稳定;田间作业机械不配套,水溶性肥料产品混乱,产品检测监督体系尚未形成,各地滴灌器材及产品成本仍较高等。
2.4技术、认识、基础储备不足
滴灌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交叉学科多,涉及到工程、农艺、生态、环境等方面。加之滴灌技术在我国是一项新兴技术,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水平、知识水平很低,基础差、技术储备不足,难能支撑这一技术的发展。
3 前景展望
3.1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滴灌技术是现代农业的主要支撑技术之一,是实现农业设施化、规模化、自动化、规范化的有效途径,能使种植业最基本的两项农事活动(灌溉、施肥)实现精准化,大大提高农业资源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3.2社会发展需求
水安全、耕地安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是确保我国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基本国策。实践证明,滴灌技术能大幅度节省农业用水,增加作物产量,提高水产比,充分利用耕地,节省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农田和食品的污染源。
3.3滴灌技术适应性广
滴灌是一种广普的节水技术,干旱半干旱、季节性或突发性缺水地区的洼地、坡地、山地等都适用。适宜使用滴灌的作物种类也很广泛,滴灌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S147.2;S275
A
1674-7909(2016)12-61-2